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岑岚的博客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春秋  
我的名片
岑岚
注册日期: 2009-07-29
访问总量: 1,765,23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如有意转载请留言
最新发布
· 阿拉斯加观熊历险记(下)
· 阿拉斯加观熊历险记(上)
· 北卡瞭望角观野马,攀灯塔
· 莫荷德与巨岩蓝马林鱼竞钓锦标赛
· 五律-亚城二月花
· 艳菇/秋意
· 挪威印象——路上风景
友好链接
· 晓竹:晓竹之家
· 老秃:老秃笔侃山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伍加:伍加的博客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 花亭:花亭的天空
· 若敏思文:若敏思文的博客
· 双歧杆君:双歧杆君的博客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北雁高飞:北雁高飞的博客
· 野樱:野樱的博客
· queen:开洋荤去
· 水晶:水晶的博客
分类目录
【11】
【阿拉斯加游】
· 阿拉斯加观熊历险记(下)
· 阿拉斯加观熊历险记(上)
【生活点滴(1)】
· 天上掉下几十元钱
· 偷花贼
· 莫名其妙,隔壁帮我付了汽油费?
· 惊奇,小葱变大葱!
· 亚城好大雪
· 拜年,拜年!
· 在美国当“劳模”
【往事回眸(2)】
· 一碗最美味的肉片汤
· 学大寨工地上遭遇狗皮膏药
【草木关情】
· 殷殷杜鹃情
· 金银花飘香的时候
· 清丽犬木花
· 会走路的树
【心泉叮咚】
· 树叶礼赞
· 神奇的树叶
· 藤缠树
· 我是一棵山中竹
【人生感悟】
· 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 最好的母亲节礼物
· 当博客的最高境界
· 什么是你的大石子?
· 看风景的老人
· 被改造的左撇子
【激流浪花】
· 来自美国居委会的信件(3)
· 来自美国居委会的信件(2)
· 来自美国居委会的信件(1)
【望乡台】
· 家乡茶的回味——狗牯脑茶
· 家乡茶的回味——井岗翠绿
· 天生一对矛盾——我爸我妈
· 难忘武汉缘
· 海外游子的望乡台
· 父亲的“海外关系”
【情为何物】
· 姐妹欢聚在山林
· 情人节的玫瑰
【往事回眸(1)】
· 由两幅画想起北京宋庆龄故居
· 清明忆旧:扫墓与扫墓歌
· 曹禺印象——由一封被拍卖的信说
· 永远的老师和大朋友——怀念徐老
· 苦乐南瓜(下)
· 苦乐南瓜(上)
· 后院的苹果树
· 忆珞珈:学跳集体舞
· 回忆大学同学小曹
【生活点滴(2)】
· 北美见灵芝?
· 参加下一代的婚礼
· 有鸟叩窗
· 忘了自己和做回自己
· 第二个家的憧憬
· “翔”的另类意思和烦恼
· 钓鱼岛是谁的?美国小学生的回答
· 唱着玩也能唱出高水平
· 幸运四瓣三叶草
· 腊月里的雷声
【华裔精英】
· 美国击剑少年冠军就在身边!
