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柴静的两个视频
先说《穹顶之下》。
柴静的《穹顶之下》一出来,就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扬,同时也遭到不少的批评。这是个自由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所以支持和批评都是正常的,用不着大惊小怪。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和谐的地方,比如有些支持者不能容忍任何批评的声音,任何对《穹顶之下》的批评指正都会遭到恶意谩骂,这就有些过分了。
有些批评者对柴静的恶意谩骂也相当过分,柴静作为公民当然有她表达的权利。有些批评者会去追究柴静拍此片的动机,这就属于诛心之论,类似于文革时期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也有些过分了。
《穹顶之下》我认真地看过一遍,我个人对柴静的努力表示赞赏。我觉得此片最可贵的地方有三点。
第一是引起了中国人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增强了国人的环保意识。以前国人知道有环境污染,但对环境污染的后果不太清楚,所以对环保问题也有些漫不经心。看了《穹顶之下》,才知道环境污染原来这么可怕,大家都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同呼吸,共命运,的确是都应该来关心这个问题。
第二是告诉大家参与环保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以前大家也痛恨环境污染,但是不知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如何抵制环境污染。看了《穹顶之下》才知道,保护环境有时候只是一个电话的事。抵制环境污染是不是真的如此简单,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们知道我们或多或少地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为保护环境作点什么。
第三是很明确地指出了某些政府部门在环保方面的不作为,给这些部门施加了一些压力,也让老百姓对这些部门可以有更恰当更具体的评估与督促。尤其是《穹顶之下》于两会之前出台,也许可以通过两会施压让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至于《穹顶之下》提到的一些专业数据和一些环保的专业术语我不是很懂,没法评论。但在我个人能够认知的范围内,感觉柴静为环保开出的某些药方的确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她在片中隐约提到要放开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这大概就是个馊主意。该片中已经用很大的篇幅说到了中国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乱象,如果再完全放开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那就会没有最乱,只有更乱。
石油天然气是关乎国家命脉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实在经不起胡乱折腾。政府也许可以扶持三到五家相关企业以打破垄断,但要完全放开,以中国目前的企业管理水平,肯定不行,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总之,对柴静的《穹顶之下》,我个人持有保留的支持态度。
下面再说说也是最近才在网上流行的一段五年前柴静和丁仲礼院士谈哥本哈根协议的视频(http://washeng.net/HuaShan/BBS/shishi/gbcurrent/221315.shtml)。
这段视频我完全看懂了,我不能不说,在这段视频中,柴静的表现实在很让人失望。
丁院士在这个视频中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了,所谓哥本哈根关于碳排放量的会议,实际上就是个分蛋糕的会议。允许的8000亿吨碳排放量是个常数,是固定的,如果西方发达国家自己给自己规定了一个固定的碳排放量常数,那么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只能共享剩余下来的碳排放量,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数比发达国家多得多,还要加上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那等于发达国家享有的人均碳排放量将比发展中国家多好几倍。
所以丁院士代表中国的主张,认为碳排放量应该以人均为单位,而柴静则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观点,认为碳排放量可以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见以国为单位。面对柴静的诘问,丁院士不得不有些愤懑地反问:“中国人是不是人?”
设想,如果让西方发达国家定下了他们自己国家的碳排放量常数,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只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享剩余下来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只能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
够不够?肯定不够,不够怎么办呢?
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每年花几万亿十几万亿甚至几十万亿向那些碳排放量有剩余的国家购买。但这个碳排放量是个极为稀缺的商品,人家还不一定会卖给你,你就是花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如果买不到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另外一个办法,为了减低碳排放量,中国所有的私家车摩托车都不许出门了,所有人(当然领导干部除外)都骑自行车挤公交上下班,乘公交车出门旅行吧,除此以外,别无它法,谁让我们能够享有的人均碳排放量比人家低好几倍呢?
这个碳排放量协议很显然严重关系到国家利益,很清楚很简单的道理,可柴静却还纠缠不清地指责丁院士在会议上争论的语气太激烈,作为科学家不该关心其背后的政治问题。
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道是应该怀疑柴静的智商呢,还是应该怀疑她的立场。
或者她不知道或者她忘记了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