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小学一年级时,就知道了一个长胡子的老外,叫做马克思,据说他是我们“敬爱的、世界的伟人、革命家、导师”,他的画像和另外四个人一起,分别被放在一个有光芒的圆圈里,挂在教室黑板的上方。另外四个分别是恩格斯、列宁、史达林和毛泽东。马克思作为他们几个中一个最神圣的形象,被老师们种植到了“每一个祖国花朵的心灵里”。虽然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他们到底伟大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爱戴他们,不过,他们成功地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被爱戴”了很多年。
直到念完了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快毕业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本书,题目叫做《回到马克思》。书的内容没有什么印象,因为该书文字过于讳莫如深。在咬紧牙关念完了该书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除了感受到巨大的陌生辞汇的压力外,最明显的感觉是对作者的敬畏。这种敬畏来自于作者拥有任意揉搓和排列组合章句、但明显没有帮助读者理解其意图之意愿的强大的自信。而且,仍然弄不懂那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回到马克思,以及怎样回到马克思。
也许作者真的知道马克思是什么,所以才动用如此委婉曲折的方式,让人感觉他想告诉读者,他不同意中共当局话语控制语境下那种意识形态对马克思的描述。但又不想直说自己知道的真实的马克思而使自己谋得的饭碗弄丢,才刻意游走在学术理想和世俗投机之间。
不过,这个书的标题着实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发了愣:原来我们从前知道的不是真实的马克思,原来马克思有很多版本,原来不能思考其神圣性的马克思是有局限性的……
和许多在中国教育体系泡大的同龄人一样,这个发现对我虽然太迟,但毕竟是个重要的开端。它引发了我接下来的一连串探索。虽然上帝发笑的声音我听不到,但我相信,这次的思考,上帝一定会支持我。带着寻找真实的马克思的意愿,我查阅了国外许多描述马克思的版本。之所以找外国的文献,原因不言自明,因为在中国,马克思自然应该是伟大的。
这个检索如同一个奇妙的旅行。马克思的真实面目渐渐在我的印象中清晰起来:这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靠剥削资本家恩格斯为生;这个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人,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终生生活在饥饿、贫困和惶恐之中;有确凿证据显示,这个人告密自己的革命同志;这个人生前成功地令人相信自己和女仆生的私生女是亲密战友恩格斯干的;这个伟大的导师尽管有时看似才华横溢,但自私、虚伪、偏执、暴虐、阴暗、神经质,而且充满对人和生命的仇视,虽然很多心理学家看不懂这种对人的仇恨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动力。另外,这个所谓的政治经济学家对股票一窍不通。在民主国家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研究里,几乎所有社会学科都对马克思理论的论点、论据和结论都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社会主义国家却看似从未有人想起来考虑这些问题……
很显然,这些对“真实的马克思”的描述和考证,没有当境外阶级敌人的企图,很多是可以从公开网站和马克思本人的文献里轻易获得的资讯。
思想界近些年时髦“后现代”和“解构”,认为这是现代人获得认知的重要方法。也许,对真实马克思的探寻,本身可以充分地来诠释后现代中认识马克思的意义;通过解构,来瓦解虚幻的“伟大”马克思,让真实的马克思回到真实的现实当中来。
回到真实马克思的探索,对我而言是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它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窥视真实世界的蓝本。在这里,真和伪、大善与大恶对生命与智慧的启发表现出了不可估量的意义。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