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钉子城
99 日军喧宾夺主的策应战
安芃
第三次长沙会战即将开始。
对于此次会战,薛岳充满信心,他深信此次日军绝对无法攻陷长沙,国军必将大胜。所以他不顾部下反对,下令将战区司令部设置在长沙附近的岳麓山,并且向下属保证无论战局如何恶化,司令部绝不后退半步,以此鼓舞士气。
华军的炮兵部队就部署在岳麓山,日军反击的炮火也有可能落在岳麓山,薛岳将司令部设在岳麓山,危险系数还是很高的。
薛岳以上将之尊,将战区司令部设置得如此靠前,这在国军当中还没有先例。
薛岳这次称得上是背水一战了。
日军第11军这次由湘北南攻的部队为丰岛房太郎第3师团,神田正种第6师团 和青木成一第40师团三个师团共七万多人,由第3师团担任主攻。
第11军原定于12月22日发起攻击,第6师团和第40师团分别于20日和21日在指定地点集结完毕。但由于国军敌后游击队破坏了道路,担任主攻任务的第3师团到12月24日还没能全部集结完毕。
到12月24日,阿南惟畿实在不能再等了,再等的话,连黄花菜都凉了。
日军第23军于12月8日开始进攻香港,战至12月24日,驻港英军败局已定,日军攻陷香港也就是一两天之内的事。第11军的这次长沙作战,名义上只是香港战事的牵制作战,如果再等一两天,香港战事结束,第11军牵制作战的名义不再存在,到时连打都没得打了。
所以,阿南惟畿不能再等第3师团。12月24日晚,也就是香港战事结束前的最后时刻,阿南惟畿向第6师团和第40师团下达了立即开始进攻的命令。
为了捞到一次出风头的机会,阿南惟畿也是蛮拚的。
阿南惟畿在香港战事的最后关头匆匆忙忙地开始第三次长沙会战,也说明了他发动这次会战实质上并非为了策应香港战事,而是为了第11军跟第23军抢风头。
实际上,香港战事于12月25日结束,一天以后,阿南惟畿的所谓策应战就变成了独立的以进攻长沙为目标的主要战事。
1941年12月24日晚,第6师团和第40师团出动6个步兵联队发动了对新墙河防线的全面进攻,
此时,防守新墙河南岸阵地的只有杨森第二十七集团军的第20军一个军。
还象前两次长沙会战一样,薛岳并不准备在新墙河一线与日军死磕,第20军的任务就是阻敌,尽可能地耗损敌人的力量,疲劳敌人,顿挫敌人进攻的势头,延缓日军南下的步伐,争取能在新墙河一线阻敌三天左右。
第20军属于川军,军长杨汉域,四川广安人,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一直在川军中任职,于1938年担任第20军军长。该军只有第133师(师长夏炯),第134师(师长杨干才)两个师的编制,而在新墙河北岸集结的日军有三个师团。以两个师的兵力要完成阻击装备优良的三个日军师团三天左右,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完成阻敌任务,第20军在新墙河南岸布置的防御阵地是据点工事与野战工事相结合。据点工事是骨干,野战工事是据点工事的纵深配备。
说得通俗一些,据点工事是点,野战工事是线,以点带线,那是什么东西?
说白了,那就是前面薛岳的“天炉战法”中表述的网状结构阵地。
在使用兵力时,各据点大致以连或排为单位,尽力抵抗;以一部分兵力占领野战工事,利用阵地纵深逐步抵抗,将主力放在最后一线阵地,机动使用。
作战时,敌人若向据点工事里的守军攻击,野战工事里的守军应立即进行火力支援,或适时派部队反击;若敌人向野战工事里的守军攻击,据点里的守军应即以火力掩护,或者离开据点向敌反击。
各部主力应乘敌混乱之际,不失时机地对敌反击,消耗敌人。
经过逐步抵抗,到最后一线预备阵地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后,再向侧面阵地转移,向敌侧击,尾击。
实践证明,第20军的这种网状结构阵地比较符合战场实际,有效地延缓了日军南下的步伐。
24日晚,天降大雨,不久又转为湘北地区少见的大雪,雨雪一方面掩护了日军行动,另一方面也给日军的渡河和推进增加了困难。
第40师团在新墙河中游潼溪街以东附近徒涉,从西向东依次是第236联队,第235联队,第234联队,该部对面是第20军杨干才的第134师。
第6师团在粤汉路铁桥向东至新墙镇徒涉,从西向东依次是45联队,第13联队,第23联队。两翼的两个联队在24日傍晚就在炮火掩护下徒涉投入战斗,第13联队则在25日拂晓投入战斗。在该部对面的,是第20军夏炯的第133师 。
因为第20军并不打算在新墙河沿线与日军硬拼,而是在新墙河与汨罗江之间地带设置了网状防御阵地,所以新墙河沿岸并没有布置重兵。
日军当晚就突破了新墙河防线,进入了第20军的第二线网状阵地。
华军夏炯第133师在整个师正面只布置了徐昭鉴第398团第2营的三个连和399团的一个连据守各据点各自为战。
第398团第2营营长,就是后来名扬世界的“断头将军”王超奎少校。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