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4年12月6日讯】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林丹,谢宗延报道)二零零三年中国大陆出现了一部引发广泛争议的电视剧,它就是五十九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该剧大胆讴歌民主共和制度,重塑历史人物,被认为有借古讽今之嫌,令中国政坛和民间传言甚多。中央电视台边播边剪,并在首轮播完后,不再按原计划重播,各地方电视台的播出也纷纷被取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历时四年,耗资千万的历史题材电视剧,遭遇被禁播的命运呢?。
【林丹】在今天《透视中国》的《禁片赏析》栏目中,。我们请著名历史学家,《谁是新中国》一书的作者辛灏年先生,和我们一起赏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一探其被禁播的究竟。
【辛灏年】这部电视剧主要表现了,满清王朝在它的没落期,也就是一八六五年到辛亥革命爆发的五十馀年当中,它为了挽救满清王朝这个末世的王朝,它也为了挽救已经两千多年的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所進行的一次改革开放。在这五十年当中,它的改革开放有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变法以救大清江山。第二个阶段是变制先保大清皇权。而在第一个阶段里面它主要经过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也就是三个内容。第一是李鸿章为代表的改革开放,也就是洋务运动,经济改革;第二个内容就是康有为要求政治变法。第三个内容就是慈禧太后推行新政。而在第二个大阶段里面它主要做了一个内容那就是要君主立宪,预备立宪。在长达五十年前后两度的清王朝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当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有泪、有情的故事,而《走向共和》就是对这五十多年的血泪的故事進行了一次非常艺术地再现,表现了历史的真实。
【林丹】《走向共和》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那它为什么被禁呢?
【辛灏年】这部电视剧由于真实的表现了历史,也就真实的揭示了清王朝改革开放必然失败的命运,这一点对中共来讲具有刺激性,也就是别人所说的“借古预今”。清王朝五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当时叫“洋务运动”,叫变法,叫新政,叫预备立宪,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改革开放了。李鸿章作为清王朝的改革开放派大臣他做过开国门引進外资,允许合资,允许民办企业的産生,建立经济特区,开放通商口岸,这一切不都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所做的吗。“戊戌变法”就是政治变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政治改良,進行了一百天,慈禧太后在菜市口砍了六颗要求变法人士的脑袋,通缉了二十二个变法维新人士,把他们从国内赶到国外。今天呢?一九八九年邓小平用坦克车机关枪扫射了无数的学生和群众,通缉了,赶出来无数的民运人。
清王朝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没有电灯,没有电报,没有电话,没有火车,没有汽车的。短短的几十年,上海滩成了世界四大明珠之一,成了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它的三大条马路上的一栋栋花园洋房,它的浦江岸边的一栋栋的高楼大厦,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橱窗。可是这个成就它挽救了清王朝灭亡的命运吗?没有。一九零五年孙中山先生说:单单是引進铁路、火车、电话、电报这样一些西方的物质文明措施,却不進行政治改革,只能为国内的贪污腐败敲诈勒索,打开更加广阔的门路。一九八六年我在接受国内一家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我就背过这句话,即便是倒退将近二十年,在中共改革开放上升期的大陆,许多人都对孙中山这句话感到十分十分的崇拜。为什么?它就象讲的今天的改革开放一样。所以说这部片子实在能够挑动当代处在中共改革开放下的中国人民的那样一种情绪,那样一种比较,而认识到中共改革开放的缺陷、败症,和它不可挽救的失败的命运。
第二,更重要的是由于清王朝的改革开放具有专制改良的性质,也就是为了维护这个专制政权和专制统治而進行的局部改良,它没有走通,失败了,因此它给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中国共和革命带来了历史的正确性,和政治的科学性。这一点更是今天中共所惧怕的。
第三,那就是《走向共和》非常有创意地表现了革命初造成功之后,共和刚刚建立之后,共和国呱呱坠地之后,将必然引来形形色色专制势力的反。因为辛亥革命是向共和发展的一场革命,它建立了共和国,可是以一切倒退势力为代表的政治势力,他们都要求推倒辛亥革命回到满清,回到专制制度之下。这个進和退的关系,其实就是共和革命和专制复辟的关系,也就是我在《谁是新中国》这本书的,《导论》当中特别提出的一个理论问题:任何一场民主革命爆发之后,必将引来形形色色专制势力的反扑,必将産生这一较量。这个较量的过程,就是走向共和的全过程。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满清,其后是长达十年北洋军阀假共和之名义,以行专制之实。电视剧中的孙中山先生将专制复辟的危险性和必须坚定的反对专制复辟的坚定性、持续性,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主题,告诉给他所有的观众们:只要一天封建主义还存在着,封建的思想还存在着,专制的思想文化还存在着,专制的形形色色势力还存在着,那么专制复辟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中山先生在电视剧里的这一段话是非常警醒人心的。我想在我自己的祖国大陆,在经历过了共产党五十多年专制统治后的今天,任何一个知识份子,任何一个青年,他愿意动脑袋来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一定发现《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恰恰在孙中山的线索上,用孙中山先生的话,用辛亥之后中国屡次出现专制复辟的艰难状况,影射了共产党在共産革命的名义之下,在中国全面复辟专制制度。所以孙中山先生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面,他的整体的线索是倡导共和革命,发动共和革命,创建真正的共和国,捍卫真正得共和国,最后还要加上一个他没有完成得任务,那就是反对形形色色的专制复辟。这个意义是巨大的,是历史性的。这也是中共一定要禁演《走向共和》的根本原因,他害怕人民来反复辟呀。
【林丹】我们看到清王朝实行改革开放,就是洋务运动,那应该国力是越来越好,那为什么清王朝最后走向了灭亡呢?
