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下半叶中段,中国结束文革,开始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造就了七七、七八两届大学生同年入学同年毕业的历史奇观。2012年,是七七、七八级毕业三十周年。各地各校都在陆续筹划、举办毕业三十年聚会,规模不一,形式各异。数月来,各处传来的关于聚会的消息、报道如近日来美国东部的天气,一阵阵热浪涌来,热闹、欢腾,令人闻之读之情绪高涨、心潮迭起。单就万维网上,就有著名博客雨露滋润和春阳先后报道了她们的毕业三十年聚会,尤其春阳的聚会还在我的聚会之后,已经先报道了。看来我还得抓紧时间把聚会赶紧写出来,不然新闻变旧闻,新酿变老酒了,呵呵。 据说,我们7801班的毕业三十年聚会的议程早在去年12月就开始了。当时美国教授大秦回国讲学,在武汉与几位同学聚在一起轻酌“革命小酒”,纵横天下大事,席间谈起了毕业快三十年了,有些同学自毕业后就没见过面,有些甚至都不知道哪儿去了,谈话的最后落点是何不举办一个毕业三十年聚会?几位核心当即拍板,初步决定由大秦教授联络在美国的另外三名同学,由坐镇武汉大学图书馆的老燕牵头联络国内同学,至于我们的DD黄大律师,他本来就是中国加拿大来回跑的,要找他不难。2012年1月底,由文学博导教授“心里美”同学写出书面倡议,经武汉大学大本营批准,发出了7801班三十年聚会的通知,从而正式拉开了毕业三十年聚会的帷幕。 于是,以武汉大本营为核心,寻找各路人马为要务,一时间,鸡毛信、电子信连番发,QQ、电波满天飞。经过数月努力,统计结果出来: 7801班计有同学30名,三位同学先后因病去世,另有一名同学浪迹天涯无音讯,其余各位同学的去向基本找准落实。聚会时间确定在6月中旬的16和17两日,另留出15日报到,18日疏散的外延时间。海外的同学包括本人积极响应,忙着请假、订机票。而今年的机票尤其难订,3月份价格就贵得出奇,最后我电话辗转打到纽约才订上了机票,可也因亚特兰大到纽约这一段不是国际航线而多交了一些行李托运费。 6月6日我登上飞机,经过国际国内三天的旅程,先到深圳看望父母,同时与在深圳的几位同学先期相会。女同学楠因身体关系不能前去参加聚会,但她不顾劳累,专门抽空与我促膝而坐,倾心蜜谈于某一茶馆包间达半天之久,还买了深圳特产、刚上市的荔枝和龙眼让我品尝。这份情谊让我感动至深,难以忘怀。她人虽不能去,可心早已飞到聚会现场,还惦着让聚会的同学也能尝到刚上市的荔枝。谁知深圳的两位男生想得周到早有安排,小吴同学就在荔枝的产地深圳南山区当领导,那里出产中国最好的荔枝,现在刚上市的品种有糯米糍、桂味等,他空运了几箱到武汉大本营。而KK同学则空运了大樱桃。可说是他们人还未起程,而鲜果先遣队已携带浓浓情意提前出发了。 话说6月15日那天,同学们从全国各地汇聚武汉。我与同学小吴及他的太太一块搭乘高铁从深圳前往武汉。坐镇大本营的老燕忙得不亦乐乎,接机接火车的汽车都有些调度不过来了。我们本来打算自己叫出租车,这时,七七级的汤学兄伸出了友谊之手,派人专程去火车站接我们。而且,他还代表七七级在武汉新张的高级酒楼国宾楼摆设接风宴,给我们7801班全体同学一个大大的惊喜。 接风宴上,现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的汤学兄代表7701班热情祝酒:非常高兴见到各位同学,祝愿7801班的毕业三十年聚会圆满成功并玩得愉快。他讲到七七、七八两届同学的情谊,共同学习的经历,并提及7701班这次不会举行毕业三十年聚会。他们在四年前曾经举办了入学三十年聚会,他们认为入学那年是大家认识的开始,友谊的起点,而毕业则是分手,令人伤感,所以他们宁愿纪念入学暨相识三十年。这一另外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到底是7701,想法和角度都格外独特。同时来到的还有7701班的“汪核心”同学,两位学兄风趣幽默的讲话和学长的风度让我们钦佩不已。加之他们两都是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帅哥,确实不愧为7701班特为派遣的杰出代表。 大家举杯共庆团聚,齐祝美好未来! 学兄们精心准备的菜肴都是著名的湖北家乡菜,还有我们想念的一些风味小吃。让离别武汉多年的同学尤其是我们这些海外游子吃得痛快淋漓,一解乡愁。 最后,汤学兄还赠送给我们班每位同学一件精美的小礼物,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秦汉漆器仿制品。楚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典中的精彩华章,我猜想学兄的深意在于让我们奔赴四方的学弟学妹们不忘楚文化的滋润,况且,这精美小礼物拿在手中把玩也是对武汉,对母校的一个念想。 谁也不知道学校是以什么标准来排列各个系的,总之当年我们图书馆学系(现发展为信息管理学院)在武汉大学排位第一系。在文科学生录取上,我们系的录取分数线也是第一高的。七七级只有一个专业一个班,是为7701班,有50多人。七八级有两个专业,即两个班。图书馆学专业是7801班即我们班。我们班同学的学号是从780001开始的。作为学号780001的同学是很牛的,他可是武汉大学七八级的排头兵呐,哈哈——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他不愧为武汉大学七八级的排头兵。