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多年,有时老想念着一些家乡菜,特别是经奶奶、妈妈亲手制作的一些家常风味菜,如腊肉,香肠,辣椒酱,酸菜干,豆腐乳等等。这类家常风味菜各地都有,很多人家都会做,可即使是同样的东西,不但不同地区的风味不同,家家的风味也有所不同。豆腐乳么,我最爱的当然是我奶奶做的豆腐乳。 几十年前,是物质生活相对困乏的年代。不要说肉食、海鲜,即使是蔬菜,到了淡季,也没几样,全靠一些咸菜、酱菜来做补充。这样一些有能干主妇的家庭,其餐桌就比一般人家的要丰富一些。我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位能干主妇,一些普通的食材,在她的巧手下,能做出特别好吃的菜肴。她有些拿手菜如扣肉、叉烧肉、熏鱼、闷鱼、酿豆腐等是客家风味的,当然这类菜要逢年过节才能吃到。随着我们家的数次搬迁,奶奶在各地都学了不少新菜。我奶奶还会做各种各样的干菜、咸菜、酱菜和腊味。那时没有冰箱,保存食品也不容易,只能用这些传统的方法。有这么能干的婆婆,我妈乐得当个甩手掌柜。可后来我奶奶驾鹤西去,我妈当了家,真正当起主妇来了。正好她又退休了,有时间去琢磨这些烹饪技巧了。经历了一些年,我妈也逐步升级,尤其制作各种腊味、干菜、咸菜、酱菜等方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成了大师级人物,指导我一下,那是绰绰有余了。 于是,在我妈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做从我奶奶那里传承下来的家乡豆腐乳。做家乡豆腐乳的程序其实不复杂,有个一二三就可以了。 一、何时可做家乡豆腐乳?过去一般是农历的冬至之后,直到整个正月都行——相当于公历12月21-22日,到整个二月。现在因为空调和冰箱的普及,时间宽泛了许多,即使是大夏天也可以做的。当然,最好的时间还是冬至之后,直到整个正月。 二、让豆腐生霉菌 买适量的新鲜老豆腐,多少由你自己决定。洗净切成一寸左右方块,依序放在有孔眼的盘或者盆,下面再托一个盘,将水滤干。这种盘可以在华人超市买到,如果没有,还可以用蒸锅的屉来做。滤水大约半天就可以了,不要滤得太干,只要看到没有水继续渗出来就行。将下面盘里的水倒掉,用纸巾擦净。然后,用保鲜膜将盘整个包裹好,放在室内的桌上或柜上,只要不是被阳光直射处,也不靠近热源就行。 几天后,豆腐块上会慢慢地出现淡黄色,这就是开始长霉菌了。做豆腐乳最关键的是使豆腐自然生霉菌,生出的霉菌必须是带金黄色的,以后豆腐块的颜色逐渐加深成为偏红色。这种霉菌,俗称“红霉”,经过红霉发酵后做出的豆腐乳才鲜香软糯。 如果生出的霉菌偏黑,那就成臭豆腐乳了。当然,臭豆腐乳也有人特别喜爱。等到霉菌遍布豆腐块时,就是霉好了。就要进行下一步工序了。 三、裹调料,装瓶 首先需要准备的调料有海盐(普通盐也可以)、白胡椒粉、辣椒粉、花椒粉、柑桔皮粉(柑桔皮洗净晾干,用食物粉碎机打成粉末备用),香油、食油,白酒等等。除了盐之外,调料完全根据个人口味选用,有的可以不用,也还可以再添加别的调料。 将海盐半瓶倒在炒锅小火炒热,关火几分钟后,加入白胡椒粉、辣椒粉、花椒粉、柑桔皮粉拌均,晾凉备用。另置锅在火上,放上一些食用油,可以是菜油、花生油,橄榄油,豆油等等,烧热,开是冒轻烟就关火,晾凉备用。再准备装豆腐乳的广口玻璃瓶子,一定要清洗干净,用锅蒸过,擦干净。最好不是铁盖的,不至于因盐腐蚀而生锈。 将已经霉好的豆腐块一块块地夹起(可用筷子夹,也可用夹子夹,看你自己方便),放入准备好的调料盐中滚一圈,再夹放在瓶子里,尽可能整齐地在瓶子里码放好,但千万不要挤压。码放到齐瓶口处,留下瓶口的余地。如果要放比较长时间的话,最好在面上再撒点调料盐。再倒一点儿白酒(有两三食勺就可),什么牌子的白酒都行,度数高点,一是为杀菌,二是为增加香味,帮助发酵。做豆腐乳放柑桔皮粉和放白酒是我奶奶的绝活,放了这两样东西的豆腐乳味道绝对不一样。最后给瓶子封口的是烧过的食油,也不要放太多,有两食勺即可,再加点香油。也可以都放香油,那就不用烧食油了,可以省点时间。由于装瓶后的几天,豆腐块里还会出水,加上白酒和油,基本能将豆腐乳盖面。这样保存的时间长一些。 装好瓶,拧紧盖子,将瓶子放在橱柜里发酵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一周到十天左右,盐化了,豆腐乳就可以拿出来吃了。到时一开瓶,保你闻得扑鼻香气。开瓶后,最好放在冰箱里保存。 家乡豆腐乳是佐稀饭、馒头、花卷等最好的小菜。有了它,可以品乡味,可以解乡愁,身居北美也会感觉家乡忽然近了。有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试试,做一瓶家乡豆腐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