【辛灏年】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的王朝都進行过改革,但是“改革开放”这四个字连在一起却是从李鸿章开始的,虽然那个时代它不叫“改革开放”,它叫“洋务运动”,那么这是中国的历史。从西方历史来说,俄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搞过“改革开放”,彼得大帝搞过改革,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六也搞过改革,当然他们都失败了,因为这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维护他们的专制政权,延续专制制度的寿命。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政权的改革开放都不会错,但是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改革开放的目的就象电视剧《走向共和》里面西太后所讲的那样:爱新觉罗的江山是祖宗留给我们的,爱新觉罗的江山是我的,也是你们的,这祖宗留下的江山你们可千万别把它丢了啊。如果改革开放仅仅是为了爱新觉罗这一个家族不丢掉它所掌引的这江山的话,这个改革开放是做不到底的。经济改革的结果是什么?是要政治改革来配套的,可是由于政治上不放权,经济改革改不到底;由于政治上不放权,一些统治集团中的人就乘着经济改革来進行贪污,才造成了腐败的歧生歧长。因此伴随着满清王朝改革开放所获得的巨大成就的是腐败的加深和扩张。犹如两广总督自称是西太后一条忠实走狗的岑春轩,他就告诉西太后:新政推行之后,立宪预备之后,卖小官成了卖大官,小贪污成了大贪污,朝野上下无不指责新政和立宪都是假的。预备立宪之后清王朝的状况是更加腐败了。过去不敢干的腐败的情况,今天不但敢干,而且大干特干。这种状况跟今天中共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完全一样。根子在哪里?就在于改革开放虽对,但是由于目的不对,它不是为了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而進行改革开放的,它不是为了分权于民和分利于民去改革开放的。恰恰相反,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夺权于民,攫利于民,造成了新的不平等的出现,造成了新的腐败的泛滥。这才造成了虽然有所進步,可是進步的成就不如腐败的成就大,结果当然是一朝覆亡而矣。所以如果说,今天中国大陆的观众们看了《走向共和》以后,痛感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大清朝的洋务运动太相似了,结果太雷同了,那么我们应该肯定的说一句话,他们的命运就必然是一致的。
【林丹】这部电视连续剧被命名为《走向共和》,那它有没有什么一个特殊的意义呢?
【辛灏年】我觉得这部电视剧的名字起的特别好。为什么呢?第一这部片子表现的是中国人民要共和,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民就要开始要共和了。第二这部片子的题目表明了要共和并不是今天要今天就能要到,它还有个过程,因此它才会“走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就是走向共和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很多的情况,很多复杂的情况,很多艰难的状况,因此“走向”二字里面概括了一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了共和而走向共和的那样一个艰辛的道路,和艰难的历史進程。第三个这部片子非常深刻的表现了在共和革命爆发之前,要经过多次的革命,多次的艰难奋斗才有可能获得共和革命的初造成功,创建一个真正的共和国。在一个真正的共和国初造成功之后,不等于这个共和国就已经完全建成了,也就是说不等于说就已经完成共和了,确认和确立了共和制度。它甚至还要遭遇形形色色专制势力的反扑,这整个东西都可以归纳在《走向共和》这四个金光闪烁的大字之间。概括的,高屋建瓴地表现了中国一百年来,人民要求共和民主的艰难的全过程,虽然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共和还没有真正实现。
【林丹】看过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朋友会很自然的想起您的《谁是新中国》这部巨著,那有的朋友就会问,那您是不是也参与了《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策划呢?
【辛灏年】你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而且已经很多人问我这个话啦。那么之所以我最近遇到很多人给我提这个问题。那我只能说一句话,国内的历史反思二十多年,人民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晚清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我在《谁是新中国》里面所写到的晚清的改革开放;国内人民对孙中山先生发动中国共和革命的认识,和我在《谁是新中国》一本书里面所提到的孙中山先生发动共和革命的认识,是不谋而和,不约而同,是因为我们都开始走向历史的事实,所以我们讲出来的话,我写的书,他们表演出来人物和情节,就是那样的相似和相近。中国在觉醒,人民在觉醒。
【林丹】二零零三年四月下旬,江泽民就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致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甯,那么他在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在下次《透视中国》的节目中我们将告诉您答案,请您注意收看。
2004-12-06 1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