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钉子城 大结局 同盟国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安芃
当第三次长沙会战硝烟未散,中国国内新闻机构就开始躁动热闹起来,争相刊文评论宣扬长沙大捷。
1942年1月6日,日军刚刚撤离长沙,战役还没有结束,金华的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机关报《东南日报》就发出号召要以长沙会战的勇敢精神战胜凶捍的敌人:“我们将来的艰苦,固然还是方兴未艾,但我们倘能以‘战长沙’的勇敢精神去从事每一场大战,则我们最后胜利必能提早到来。”
1月7日,桂林《力报》发表社论指出:“敌人实在没有什么了不得,只要我们的部队布置得当,以及我们的战术运用得法,加上我们旺盛的战斗意志,就可以在理想的地区内,注定敌人的命运—使得敌人遭遇到我们预期的失败。”
重庆老牌的《大公报》分别于 1月7日和8日,先后发表社评《长沙之捷与太平洋战局》、《再论长沙大捷》,深刻分折了“这次长沙挫敌的意义”。
1 月8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头版刊登专文《长沙大战与太平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长沙大胜对亚洲战区的重大影响,指出:唯有中国军队攻击日寇最为英勇。
1月11日,长沙大捷已成定局,共产党的《新华日报》发表社评,以很长的篇幅详细论述长沙大捷的国际意义:
“敌人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同时进攻湘北,这在政治上是想表示它既可在海上进攻英美,也可以在陆地同时进攻中国,以炫耀其兵方之盛,以打击我ABCD(即美英中荷四国)联合。在军事上,是想消灭我国有生力量,牵制我军配合友邦作战。在经济上(同时是在军事上)想打通粤汉路,以便掠夺中国占领区物资,供彼太平洋上之消耗。可是,敌人这种如意算盘,是被推翻了。我三湘健儿,我神鹰队伍,在此次长沙保卫战中,誓死保卫家乡,有效击退敌人。这表明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上,有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抗日生力军,有决心、有实力,不让敌人在太平洋上得逞的时候,同时进攻中国。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剌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上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同时,并与今日反法西战争欧洲战场上,有着伟大的苏联军民的主力军胜利地打击希特勒匪军,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遥相呼应。所以此次长沙之捷,是有着国际意义的。”
1月31日山西《阵中日报》社论,反映了全国上下都因长沙大捷受到极大的鼓舞。
《阵中日报》评论说:“此次长沙会战,可使全国将士心理上为之一变。因为过去一般人都有这样的错误心理,都是说敌人的箭头画向谁,谁就倒霉,如像是敌人只要以主力出攻,谁都挡不住的。此次可以证明你只要有卓越之指导、必死的决心,一样地也是攻不动的。”
1月25日,华军第九战区在长沙召开了盛大的庆祝会,会上,国民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代表军事委员会对长沙大捷的有功将士进行了表彰: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获得国民政府最高勋章--青天白日勋章。
几个月后,薛岳将军又获得美利坚合众国罗斯福总统遥授的独立勋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使薛岳获得到了中国将军能够获得的最辉煌的荣誉。
国军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
第10军军长李玉堂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此前撤职查办的处分早已被人们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久,李玉堂将军被任命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
第10军的预10师师长方先觉、第3师师长周庆祥、第190师师长朱岳三位师长均获四等宝鼎勋章。
国军四等宝鼎勋章
预10师、第3师,第190师获授民族荣誉旗。
预10师师长方先觉升任第10军代军长,预10师副师长孙明瑾升任师长,该师第30团团长葛先才升任副师长。
与前两次长沙会战不同的是,面对中国铺天盖地热闹非凡的胜利大庆祝,日本的舆论这次则非常低调,对此次会战基本没有评论。许多年后,日本防卫厅在编写的战史中关于第三次长沙作战也不得不承认:“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得以恢复。”
日本人不愿提及第三次长沙会战,也许是因为当时他们在其它地方有更加拿得出手的战果:香港,菲律宾,太平洋,日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英美军队节节败退,狼狈不堪。
正因为如此,同盟国家才把眼光集中到长沙—这里有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以后对日战争的第一次大捷--足以让所有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长沙大捷。
第三次长沙会战以后,为了见证长沙大捷,美、英、苏等国驻重庆使馆武官和美国《纽约时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英国《泰晤士报》、苏联《塔斯社》派记者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参观视察团抵达长沙,对这次会战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报道,使长沙成为这些天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中心。
薛岳将军与外国记者