入学时我们全班31名同学。数月后,一名同学因病休学(一年后复学他到7901班了),我们班就正好30人。情报学专业是7802班,只有十几个人,他们大部分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都很小,除少数几个是五十年代的尾巴外,几乎都是六零后。我们七八级两个班加起来与七七级的人数差不多。 说起我们7801与7701之间,与其他任何两届同学之间相比,那确实是有不一般的关联,不一般的情谊深。 首先,七七级和七八级入学的时间只间隔半年,1978年同一年入学,1982年同一年毕业。这在中国大学史上是史无前例,估计也会是后无来者的。 其次,七七级入学时比较仓促,开始半年学的课几乎与工农兵学员差不多。到我们入学,系里和学校有一些新的考虑和安排,比如给我们开了数学课,还是与7802班的理科生一起上。另外也安排一些课程本系七七、七八级一起上,还有一些大课跨系上。特别是武大实行学分制,除了必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有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选课自由度比较高。于是,我们与本系的七七级同学,还有外系的七七、七八级同学都有一块上课的经历,大家其实也都可以算是同学。比如,我就曾经与历史系、中文系、外文系、哲学系、经济系等系同学一块上过课。 第三,7701班的学兄学姐们在校时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中间有人非常热爱图书馆学专业,在校期间就有数篇论文发表。还有几位外语特别好,甚至比教课的老师还要棒。7701班的学兄学姐们的课堂笔记和学习心得经常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传阅,特别是考研究生期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先行一步的七七级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7701班的学兄学姐们多才多艺,更有两位著名歌星:一位邓学兄唱美声,字正腔圆,底气十足。他喜欢唱斗牛士一类的英雄歌,也善于表现深沉的情感。还记得他唱《三套车》时,“你看我这匹可怜的老马……” 那“老”字的高音拖腔里饱含着多少悲愤,多少怜悯,多少苍凉,是那样地感动着听众们。另一位王学兄则唱日语歌,《北国之春》、《拉网小调》等唱得比一些当时当红的歌星还要好,还要地道。每次系里开晚会都少不了他们的节目,并赢得满堂彩。 第四,我们两届学生的情况差不多,来自工农商学,前三者居多,77级有现役军人,我们班没有,各人的经历几乎都有一番曲折,都好不容易才成为了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有一番惺惺相惜的情愫。同学之间年龄差别大,也许我们班同学的年龄差别比七七级的同学差别还要大。我们班同学的年龄跨度超过15岁,其差别整整是一代人。我们班有杰出的“八大金刚”——八位入学时超过25岁的男同学,我们最大的两位李大哥1946年或1947年出生,是六六届的老高三或者中专毕业生,他们入学时都有了两个孩子。在校期间又有三名超过三十岁或近三十岁的男同学结婚了(其中两位是经学校批准结婚,一位是秘密结婚——最后在毕业时几乎成为爆炸性消息,这是后来的佳话,哈哈)。我们知道七七级有两位老高中大姐,其中一位大姐是有孩子的,男生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他们老高中生肯定不少。我们班还有四名同学是六零后,是当年的高中应届生和高二生提前参考。估计七七级没有六零后。但我们两届的主体都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仅此已是十年的跨度。 第五,在男女人数方面,我们与七七级就大有区别了。七七级男女生几乎是一半对一半,各有二十多名。我们班则只有8名女生,加上7802的3名女生,七八级也只有11名女生。七七级在冲破学校不许谈恋爱的规定方面比较勇敢,有几对恋人,后来有情人基本得以成眷属。特别是其中在校园里最著名的一对,在分手多年后最终重新寻回当年的那份深情,结为连理,一时成为同学间传颂的美谈。我们班则循规蹈矩,没有一对恋爱的,自然也没有成就一对眷属。而七七级与七八级之间也没有跨届恋爱发生,这大概与七七级女生多有关,也许那时七七级误把我们七八级的男生看成小孩,而七八级又对七七级过于仰视了吧。哈哈。 第六,七七级毕业后,7701班的刘学兄就成为了我们班的辅导员,这使7701班与7801班有了更紧密的联系纽带。可惜这次我们没有见到刘学兄,大约他太忙了。 总之,这次7801班的三十年聚会,最开始的耀眼亮点和最大的惊喜是7701班赠送给我们的珍贵礼物,这也使7701班和7801班之间的深情厚谊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回溯一下,过去曾有很多精彩故事,随之而来还有很多后续故事,就留待以后再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