· 华人孩子的舞蹈在美国达人秀上大
· 威斯里安学院的宋氏三姐妹
· 由两幅画想起北京宋庆龄故居
· 靳宏伟:从摄影家到Sipa图片社大
· 寻找回来的记录中国抗日的奥斯卡
· 捅破玻璃天花板的杰出大陆学子们
· 亚城双折桂 华裔两状元(2)
· 亚城双折桂 华裔两状元(1)
【08】
【10】
【乔治亚风情】
· 威斯里安学院的宋氏三姐妹
· 美国第一所州立大学在雅典
· 拜访那棵自己拥有自己的树
· 乔治亚州一宝——Pecan
· 向日葵笑了——美国南方农场向日
· 美国民间艺术的绝活——南方农场
【海明威与西礁】
· 海明威留下的猫
· 西礁海明威故居博物馆
· 海明威与西礁的渊源
· 西礁风情
【美食共享(1)】
· 品大闸蟹 在水中央
· 户部巷大吃“小吃”——武汉怀旧
· 家乡美食何处觅,如今流行大排档
· 北京的街头小吃及巧遇
· 能干“煮夫“的超级烤火鸡
· 亚城美食乐
· 加拿大风味小吃——油炸“河狸尾
· 伦敦品尝英式平民下午茶
【美食共享(2)】
· 做一瓶家乡豆腐乳
· 温哥华豪吃大王蟹
· 添一道过年菜——自制腊肉
· 乔治亚州一宝——Pecan
· 软壳蟹
· 享尽奢华,难免一刀的神户牛
· 美味的德克萨斯烤牛排
【休闲旅游(2)】
· 北卡瞭望角观野马,攀灯塔
· 莫荷德与巨岩蓝马林鱼竞钓锦标赛
· Google总部一游
· 姐妹欢聚在山林
· 美国乡村音乐之都Nashville(下
· 美国乡村音乐之都Nashville(上
· 神户浅浅游
· 激流上的万圣节——南瓜追抢赛
【休闲旅游(1)】
· 八旬美国老太在上海的多彩度假生
· 林书豪缺赛,我成了老鹰队的粉丝
· 漫游美国的威尼斯——圣安东尼奥
· “打”鸟反被鸟围观
· 看海豚嬉戏
· 世界最美最白最好的白沙滩:Sies
· 圈圈漂,真好玩儿!
· 英国肯森顿花园
【故国悠游】
· 户部巷大吃“小吃”——武汉怀旧
· 多少事欲说还休——毕业三十年聚
· 礼物虽轻心意重——毕业三十年聚
· 魂绕梦萦珞珈山——毕业三十年聚
· 七七、七八级情谊深——毕业三十
· 柳思荷恋东湖水——武汉怀旧游之
· 长江岸边黄鹤楼——武汉怀旧游之
· 黄鹤楼鹅碑亭
· 华灯初上的鸟巢、水立方
【意大利一周游】
· 五渔村风情——海鲜角和里奥马乔
· 意大利一周蜻蜓点水游体会
【挪威自驾游】
· 挪威印象——路上风景
· 挪威印象——名人寻迹
· 挪威印象——城市掠影(续)
· 挪威印象——城市掠影
· 挪威印象——飞瀑万千
· 挪威印象——峡湾奇观
· 挪威印象——小木屋
【九寨沟自由行】
· 艳丽秋果,甲蕃古城
· 九寨沟美——藏寨饮茶
· 九寨沟美,美就美在九寨水(2)
· 九寨沟美,美就美在九寨水(1)
· 九寨沟美——山势多姿
· 九寨沟美——小镇风情
【达拉斯风情】
· 达拉斯——美国人民的锥心之地(
· 达拉斯——美国人民的锥心之地(
· 达拉斯——美国人民的锥心之地(
· 达拉斯——美国人民的锥心之地(
【18】
【17】
【美国亚裔名人录】
· 寻找回来的记录中国抗日的奥斯卡
· 美国亚裔名人录第五届颁奖典礼见
· 美国亚裔名人录第五届颁奖典礼见
【09】
【13】
【19】
【12】
【20】
【07】
【15】
【开心一笑】
· 致女同胞们:三八妇女节快乐!
· “办公室快乐五分钟”之一:谜语
· 女人和男人,全都是优点
【作品欣赏和评论】
· 妈妈心中的歌——介绍一首海外原
· 不是住错了楼,而是进错了门
· 我在美国点鸭的心得体会
· 《妈呀!中国》——推荐一首海外
【14】
【美国人物】
· 八旬美国老太的书在中国出版
· 八旬美国老太在上海的多彩度假生
· 横跨三个世纪的114岁乔州人瑞、
· 马丁·路德·金和他的梦想
【社区消息】
· 令人惊怵的美国校园枪声
· 义邻勇阻盗贼记
· 最新美国人口普查显示:美国亚裔
· 看你住得离核电站有多远?
· 发人深省的记录片“Vincent Who?
