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返回伦敦,我们终于在一个著名大商场里的咖啡馆里喝了一次平民的英式下午茶。我发现一点有趣的,无论在英国还是在中国,什么事只要年代久远一点,几乎都能与皇家扯上关系。比如这英国的下午茶,据说就来源于英国王室。 那还是女王维多莉亚的时代。那时(也许是过去食物缺乏留下的习惯)英国人只吃两顿饭――早餐和晚餐,没 有午餐,即使王室也不例外。那早餐(Breakfast)一般在半上午时吃,尽管份量不小(一份全套的英式早餐现在就连饭量较大的男子全部吃完也有点 撑),但要等到晚上掌灯时分才有的晚餐,中间的间隔时间也太长了点。别说一些健壮的男子,就连成天不干什么事情的贵族夫人、小姐也饿得饥肠辘辘。贝德芙公 爵夫人安娜(头衔是Duchess of Bedford ,1788-1861)就抱怨说:每当半下午就有“sinking feeling”。这个聪明的女人就想了一个可以吃点东西的点子或者借口――喝下午茶。她邀请一些朋友于下午4点钟到她家来喝茶,一方面大家都能解解馋, 垫垫饥,另方面也趁机显示她的与众不同,发明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到了1837年,公爵夫人成为了掌管女王卧室的女官(Lady of the Bedchamber to Queen Victoria),她把自己喝下午茶的经验作为一个建议小心翼翼地向女王提出,想必女王也正为午后的饥饿而烦恼,这一建议正中下怀。女王立即首肯,并将 之作为一个时尚推广。一时间,喝下午茶在上流社会蔚然成风,连带着普通老百姓都跟样――有吃有喝有聚会,何乐而不为。从此,英国下午茶就成为传统了,吃喝固然重要,但毕竟是个形式,其主要内容是社交。 (穿着仿维多莉亚时的装束喝茶的女士)
(盛装的喝茶女士)
公爵夫人的一个聪明小点子不但使她成为当时社交场上的明星,居然由此还衍生出许多礼仪、文化、传统、规 矩,习惯,还有一个庞大的产业和市场,在英国历史上也成为了功不可没的名女人。而一个不产茶叶的国家能将茶文化发展到如此登峰造极,也不由人不佩服。茶随后更深入到了英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英国并不产一片茶叶,但现在英国却是世界头号茶叶消费大国,据说年消费的茶叶竟然要占到世界茶产量的四分之 一!可见喝茶和茶文化在英国人生活中的份量。甚至连我们这样产茶叶几千年的大国,与英国人比起来,可能也要落个下风的。中国老百姓对茶叶的热爱,茶文化的 丰富和历史悠久常常使我们引为骄傲,可经过多少风风雨雨,昔日兴盛的茶楼、茶馆几近凋零,精致、高雅的茶文化的逐渐式微,常常让人叹息。尤其近年来西方咖啡文化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就连粗放的饮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份量,也已显著降低了。好在相当多的有志人士正在做千般努力,恢复、挖掘和普及中华茶文化, 各种层次的茶馆、茶楼、茶吧也相继出现并开始风靡。等我下次回国,就一定要去茶馆里喝上一杯。 那天我们的英式老百姓的下午茶,倒也喝得很有滋味。我们要的是Full Tea,包括茶和点心。茶是英国风味茶,有英式红茶(Black Tea),香草茶和水果茶。后两种又统称加味茶,有点象我们中国的茉莉花茶,但有许多种香味。以前加味茶在皇家和贵族的茶桌上是没有位置的,但颇受老百姓 欢迎,如今也已经成为很主流的东西了。其中Earl Grey是最典型的传统茶,这当然要品品;在水果味的、花香味的茶里我们点了芒果茶。喝茶时里面要加Cream(特制的奶,稀的),还要放方糖。点心则是放在一个漂亮的三层小架子上端上来的:最上层是精致的小蛋糕,只有大拇指和食指环起来那么大;中层是一种特殊糕饼,称“Scones”,一般译为松饼,吃时抹上果酱或者Cream(稠的,块状);下层是几块细长的夹有不同馅的三明治,叫做“指头三明治”(Finger Sandwiches)。吃的时候,一般是要从最下层吃起,不过现在人们已没有那么讲究了,三明治和糕饼无所谓先后,但第三层的小蛋糕总是最后吃,这与西 餐的饭后甜点是一样的。总之,茶确实很香,而且别有风味,点心也很好。这英国下午茶值得一品。 (因当时我的相机照满了,没有拍下照片,为了便于说明,特从网上找了张类似照片,但架上的食品与我们享用的有所不同) 受喝下午茶的影响,我们这次从英国带回的东西就都与茶有关了:在皇家马厩(Royal Mews)的街对面的一家有着百年品牌历史的著名茶公司Whittard的专卖店里买了几包英国茶叶,然后又专门到女王的艺术宫的纪念商店买了一个御用茶 壶的专门仿制品。由于该茶壶没有配套的茶杯和其它物件,所以只能放在橱柜里当个摆设,而那些英国茶叶,就只能用我的中国茶壶、茶杯来泡制和饮用了。这也算回归到最早的英式饮茶传统,那时的英国皇家和贵族们,可都是以用中国瓷器饮茶为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