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兩國在1962年,因邊界和領土問題,發生過武裝衝突。中共以後定調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國民眾包括本人一直都認為,中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徹底勝利。所有的宣傳都是印軍不堪一擊,想拿下新德里也不在話下,顯然中國寸土未失。直到上世紀末,民眾才慢慢從放開的媒體中,發現了這場武裝衝突後的真正結果。中共在宣稱勝利的同時,把9萬平方公里的,自然條件極好的藏南地區(相當於三個台灣),拱手讓給了印度,後者將其改名為阿魯納恰爾邦。如今,第三代第四代的印度移民已在那裡紮根超過了半個世紀。而國內民眾卻被蒙在鼓裡,做了幾十年的阿Q勝利夢。 軍旅作家金輝在其長篇散文《西藏墨脫的誘惑》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的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今年6月,突然中印兩國又在邊界中部,一個叫洞朗的地區(印度稱為多蘭高地),再次發生了武裝對峙。雙方的對峙從6月16日已經開始。中方使用推土機拆掉了印度之前設立的碉堡。印度這次狗急跳牆的起因是中國在中印錫金段的洞朗地區修一條公路。公里直接威脅着印度本土與東北部七省連接的戰略安全走廊---西里古里走廊。雖然消息不明朗,民眾一頭霧水,但畢竟已在互聯網時代,真相難以被完全操縱。洞朗地處錫金不丹交界處,北接中國。錫金是印度的一個內陸邦,曾長期是一個世襲君主國。1975年,錫金舉行了全民投票,廢除王國並且加入了印度。中國開始並不承認錫金被合併。20世紀70年代,錫金民族黨前後向中國政府外交機構發了149封求助電函,請求政治調停和武裝干預,表達了想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願望,但是由於無法知道的原因,中共沒有援助和接納錫金。直到2003年,中國承認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此後錫金王室的王位不被任何國家政府所承認。2005年以後,中國出版的地圖上已不再把錫金標示為“主權國家”。換句話說,洞朗武裝對峙是中印兩國的領土糾紛。那麼民眾為何從不知道,中國擁有洞朗地區這一片神聖領土?眾所周知,中印兩國有一個未定邊界。如果是一個簡單的邊界或跨界糾紛,不可能涉及大片領土(還能大過藏南?)。果真如此,就沒有理由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除非有人想利用這種衝突,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了解真相併不困難。搜尋谷歌或百度:“中印邊界地區”。仔細觀看最廣泛採用的中英地圖,結果一目了然。先來看中文版,當然是官方媒體歷來認可的,流傳最廣的地圖。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中方現在承認有中印間有東,中,西三處領土糾紛,如圖所示。東邊那塊最大,中方稱的藏南即是阿魯納恰爾邦。中部的領土糾紛位於尼泊爾的西部,有四塊,約2000平方公里。詭異的是這些中文地圖,不標明糾紛領土現在被誰占有,也沒有領土大小的具體位置。這些含糊不清的提示,很難看出什麼。而不丹的西部,與尼泊爾之間的一部分,即現在的洞朗地區肯本沒有領土糾紛的標誌。這個地區和印度大部分地區一樣,被畫為統一的淺藍色。注意所有中印有爭議的邊界線被畫為深紅色,而洞朗地區的錫金邦,不丹與中國西藏連接處,屬於沒有爭議的地區,竟然不是紅線。
中國地圖結論:中印交界的洞朗地區,沒有傳統的邊界和領土糾紛。 再看英文的國際地圖,中印領土和邊界的糾紛,一目了然。在洞朗地區的錫金邦與中國連接處,有邊界未定標誌,但也沒有黃色的領土爭端標示。看看中西部,那些小塊的黃色爭端領土標示,與中文的描述差不多。
國際地圖結論:中印交界的錫金洞朗地區,僅有邊界未定,但無領土的糾紛。因此,2017年的中印兩國領土糾紛,基本上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遊戲。
許多網友評論,這次武裝對峙是場政治遊戲,目的是轉嫁國內的壓力,企圖利用民族主義來為政治解套或脫身。聽起來,好像印度國內的問題多多,印度總理必須靠打中國來長臉。我沒有生活在印度,也無興趣了解印度的國內政情。糾紛的西部領土仍被中方管控,為何印度不去爭奪這塊33000平方公里戰略高地?它靠近新疆西藏交界處,是連接中亞和新德里的戰略要道。難道印度人全瘋了,進攻大陸要通過錫金北部,打通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山脈? 而中方的辯護者,也實在不必為洞朗地區解畫。它四面環山,屬於手腳展不開的地方。如果不敢提9萬平方公里,自然條件極好的藏南地區(相當於三個台灣的阿魯納恰爾邦),其心可誅。一定是假借愛國之名,又想賤賣國土。 可以預見,洞朗武裝對峙是場愚民的政治遊戲,處理不好,一樣會導致擦槍走火,美滋滋得意的當然是權力的盜竊者。
印度人如何看中方用領土換“戰略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