· 谨防美国抢劫团伙的两个阴招
· 伸出温暖的手 亚城华人援助王家
【社区文化】
· 观赏美国大学生演出《智取威虎山
· 冉冉升起的歌剧之星潘磊
· 琼溪国际日——各族老少爱画中国
· 琼溪国际日——中华舞蹈大放异彩
· 亚洲文化节花絮——蔬果雕刻
· 亚洲文化节花絮——美女如云
【童年童心】
· 钓鱼岛是谁的?美国小学生的回答
· 怀念北京的一只小刺猬
· 爱是这样学习的——我的第一位老
【为人父母】
· 女儿的课题与“南京大屠杀”
· 妈妈,我想要个绿苹果
· 总统奖获得者张舸的父母谈教育孩
【加拿大画家】
· 汤姆.唐穆森与“七人画派”(4
· 汤姆.唐穆森与“七人画派”(3
· 汤姆.唐穆森与“七人画派”(2
· 汤姆.唐穆森与“七人画派”(1
【爱德华王子岛】
· 梦幻岛上的绿屋(下)
· 梦幻岛上的绿屋(上)
· 爱德华王子岛的土豆和土豆歌
【加拿大历史与人物】
· 唱给你一个真实的加拿大(4)
· 唱给你一个真实的加拿大(3)
· 唱给你一个真实的加拿大(2)
· 唱给你一个真实的加拿大(1)
· 加拿大冰球名将提姆·霍顿
· 提姆·霍顿斯咖啡点心店
· Tim Hortons与加拿大生活方式
【河狸与加拿大(1-7)】
· 河狸与加拿大(7)——荣升加拿
· 河狸与加拿大(6)——皮毛商的
· 河狸与加拿大(5)——哈德森湾
· 河狸与加拿大(4)——河狸皮引
· 河狸与加拿大(3)——河狸的乐
· 河狸与加拿大(2)——聪明有趣
· 河狸与加拿大(1)——水中冒出
【水道追踪】
· 加拿大水道追踪——Loon的母爱
· 加拿大水道追踪——Hydraulic Li
· 加拿大水道追踪——Trent-Sever
· 加拿大水道追踪——Big Chute
【加国采风】
· 尼亚加拉大瀑布——我最爱的北美
·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灯塔邮局
· 流滴糖汁的树
· 又是漫山红叶时
【多伦多CN塔】
· CN塔的魅力(5)
· CN塔的魅力(4)
· CN塔的魅力(3)
· CN塔的魅力(2)
· CN塔的魅力(1)
【加西游】
· 宝石蓝的梦蕊湖
· 翡翠绿的露易丝湖——湖水为什么
· 翡翠绿的露易丝湖——雪山上的霞
· 翡翠绿的露易丝湖——窗含西岭千
【片羽飞心(3)】
· 五律-亚城二月花
· 艳菇/秋意
· 枫树咏
· 五律·梨花咏
· 喝火令·踏芳菲
· 又见鸢尾花
· 诗配图:梧桐影·曼舞流光
· 午休漫游——早春
· 早春的杜鹃
【片羽飞心(2)】
· 珞珈诗词——毕业三十年聚会
· 温柔的开放
· 蘑菇心
· 野蔷薇花——母亲节有感
· 千娇百媚重瓣樱
· 心的港湾
· 太阳雨
【片羽飞心(1)】
· 秋歌
· 海归
· 飞机上拍到的雪山
· 亚城美食乐
· 山中行
· 雪景诗情
· 听李银河博士演讲有感
· 雨中的萨凡那
【锉子的故事】
· 锉子的故事:西红柿炒鸡蛋之三局
· 锉子捡钱——一笔巨款的悲欢
· 锉子:被帅哥震呆的北京姑娘
· 锉子捡钱——五分钱和菜包子
· 锉子的故事:与美女共进晚餐的幸
· 锉子的故事:怀念慈母爱——火锅
【小说:不离Gang】
· (小说)不离Gang(4)
· (小说)不离Gang(3)
· (小说)不离Gang(2)
· (小说)不离Gang(1)
【小说:紫眼睛黑猫(1—7)】
· 紫眼睛黑猫(7+结尾)
· 紫眼睛黑猫(6)
· 紫眼睛黑猫(5)
· 紫眼睛黑猫(4)
· 紫眼睛黑猫(3)
· 紫眼睛黑猫(2)
· 紫眼睛黑猫(1)
【小说: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9-14】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14)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13)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12)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11)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10)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9)
【小说: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1-8】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8)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7)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6)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5)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4)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3)
