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城56—湘北烽烟--眼睛里面的鏖战
安芃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当代中国人,大概无人没有听过这首悲怆凄绝的《松花江上》。
九一八,九一八,日本人居然也对这个纪念日念念不忘。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在侵华战争中采取的许多重大行动也都选择9月18日这一天。第一次长沙会战湘北主战场的战事以及两年以后的第二次长沙会战都开始于9月18日。
1939年9月18日,日军向新墙河北岸的华军阵地发动进攻,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湘北战事开始。
在湘北战事开始之前,我还是不嫌麻烦地先对湘北的地形做个简单的介绍,以便我们对湘北作战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前面我曾把南浔线一带的地形比作一个放大了的“田”字,现在,我要把湘北的地形也比作一个字--一个放大了的“目”字,等我稍加解释之后,你就会对湘北战场的大致地形一“目”了然了。
湘北战场的地形可以看作一个巨大的目字,这个目字左边的那一竖,是湘江,此处的湘江已是下游,江面宽阔,涉渡不易。
目字右边那一竖,为幕阜山,九岭山和罗霄山,不适合大部队运动。
日军进攻长沙,完全没必要向西涉险横渡湘江,也不会让部队进入东面的山区挨冷枪自找苦吃。所以,湘北战事主要在西面的湘江和东面的山区--也就是目字的两竖--之间进行。
位于两竖之间的,是湘北的丘陵河谷地带。
目字的最顶上那一横,为新墙河,也就是那条在长沙文夕大火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新墙河,现在,它又要在湘北战事中再次登场了。新墙河是华军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坚韧的一道防线,我把它称为一横防线。
目字的第二横为汨罗江,也就是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入的汨罗江,这是华军的第二道防线,我把它称为二横防线。
目字的第三横为捞刀河与浏阳河,这是华军的第三道防线,也可以称为三横防线。
目字的第四横就是长沙了,这是日军攻击的目标,也是华军不能让日军跨越的底线。
整个湘北战事基本就在这个目字里面进行。目者,眼睛也,所以我把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的湘北战事称为眼睛里的鏖战。
一“目”了然,眼睛里的鏖战
参加湘北战事的日军,以稻叶四郎的第6师团为主体,辅之以第3师团的上村干男第5旅团主力(称为上村支队)和第13师团的奈良晃第26旅团主力(称为奈良支队,也就是会战后期与第33师团在献钟会合的奈良支队)。
开战以前,冈村按惯例又一次走访了这几支参战部队,看到麾下骄横不可一世的日军官兵,冈村司令官充满信心。尽管这次参加湘北战事的日军部队不到两个师团,但却都是久经战阵的常设师团主力,再加上帝国强大的海空军的协助,冈村司令官有理由相信,湘北战事,将与半年前的南昌会战一样,是又一次没有悬念的战事,在他指挥下的英勇的大日本皇军将所向披靡,风卷残云一样横扫当面所以敢当其锋的中国军队,直捣长沙城。
然而这一次,冈村司令官会发现,有许多事情他没有料到。
首先,日军首轮进攻遭遇的当面这支华军部队的实力之强悍,就大出冈村的预料。
在新墙河北岸首先与日军碰面的,是华军第九战区的主力军团--第十五集团军,其司令官由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亲自兼任,负责集团军具体指挥的集团军代司令官不是别人,而是国军中少有的不败骁将。
他的名字叫--关麟征。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