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史奇蹟 列七大奇觀
當年建造CN塔的目的在於電視訊號的發送。上世紀六十年代,多倫多興起了高樓潮,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因此產生了對電子訊號的許多干擾。為了提升電視圖像的收看品質,加拿大廣播公司與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後來兩家公司合併)共同籌劃以當時的聯合車站為基礎的地下中心,其中包括了要讓加拿大廣播公司架設一座微波天線高塔的計劃。但該項計劃於1971年告吹,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遂決定獨資修建一座自由獨立式高塔。高塔設計為單軸、三棱六角平面,以及向上逐漸變細的混凝土強化的主體。
1973年,這一巨大宏偉的工程正式開工。地下17米深處置放着一塊厚達六米的混凝土基座,塔軸採用一個300噸重的滑模鑄型(Slipform mould)在現場施工鑄造,裹住塔軸的外殼是澆灌的混凝土。塔體以每天六米的速度上升,工程每周五天,每天24小時開工,40個月後順利完工。工程有關方面宣布高聳堅固的塔體足以抵擋飛鳥、飛機和龍捲風的衝擊,號稱有300年的壽命。塔軸完成後,即開始興建作為觀景台和旋轉餐廳的球體部分,最上面的天線則分成44塊,動用了巨型俄式“OLGA”直升飛機逐一吊運安裝。 這座設計獨特並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建成的世界最高塔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1995年美國土木工程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將CN塔列為“現代七大奇觀”( Seven Wonders of the Modern World)之一。其它六個分別為:巴西與巴拉圭邊界的伊泰普水壩(Itaipu Dam)、美國加州舊金山金門大橋(the Golden Gate Bridge)、巴拿馬運河(the Panama Canal)、歐洲北海防護堤(the North Sea Protection Works off the European coast)和美國紐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CN塔於1976年10月2日首次開放,自此成為多倫多乃至加拿大的旅遊熱點,每年吸引約二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同時CN塔以其338米和553.33米高度的微波天線服務於加拿大的電視台、廣播電台、電訊公司等,並使多倫多地區的居民享受着全北美最佳電訊信號服務。儘管建造CN塔花費了六千三百萬加元,1997年擴建又花費四千萬加元,但豐富的旅遊收入和微波天線的租金使CN塔的財務充足,運行良好。 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CN塔都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它的確是加拿大人的驕傲。 如今,建築技術進步,經濟高度發展,蓋世界最高樓和最高建築之風正勁。許多亞洲國家甚至在中國大陸的城市和台灣也紛紛好勝心起,希望自己能占領世界建築史上的新高點。當然,這也是一個進步,高樓大廈並不是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的專利,只要有能力,誰都可以蓋。但是,摩天大樓和巨塔、高塔並不是蓋完了就結束了,還要使用,運行,造福社會,這才是蓋樓蓋塔的真正目的。一個不能得到充分使用,不能給人類帶來益處,或者永遠也收不回投資的建築即使建成了,也只會給人們增加一個巨大的負擔,成為建築史上的曇花一現或者反面教材而已。 在1976年10月2日CN塔首次開放的那天,一個時間寶囊曾經被砌入了高空觀景台的外牆,囊中裝着一些很有趣的物件:來自加拿大各省省長祝賀CN塔成功開放的信件;不同學校的孩子們關於CN塔的來信;三份多倫多出版的日報,包括《多倫多星報》、《多倫多太陽報》和《環球郵報》;一套加拿大的錢幣;一盒名為《直上頂端(To the Top)》的記錄着CN塔建築情況的錄像帶;還有當時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Pierre Trudeau)的賀信,並且這時間寶囊也是由他親手封嚴的。 時間寶囊的開啟時間將在2076年,等到了那一天,經歷百年風雨的CN塔上又將是一個盛大的慶典。我是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希望我女兒能有幸親眼目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