· 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2)
· [小说]华人家的媳妇艾梅尔(1)
【小说: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9-16】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6)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5)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4)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3)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2)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1)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0)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9)
【小说: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8】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8)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7)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6)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5)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4)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3)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2)
· 凌晨犬吠PK抽油烟机(1)
【新编《孔雀东南飞》(8-11)】
· 焦仲卿七世寻情(完结篇)
· 焦仲卿七世寻情(10)
· 焦仲卿七世寻情(9)
· 焦仲卿七世寻情(8)
【新编《孔雀东南飞》(引子-7)】
· 焦仲卿七世寻情(7)
· 焦仲卿七世寻情(6)
· 焦仲卿七世寻情(5)
· 焦仲卿七世寻情(4)
· 焦仲卿七世寻情(3)
· 焦仲卿七世寻情(2)
· 焦仲卿七世寻情(1)
· 焦仲卿七世寻情(引子)
【好文友情分享】
· 张曼菱:季羡林——追念与思考(
· 纸莎草:我眼中的林书豪--几代
· 汪晶晶:金银花和伟大领袖毛主席
存档目录
10/01/2018 - 10/31/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3/01/2017 - 03/31/2017
11/01/2015 - 11/30/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梦幻岛上的绿屋(上)
    踏上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简称PEI),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令人惊喜的红――绵延逶迤的罕见的绛红沙滩和陡峭挺立的绛红沙岩海岸; 其次是令人舒心的绿――高低起伏的嫩绿草场散布着三三两两的牛群马群,一望无际的油绿庄稼地长着的是PEI闻名全加的马铃薯。 那星星点点的是围着栅栏的漆成各色赏心悦目颜色的木制房屋,最常见的是那种被称为“Gable House”的带有一至数个凸出小阁楼似的人字形屋顶建筑。 风景如画的爱德华王子岛真是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地方,而人们最向往的则是那梦幻岛上的绿屋――安•雪莉的“绿屋”。 安•雪莉的“绿屋” 安•雪莉Anne Shirley不是传说中的小精灵或者小仙女,她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ucy Maud Montgomery)在其享誉世界的小说“Anne of Green Gables”里创造的一个人物:一个长着一头浓密红发,清秀白皙带点雀斑的小脸上有一双楚楚动人的闪着好奇光芒的灰绿色眸子的大眼睛和一个小尖下巴的小姑娘。安出生在加拿大的诺瓦斯嘉夏省(Nova Scotia),三个月大时当教师的父母因病双双撒手而去,留下了安这个可怜的孤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加拿大,社会福利制度尚不完善,安在一些慈善机构和一些好心人中频频转手,逐渐长大,也曾经被两家并不富裕的人家收养过,其实也就是给他们当小保姆照看孩子。后来爱德华王子岛上经营农场的一对上了年纪的未婚老兄妹想收养一个男孩来帮着干活,结果早已人满为患的孤儿院却阴错阳差地把才到孤儿院四个月的十一岁小姑娘安•雪莉送到了这梦幻岛上,住进了一栋漂亮的绿房子――“Green Gables”,故事由此开始。