在美国或加拿大,房前屋后、路上林间,遇上只野鹿、浣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中国的大城市里,这样的机会就少了,但也不是没有,例如北京的城区里虽然人多,可还是住着一些特殊的居民――野生小动物。特别是一些花木很多的大院子里,像我曾住过的某王府、某机关宿舍大院和某大学校园,虽然都位于闹市区但闹中取静,时不时地也能看见一些野生小动物。其中我见过的就有野兔、狐狸,我在不同的情况下还见过几只刺猬,有大的有小的。但最令人怀念的是一只小刺猬。 那是九十年代初某个九月的一天。我们家孩子他爸在办公室里一心一意做课题忘了下班,直到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饥肠响如鼓,该回家补充“粮草”了。进了校园,骑车快到我们家住的那栋楼房时,孩子他爸忽然发现昏黄的路灯光照下,两旁种着灌木树丛的路当中有个毛绒绒的小东西在蠕动,停车定睛一看,居然是只小刺猬。小刺猬大概觉得自己来不及逃走了,就拿出它的看家法宝,缩成一团,变成个刺球。孩子他爸当机立断,毅然决然脱下上身的圆领汗衫,轻手轻脚上前一罩,就把小刺猬给逮住了。当他光着膀子兴匆匆地提着衣服包爬上五楼进了家门时,发现上幼儿园的女儿已睡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女儿弄醒,让她看那满地乱跑的小刺猬。 当年的真实照片 在铺着滑溜的塑料地板块的客厅里,小刺猬东跑西跑,速度还挺快,大概是想找口子出去吧。它浑身长满了灰色的刺,猛一看,像是裹了件粗绒线栽的长毛地毯,毛绒绒的,真可爱。可只要人一走近,它就把身子一缩成团,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刺一根根地全都耸立起来,很有点“怒刺冲天”的意味。过了一会儿,看看没什么动静,才又伸出那小小的脑袋,收敛起那些示威般的“怒刺”,用尖尖的鼻子开始东闻闻西嗅嗅地似乎想找东西吃。女儿说小刺猬一定饿了,让我找点东西给它吃。我想起女儿的童话故事书里有许多画面上都有刺猬的背上扎着几个果子,估计它可能爱吃水果,于是拿了个苹果切碎了给它。 随后我给小刺猬安排了个窝。那是一个竹编的彩色大提盒,编织得很精巧,外型也漂亮,如果现在拿到美国或加拿大,到野外去Picnic时用来装食品还挺合适的。我和同事因在路上被肩挑竹编器物,沿街叫卖的四川小贩拦住了,被叫了几十声“大姐”,他又自动把价格从三十减到十元而实在不好意思才买下的。买了也不知有什么用,一直放着,现正好把小刺猬放进去。提盒很深,铺上几层报纸,把盒子倾斜着,让小刺猬自己走进去,然后轻轻地盖上盖子,但不盖严,小刺猬既跑不出来又不会憋气。结果那一晚到快十二点了,孩子也兴奋地睡不着。 第二天,我发现小刺猬根本就没有吃苹果,我又试着喂它别的东西,菜叶、肉片、米饭、馒头,我甚至还去草地里捉了几只蚂蚱,可是都不见它吃。我开始担心…… 傍晚我去接女儿时,幼儿园的老师跟我说,听我女儿说了我家有只小刺猬,小朋友们都希望见见,是否能带到幼儿园里来。考虑到孩子们平时难得有机会与真正的野生小动物接近,老师的话又殷情切切,我同意了。第二天早上我就提着那大提盒去了。这事可轰动了整个幼儿园,据说,每个班的小朋友轮流来我女儿的班参观小刺猬。她们班的孩子可神气了,一开口就是“我们的小刺猬”。连续三天,我都没法把小刺猬要回去。 我了解到,这三天里,孩子们试着给小刺猬喂了许多东西,有的甚至把自己家里的零食,还有幼儿园里发的水果、糖块等都慷慨地贡献出来,但小刺猬基本上是不吃不喝。我实在担心小刺猬会饿死。最后,不管老师怎么请求,说小刺猬离开后孩子们会如何失望难过,我还是把小刺猬带走了。说到底,孩子们对小刺猬离开的一时失望和难过还是比不上小刺猬的生命重要。 我决定把小刺猬放回去。虽然在校园里也不一定安全,但那是它生长的地方,它能找到吃的,还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玩耍。看得出,小刺猬对人类是惧怕的,它对我们的过分热情和友好不领情。再说我也没办法养活它,因为实在不知道它要吃什么,甚至连强迫它吃东西的办法也没有――它那浑身的刺碰上就扎手,没法接近。我们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女儿同意放小刺猬,开始她总是说把她自己的饭让给小刺猬,最后才明白小刺猬是不能留在家里的,它也有爸爸妈妈,它们还等着小刺猬回家呢。 小刺猬是放掉了。我相信它回到熟悉的环境里,一定过得很快活,它会长成健康的大刺猬,以后还会有自己的孩子小刺猬。可那几天留给女儿的的印象极为深刻,以后的一段时间,她画的画不管是什么,画面里总有一只小刺猬出现……
取自网上的卡通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