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韩大战始末(七) “天才”读什么书?
安芃
2012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八,除夕的前一天。
看起来方舟子自己真的没打算好好过年,也打定主意不让韩寒好好过年,这一天的上午10时14分,方舟子在新浪博客发布了方韩大战的第四篇博文《“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打响了方韩大战新的战役。
方舟子的这种牺牲自己和韩寒两个人不过年以娱乐亿万大众的献身精神,的确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方舟子博文《“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
如果这之前的方韩大战还是双方互有攻守,那么现在完全是方舟子单方面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在经过前面几轮火力侦察之后,方舟子发现韩寒的代笔防线从正面强攻不容易得手,如果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坦诚自己为韩寒代笔,那么实在很难找到直接有效的代笔证据。
经过仔细的研究和认真的思考,方舟子发现了韩寒的罩门--韩寒防线最薄弱的环节--那就是“天才韩寒”假说。
“天才韩寒”假说是“韩寒神话”的基石之一,也是人们相信一个十六七岁的小毛孩能写出《杯中窥人》和《三重门》的重要依据。如果能推翻“天才韩寒”假说,就能消除韩寒头上“天才少年作家”的光环,同时也就能开启对韩寒以前文章书籍的全面质疑。随着全面质疑的展开,随着质疑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会由量变产生质变,即使最后不能直接证明韩寒有代笔,至少也能完全将韩寒拉下神坛。
于是,方舟子改变了进攻路数,巧妙地将质疑的重点从“真假作者”改成了“真假天才”,因为证明韩寒并非天才比直接证明韩寒并非真作者要容易得多。
事实证明,此后方韩大战的整个过程,正是按照方舟子设计的这个路数一步一步往前走着。饶有兴味的是,在方舟子一轮接一轮的进攻当中,韩寒自己为方舟子提供的弹药比其他任何人都多。
方舟子博文《“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就是射向“天才韩寒”假说的第一枪。
方舟子的博文是论证文章,我不想全文照抄,还是象以前那样用我自己的方式为其做个基本的归纳和阐释吧。
在这篇考察韩寒文史水平的博文当中,方舟子实际上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韩寒到底读不读书?
之所以提出这么个问题,是因为在代笔纷争以前,韩寒留给别人的印象是:他从来不读书,18岁以前没人知道,至少是18岁以后从来不读书。
因为大家都知道韩寒不读书,这才有麦田在韩寒代笔纷争启动博文《人造韩寒》中发出的那个最重要的疑问:“与鲁迅、李敖等读书人不同,一个从不读书的年轻人却以文立身,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
方舟子在博文中还提到,广州媒体人,和韩寒有私人交往的周筱赟也在微博上说:“韩寒从不看书,却能说出鲁迅胡适一样的话,韩寒就是天才。”
对此,方舟子讽刺说:“鲁迅胡适看了无数的书才能说出那样的话,而韩寒从不看书却能说出鲁迅胡适一样的话,比鲁迅胡适牛多了,说他是当代鲁迅那是贬低他了,岂止是天才,就是神嘛。”
如果你不读书,只是说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那或许还说得过去,说明你思维比较活跃。但如果你不读书,却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前人和其他人书中的原话,那就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
所以,当麦田质疑韩寒不读书却可以在《杯中窥人》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并写出拉丁文单词时,韩寒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了,于是在回应博文《正常文章一篇》中声称他是读书的,而且曾经病态地彻夜用功读书。
好,韩寒承认自己读书就好,有进步,总算承认了自己不是神。
十多年了,无数少不更事的中学生被“韩寒神话”误导,相信不读书也可以以文立身,相信不经过艰苦努力也可以功成名就。现在,大家都赶紧回教室读书去吧,你们都看见了,人家韩寒也读书,而且据说还读得挺辛苦。都好好读书吧,记住了,天上决不会往下掉馅饼的。
好了,既然韩寒承认他自己也读书,那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问题:韩寒读什么书?
这个问题,韩寒自己在博文《正常文章一篇》里做了回答:“我从小喜欢阅读,小学的时候我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五百本课外书。当然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我几乎每两个晚上都要看掉一本书。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的读各种书,这点我的同桌和老师都可以证明,到了高中更加病态,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
韩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他高中时读过的简单的书目,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问题:韩寒什么时间读书?