经过一番曲折,安留下来了,开始了她幸福的新生活。她上学了,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也与老兄妹俩马修和玛瑞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终于有了一个比梦想中还要美好的充满温情和关爱的家。后来因当地一家银行的倒闭导致马修和玛瑞拉的毕生积蓄化为乌有,这突然的打击使马修病发去世,安毅然决然放弃得到的大学奖学金,留在家乡教书以挽救将要破产的农场和陪伴照顾眼睛不好的玛瑞拉。 故事本来很普通,但在露西饱含深情的笔下,安这个喜爱说话、热情敏感、善良纯真、勤奋好学而又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小姑娘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爱德华王子岛上独具魅力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也如一轴风景长卷徐徐展开,令人如痴如醉,倾心向往。 露西的“绿屋” Lucy Maud Montgomery 爱德华王子岛是露西•蒙哥马利的家乡,1874年11月30日,她出生于岛上的小镇克利夫顿(Clifton)。才二十一个月大时,露西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露西是在卡文迪许(Cavendish)的外祖父母家长大的。虽然露西并不缺乏亲人的关爱,物质生活条件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也很不错,可从小失去母爱仍然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父亲长年在外工作并再婚,露西曾经到萨斯卡切万省(Saskatchewan)的阿尔伯特王子镇(Prince Albert)去与父亲和继母一起住过一年,后重返爱德华王子岛。由于外祖父母家是一个非常传统保守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都非常严格,甚至一点小错都有可能被惩罚,因此露西的童年并不是那么无拘无束,自由欢快的,但她在想象和读书中得到了安慰、补偿和娱乐。所以在书中,露西对她创作的孤儿安•雪莉这一人物抱有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有意思的是,虽然在安•雪莉的身上不难找到露西自己童年、少年时的影子,可她毕竟是个虚构的人物,而安•雪莉的“绿屋”却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这栋维多利亚式的绿顶绿窗白墙并带有凸出小阁楼的木制房屋原属于露西外祖父的堂兄弟,与露西外祖父家是近邻。说起来外祖父家的房子也是一座类似的“Gable House”,露西住的房间就是楼上的一间“Gable Room”,这种房间一般位于凸出的小阁楼处,其天花板一般不是水平的,而是受人字形屋顶的限制,呈现中间高两边逐渐降低的情况。但露西对亲戚家的这栋房子情有独钟,把它选为书中的模特房屋,并把安•雪莉也安排住在同样的“Gable Room”里。露西还给周围的景物和树木取了许多特别的名字,那就是在书中一一描述的“恋人小径”、“波光湖”、“魔鬼森林”等, 安•雪莉热爱自然、钟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并与之像朋友似的交流感情,这正是露西自己的真实写照! 《安的绿屋》诞生在露西的“Gable Room”里 露西很早就开始了写作的尝试,九岁时写的一首诗歌《森林之王》就是为她最爱的一棵树――长在“魔鬼森林”南部边缘的一棵高大挺拔的老白桦树而作。十二岁的露西就开始向地方报纸杂志投稿,可惜都没有被采用。终于在十五岁上高中时,她的诗歌第一次登载在夏洛特镇的报纸上。几十年后,露西回忆当时看到自己第一篇诗作变成铅字的心情,仍然激动地形容说:就好比是一个初为人母者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可爱小脸时所具有的那种无以言状的喜悦。从此以后,露西的诗文在美加两国的许多报刊杂志上频频出现,她认为自己可以算是个“文学中人(A literary person)”了。但退回的稿件仍比发表的稿件多,露西决不言放弃,坚持写作和投稿,并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到达”以写作为职业,也就是可以用笔来养活自己的理想境地。 1893年秋天,露西来到爱德华王子岛的首府夏洛特镇,进入威尔斯王子学院(The Prince of Wales College)学习,以取得教师证书。在执教一年后,她又进入位于诺瓦斯嘉夏省首府哈利伐克斯(Halifax)的达尔荷西学院(Dalhousie College)学习英国文学。1895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一,露西收到一封来自美国费城的信,一个名叫《金色时光》(Golden Days)的青少年读物刊登了她的短篇小说,随信还寄来一张五美元的支票。