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力商學院微閱讀總第22期
我們正在見證的是怎樣的一場社會革命?我們正在迎向的是怎樣的一個未來?本期微閱讀向大家推薦的是一位新文化最敏銳的觀察者、美國未來學家克萊•舍基的新作《未來是濕的》。
推薦人:何強(開放力商學院創業盟友)
伊凡娜丟失了手機,拾到者不還。這件小事在網上迅速成為人人關心的熱點,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將眾多角色一一捲入進來。事情鬧大了。她的朋友最終通過網絡,徵召了一群志願者將其從盜竊者手中奪回。
類似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還有很多,這其實講的就是未來的組織方式。在克萊•舍基筆下,微軟軟件與開源運動在組織方式上的區別,象徵着舊組織與新組織(“沒有組織的組織”)的區別。
這其實也是軟件與濕件的區別。濕件(wetware)這個詞,由魯迪•盧克(Rudy Rucker)1988年在《濕件》中首次提出,後來成為新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術語。新經濟增長理論把知識分為“軟件”和“濕件”兩種類型。“軟件”也稱“思想”(ideas),是編碼化的、儲存在人腦之外(如書籍、磁盤、錄音錄像帶等)的知識;“濕件”也稱“技能”(skills)或“只可意會的知識”(tacit knowledge),是儲存於人腦之中、無法與擁有它的人分離的知識,包括能力、才幹、信念(convictions)等等。
我們可以把濕件理解為是處於生命狀態的東西,它和軟件可以保存於無生命的代碼狀態不同,和包括機器、設備在內的硬件更是不同。所以說,微軟在軟件的維度中存在,而開源運動在濕件的維度中存在。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前現代的組織,是按硬件的方式組織的;現代的組織,是按軟件的方式組織的;後現代的組織是按濕件的方式組織的。所以,未來是濕的。
濕是很具體的,但是說未來是濕的,就顯得很抽象了。說未來社會是濕的,當然不是指南極融化,海平面上升,把人類都弄濕了。前蘇聯故事片《辦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對白,比較接近本意:女上司嚴厲地質問男主角:“你說我乾巴巴的?”男主角嚇得搖手說:“不,正相反,你濕乎乎的。”
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乾巴巴的。用啟蒙運動的術語,這叫祛魅。工業化好比一台烘乾機,將社會關係中一切帶有人情味的東西烘乾,然後用原子式契約將個體聯繫起來。我們把烘乾的社會關係,或者把社會關係的干(猶如曬成的干),稱為組織。每個生命體,一旦脫離了組織,就會感到惶惶不可終日。活的東西,反而要將就死的東西。
未來在本質上是濕乎乎的。當人們把組織像衣服一樣脫掉時發現,人與人之間可以憑一種魅力,相互吸引,相互組合。就像克萊•舍基在本書中描述的 DIGG、MySpace、維基等各種情況一樣,人與人像日常生活那樣聯繫,憑感情、緣分、興趣快速聚散;而不是像機關、工廠那樣“天長地久”地靠正式制度強制待在一起。
這是人人時代,這是組織的日常生活化,或用克萊•舍基的話說叫“大規模的業餘化”。人人與人民的不同就在於,人人是一個一個具體的、感性的、當下的、多元化的人;他們之間的組織是一種基於話語的、臨時的、短期的、當下的組合,而不是一種長期契約。傳統時代的組織,是基於長期契約而存在的。這種締約方式所要節省的交易費用,在人人時代濕乎乎的潤滑關係中,是零摩擦或者可以忽略不計的;它所要集中來辦大事的資源,在“小的就是好的”臨時速配關係中顯得是一種浪費。
人人要靠社會性軟件聯結。按克萊•舍基的說法,社會性軟件是指支持成組通訊的軟件(Social software, software that supports group communications),它包括電子郵件、聊天室、博客、開放源代碼等等聚集人氣的地方,不如說,它是一個協同合作的工作空間(a collaborative workspace)。博客、Digg、MySpace、維基、搜索引擎……這些都不是問題所在。它們只是技術,關鍵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在雲計算中,人與人之間,恢復了部落社會才有的濕乎乎的關係——充滿人情、關注意義、回到現象、重視具體。中國人把社會關係上的濕,叫做仁,說的就是一小群一小群人聚一塊堆兒,在人情、意義、具體現象中體驗人生。
盧克把濕件稱為“所有的火花、口味和糾結,所有的刺激-反應模式——也就是頭腦的生物控制軟件……”他沒有把這個詞簡單地等同於頭腦,也沒有說它意味着公司中的人力資源。他用濕件代表在任何生物系統中都可以發現的數據,也許與那種可以在 ROM 芯片中發現的固件(firmware)類似。以盧克的眼光來看,一粒種子,一棵嫁接用的嫩枝,一個胚胎,或是一種生物病毒,統統可以稱作濕件。DNA,免疫系統,以及大腦的進化神經架構也是濕件。
盧克用充滿詩意的筆觸寫道:假定你認為一個有機物好比一個經由某種程序生成的電腦圖形,或者,想象一棵橡樹是一個內在於橡實的程序的產物。該遺傳程序存在於 DNA 分子之中。我們不把這個程序稱為軟件,而是叫它濕件,因為它存在於一個生物細胞之中,處處都是濕的。你的軟件是隱藏在遺傳密碼之後的抽象化的信息模式,然而你的濕件是細胞中的 DNA 。一個精子細胞是長着尾巴的濕件,但失去了卵子的濕件,它就沒有任何用處。當精子的濕件和卵子的濕件相遇,我們就有了生命。喬伊斯《芬尼根的守靈夜》中的主人公HCE以“everybody”為旗,代表他是亞當以來的一切男人。ACE 的妻子的名字簡寫叫做 ALP,與都柏林的主要河流同名。兩人也即人類最早的男女亞當和夏娃的化身,而奔流不息的河水也象徵着生命。Here Comes Everybody,所有的人都來吧。互聯網是一個充滿生命的空間。而這些生命,都不是乾巴巴的,而是濕乎乎的。
西方工業理性在帶來偉大進步的同時,正越來越多地把它的負面因素暴露出來。它把人性中的洪水制服了,卻又帶來了人性的沙漠。物極必反,所以,未來需要用濕來中和一下:讓未來多一點綠色,讓未來多一分潮濕。當今的互聯網提供了這種契機。
這本書,對於我們理解將至的人人時代和濕乎乎的未來社會,同時認識和把握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是十分有幫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