英国伦敦《每日电讯报》这样评价:“值此远东阴霾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赞扬道:“华军之胜利,即为同盟国之胜利,并使民主集团认识此次之胜利,为最合时机,且确信全球抵抗侵略之战争,为一不可分性之整个战争,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之胜利。”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记者福尔门如是说:
“这一次长沙大战,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事爆发以来日军第一次遭遇的大败仗。不,不仅是大败,还是惨败。这种说法并不是根据官方的报告,我是从亲眼所见的事实推断出来的。中国第三度的长沙大捷证明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中国军队的配备若能与日军相等,他们即可很轻易地击败日军。”
美、英等国政府及军政要人纷纷发来了祝捷的电报。
美国总统罗斯福获悉长沙大捷后,致电中国统帅蒋伟人:
“中国军队对于残忍侵略者的抵抗,唤起了美国人民和一切其他爱好自由的人民最高的赞扬。中国武装和非武装的人民在反抗装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其他联合国家的战斗人员与人民全都受到了激励。”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电贺蒋介石:“对于阁下之部队在长沙周围策动抵抗日军时,其精神与有效之动态,表示庆贺。”
英国掌玺大臣阿特里在下院发表演说:“长沙一役的胜利,为中国军队未来胜利之先兆。”
美军西南太平洋总司令魏菲罗上将贺电:“贵国军队于长沙所获辉煌之战果,诚为年首之祥征,谨致庆贺,鄙人确信吾等通力合作,将足证日本侵略之终败,与吾等共同目标之胜利也。”
美国海军部部长兴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说:“数周以来,贵国在长沙之伟大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亦且为所有同盟国家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之胜利。”
英美等国在被日军打得落花流水之后,才真正意识到中国军队以落后的装备,在几乎无制空权的情况下,单独对抗凶悍的日本军队长达四年之久,不但没有屈服,居然还取得第三次长沙大捷,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向来自大而又傲慢,看不起中国军队的英国人在长沙会战之后转变了对中国军队的看法。1942年1月21日,也就是长沙大捷之后第5天,英国首相丘吉尔致电驻印度的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奉劝他不要拒绝中国军队援助防守缅甸和滇缅公路,这就有了后来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进入缅甸,以伤亡接近20万人的代价,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东南亚主战场的作战,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悲壮的一笔。
为了将更多的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在长沙大捷后的第22天,美国政府以最快速度,通过法案拨给中国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英国政府也立刻决定给中国5千万英镑贷款,作为法币的平准基金。中国孤苦无助的抗日战争坚持了四年多后,总算真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抗战之前,国民政府1936年的全年收入,只有12.51亿元,折算约合4.17亿美元。
可想而知,这笔巨额资金对改变中国艰难的处境,是何等的及时重要。
另外,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后不久,美、英政府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与中国历届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上海、厦门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领事裁判、使馆区域界驻兵、军舰行驶、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等特权。
在美英两国的促动下,其他国家都与之仿效。此后,国民政府陆续与有关国家签订了新约。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终于被废除。
当然,我们不能将中国获得巨额资金援助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部归功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因为这与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反西斯战争作岀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是紧密相连的。但是,长沙会战确实赢在了关键时刻,正如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评论的那样:此次之胜利,为最合时机。
所以,第三次长沙会战对中国,对世界的重大历史意义,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
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日军两年之内没敢再对长沙轻举妄动。
长沙,经历了文夕大火,三次大战的长沙,断壁颓垣,满目疮痍,却依然坚韧,依然是中国抗战中的一面旗帜,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盏耀眼的明灯。
长沙--不朽的抗战钉子城!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