对露西来说,这一天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她觉得自己终于“到达”了写作征途上的某一点,或者说是个里程碑――这是二十一岁的露西第一次靠写作挣来了钱。 外祖父的逝世使得露西决定中断她的教师职业,于1898年回到爱德华王子岛上的老房子里陪伴孤独的外祖母。几年后,她应聘到哈利伐克斯的一家报纸《回声日报》(Daily Echo)当编辑,这种繁忙的工作经历于她自然是新鲜好奇的,也学到许多东西,可她却因此没有了自己静心写作的时间。1902年6月,露西回到了卡文迪许,在当地的邮局找到了一份工作。连续两年,露西不断地写作短篇故事、诗歌、散文和随笔,这时候的她已经可以靠笔耕而获得稳当的收入供给生活所需了。 露西不仅有写日记的习惯,还喜欢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以备一旦有什么发现或想法随时都能及时记下来,这些笔记本就是她写作的素材和提示。一天,露西翻看着一本旧笔记本,发现一条自己记于多年前的消息:“一对老夫妇向孤儿院申请收养一个男孩,但被错送了个女孩来”。她的心头一动,马上展开想象,设想章节结构、故事情节、细节描写,以及勾勒人物性格、形象等,甚至马上为这女孩取了个名字“安-Anne”,那额外增加的字母“E”尽管不发音,可对这女孩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与“众”(其她的叫“安”的女孩)不同的一点,所以她见人就强调“我是名字后面带有个“E ”的Anne,而不是Ann”!这么想下来,安•雪莉的形象在露西的心中就鲜活了起来。在一个完成了白天正常工作后的春天的晚上,坐在熟悉的窗户边,在那有着人字形山墙的凸出小阁楼的房间里,露西开始写作她的第一本书。在安•雪莉的身上,露西倾注了深深的爱,同时也融进了自己生活中的许多喜怒哀乐,她是为爱而写这本书的。1905年的10月,小说“Anne of Green Gables”―― 《安的绿屋》诞生了。 (“Anne of Green Gables”这一书名是英语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就是以地名或房屋名“Green Gables”做定语,来修饰、限定主语“Anne ”,与古汉语中所说“常山赵子龙”、“南阳诸葛亮”等差不多。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绿屋的安”或“绿屋里的安”,但依现代汉语习惯,一般都译作《安的绿屋》。) 从退稿到出版,《安的绿屋》畅销于百年前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露西联系了五家出版社,都遭到了退稿。四家在退稿中附了打印的冷冰冰的拒绝信,只有一家在手写的回信中礼貌地承认这部书稿有一些优点,但马上又说这还不够。露西灰心了,把书稿放进一个旧帽盒里。她想,也许以后她会利用其中的一些章节重写过另外的故事,她实在是太喜爱安•雪莉这个人物了,她不想就这样浪费了自己两年呕心沥血的创造。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露西无意中看到了这个旧帽盒,忍不住打开翻出书稿前后读了几页,感觉是这书稿并不那么糟糕啊。露西重又鼓起了信心再次投稿。这回,她的努力没有白费,1908年,美国波士顿的L.C.Page出版公司出版了《安的绿屋》。 露西自己估计,可能《安的绿屋》的读者大多是十几岁的女孩子,可是出版社却把它设计成一本普通的面向广大读者的书籍。二十世纪初,书籍出版的读者对象,并没有如现代出版业中有比较清晰并有层次的界限划分。一般的儿童读物采用大字体印刷和插有较多的图片,这是比较好辨认的。内容反映孩子生活为主的小说类书当时并不归类于儿童书,而是当做成人书对待。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和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Tom Sawyer)等书都是以少年为主人公,也都没有归入儿童书类。事实证明出版社这样做是对的,也是有远见的。《安的绿屋》很快得到多层次的读者喜爱,露西收到数百封读者来信,有个人写的,也有集体几十人一起署名写的。写信人有女孩,也有男孩,有青少年,也有中老年。有许多的信还不是写给露西,而是直接写给安•雪莉的,甚至信封上写着: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爱凡利(Avonlea,小说中的地名)绿屋安•雪莉小姐收。 《安的绿屋》出版后即成畅销书,半年之内就印刷了六次,同年并在伦敦出版。第二年即翻译成瑞典文,以后又翻译成荷兰文、波兰文、法文、日文、中文等十几种语言陆续出版。1909年,第二本关于安•雪莉的书《安的爱凡利》出版。在读者的鼓励下,露西继续写作安•雪莉的系列,一共写了八本,书中的安逐渐长大、成熟,教书、写作、恋爱、结婚,有了自己梦想中的房屋,有了可爱的家庭和孩子们。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