这个问题是方舟子这篇博文提出的重要疑点。
前面韩寒给我们列出了其高中时读书的书目,其中有《二十四史》和《管锥编》等等,而韩寒阅读这些书籍的时间只有一年,因为韩寒高中只读了一年就因为全部七门功课不及格被迫退学了。
我们都知道,《二十四史》并非一本书,而是24部历朝所谓正史的统称,共计3300卷,4700万字,而且还都是文言文。方舟子自己以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名的文言文功底,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才陆陆续续把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点校本翻了一遍(而且主要翻的是人物传记部分),才敢声称读过二十四史。而韩寒以语文期末考试只考了40多分的文言文功底,用一年的时间来阅读《二十四史》,平均一天要读9卷13万字,而且是没有白话文注释的文言文,而且他还要上课,做作业,还要读其它的书(象《管锥编》啥的),据说还要写作,这怎么可能呢?这一点连福建省语文高考状元方舟子都自承做不到,才智远逊方舟子,语文期末考试才考了40多分的韩寒就更加做不到了。
《二十四史》
也许有韩粉要说了,为什么方舟子做不到韩寒就一定做不到呢?兴许韩寒就是个天才呢?
那我就更加不明白了,为什么福建省语文高考状元方舟子尚不是天才,而语文期末考试才考了40多分的韩寒就偏偏是个天才呢?这就不光是没道理,而且简直是没天理。
还是别再跟我提天才了吧。所谓天才,其实只不过是具有一定智商的某个人在某个特定的领域里倾注了比其他人多得多的精力和心血,因此他在这个领域里获得了别人所不具备的知识,鉴赏力和判断力而已,于是在别人眼里,他就成了这个领域的所谓天才。天才,都只是就某个领域而言,所以天才一般偏科,一定会有某一个科目特别突出。象韩寒这样七门功课全不及格的“天才”当真是举世仅有。
再者说了,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天才呢?套用韩寒自己的那句经典名言:都是人生父母养,谁也别装逼!
至于韩寒说到彻夜阅读《管锥编》,那就更不靠谱了。就算你中文系博士毕业,你也不见得就能读懂《管锥编》,更别说一个连语文都考不及格的高中生了。您要不信,下面是《管锥编》第一页,您来读读看。
《管锥编》第一页
韩少敢不敢当众试试?选取一天当中你最清醒的时候,正襟危坐读《管锥编》,也不要求你读太长时间,就一个小时吧,看看你能读懂多少。居然还彻夜阅读《管锥编》?你当是《鹿鼎记》呀?能YY出如此不靠谱的情节,说明韩寒脑子中压根就没有概念《管锥编》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
那边又有韩粉说了,人家韩寒只是说阅读《二十四史》,《管锥编》,又没说读完《二十四史》,读懂《管锥编》。
这句话听起来还挺在理,但韩少你既然没有读完《二十四史》,那你也应该说清楚你究竟是读了《史记》,《汉书》还是《后汉书》,《三国志》。既然你没读懂《管锥编》,那你还好意思写出来?《管锥编》这样的书,没读懂跟没有读过有区别吗?
其实,韩寒在博文中很笼统地说彻夜阅读《二十四史》,《管锥编》,很明显是想让人们误认为他是读完了《二十四史》,读懂了《管锥编》的,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他有深厚的文史功底,才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否则,他的文史功底从哪里来?
所以韩少啊韩少, 你博文中究竟有几句实在话?你让我们拿什么来相信你呢?别再忽悠了,说话就要把话说清楚。
博文最后,方舟子向韩寒讨教了一点文史知识,很简单的—韩寒的处女作《三重门》的书名是个神马意思?
方舟子的这个讨教其实是又一个“三重疑”。
第一重疑:关于《三重门》的书名,前面麦田已经有过爆料了:《三重门》刚出版不久,在一次央视访谈中,主持人问到了这个问题,韩寒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忘了”。后来,韩寒声称他当时不回答是不想搭理那一帮笨蛋(央视的主持看过来)。
第二重疑:韩寒后来对《三重门》的书名作了解释:他说《三重门》的名字取自《礼记》的“王天下有三重焉”,而且“三重”这两个字往前其实应该“追究”到《周礼》。“然而,《周礼》只有一个地方有‘三重’这两个字:‘凡丧,王则张帟三重,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此处三重的意思是三层,而《礼记》‘王天下有三重焉’的‘三重’的意思是三个重要的东西,这两个地方的‘重’不仅意思不一样,连读音也不一样,韩寒怎么能够把它们‘追究’在一起呢?”
第三重疑:既然《三重门》的书名取自“王天下有三重焉”,那么“重”乃“重要”的意思,就应该读作“众”,《三重门》应该读《三众门》,可是韩寒接受采访时自己却把《三重门》读做《三虫门》,难道他要把“重要”读成“虫要”吗?这可是他自己取的书名啊。
归结起来说,要么,韩寒自己稀里糊涂地取了这个书名而自己根本没闹明白是什么意思;要么,这个书名根本就是他父亲给他取得。
经过这么几个问题,韩寒头上的“天才”光环不说完全消失,多多少少会暗淡些了吧。
这些,还只是方舟子的第一轮攻势,后面还会有一轮接一轮的攻势滚滚而来。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