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异见作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先生于2017年7月13日在中国沈阳去世,终年61岁。因长期遭受关押和折磨,刘晓波患上肝癌。据狱友和其夫人透露,当局故意长期提供引起癌症的霉变食物,并早于2010年以前已经知道他患有肝病, 但未能提供及时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至临终期前不到20天,官方才宣布他的病情。据郭文贵近期爆料透露,官方早已有计划,从肉体上消灭刘晓波。 刘晓波去世的噩耗传出,全球震动。在信息严密封锁的中国大陆,无数网民用诗词,哀歌,图画等方式,表达他们的哀思。许多人不提刘晓波的名字,用尽各种方法,巧妙地宣传英雄的一生。一篇早期关于诺贝尔和平奖的文章,也迅速在网上和微信疯传。但已经在国内互联网上被立即删除,现抢救转载原文如下(作者不详): ──原载《开放》杂志2005年
卡尔·冯·奥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德国人(1889-1938),是一位魏玛和纳粹时期德国的记者、作家、杰出的政治记者和政论家,著名的反法西斯的和平战士。 他于1933年被纳粹德国囚禁于集中营,193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当诺贝尔委员会于1936年11月来到埃姆斯兰,给这位声名显赫的罪犯颁发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纳粹当局迫于国际压力将奥西茨基释放。但是,那时候的奥西茨基已经是个重病缠身的垂死之人。两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还在埃姆斯兰的时候他就被这个病击垮了,在柏林的一家医院去逝。 奥西茨基,是世界第一个在监狱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但纳粹还容许他在家里举办诺贝尔获奖仪式。 如果要在上个世纪一百年间诺贝尔和平奖的颁选中,挑选出一个最重要的颁奖,那么,1936年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给德国记者奥西茨基 ( Carl von Ossietzky)的颁奖,毫无疑问应该作为首选。为什么这次颁奖应视为和平奖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呢?这不仅仅由于它在当时引起的巨大反响和争议,也由于自那次颁奖之后,诺贝尔和平奖染上了浓厚的保护人权色彩。 曾为奥西茨基获奖而奔走呼号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这次颁奖发表评论说:“这就是诺贝尔和平奖的不朽价值--将这荣誉的标志授予一位普普通通的殉道者。” 卡尔· 冯· 奥西茨基是德国杰出的政治记者和政论家,著名的反法西斯和平战士,他于一八八七年十月二日出生于汉堡,父亲是一个公务员。在父亲死后,他的母亲嫁给古斯塔夫· 瓦尔特,这位社会民主党人的继父,影响了奥西茨基后来政治思想的定型。 奥西茨基的求学道路不很平坦。17岁的时候他就离开学校,到他的家乡做行政公务员。不久,他就转向新闻事业,并在这个专业中获得发展。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自由人》周刊上,这是当时“民主联盟”的机关报。 1913年7月,奥西茨基的一篇批判性的文章,被普鲁士战争机构指控侮辱了公共利益,支持军队的爱尔福特法院开庭审问,新婚不久的奥西茨基不得不出庭应诉。当时,他年轻的英国太太偷偷地筹备款项,帮他付清了罚款。 虽然奥西茨基的身体状况很差,但他仍然于1916年6月被德国当局强制招去服兵役,他所属的部队是巴伐利亚先遣兵团。一战结束后,历经战火的奥西茨基已经认定,做一个和平主义者和做民主主义者同样重要。当他回到汉堡便活跃于社会,到处发表演说,以他的和平主义理论,去影响德国人民和社会舆论,他因此成为德国和平社的地区负责人。这之后他创办了一个叫《路标》的刊物,但很快就因为缺乏财政资助而失败了。 奥西茨基随后接受了柏林德国和平社总部的秘书职务。在那里,他创办的月刊“信息活页资料”,从1920年1月开始出版,奥西茨基定期为之撰稿。由于奥西茨基是一个有着强烈激情和急躁脾气的人,不久他就厌倦了德国和平社的办公室工作,接受了“柏林人民报”的国外事务编辑的职务,这个报纸的编辑立场是无党派、民主和反战的。 在1923年至1924年之间,奥西茨基和政治曾有过短暂的调情。当时,柏林人民报的全体职员都卷入创建一个新的政党的活动中,这个叫做“共和党”的政党不久就在1924年5月的选举中失败。奥西茨基参加了一个政治周报,他为周刊撰写的稿件。这时,他对自己政治上的努力和群众的智慧产生了怀疑,表现出幻灭的情绪。 因揭露德国重整军备而入狱 1926年,齐格弗里德· 加可松创办了《世界舞台》杂志,邀请奥西茨基取担任编辑职务。此时,加可松已经开始揭露和宣传德国秘密重整军备的情况。9月,加可松意想不到地去世了,他的遗孀任命奥西茨基担任主编。1927年3月,《世界舞台》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德国国防军容许一些机构鼓吹军备。奥西茨基作为责任主编,被以诽谤罪名受审,被判入狱一个月。 不顾当局的威胁,1929年3月,奥西茨基又发表了瓦尔特尔写的一篇文章,指责德国违反凡尔赛条约、秘密重整军备,这实际上是奥西茨基整个反战活动的一部分。1929年8月,奥西茨基被以“出卖军事秘密”的罪名起诉,经过审讯,在1931年被判有罪。在监狱里服刑八个月后,他于1932年圣诞节时被大赦出狱。 1933年初,奥西茨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和平主义者,他面临的政治形势非常凶险,但是他拒绝逃离自己的国家。他说:“一个人对着山谷呐喊,声音会穿过边界。” 果然,在“国会纵火案”发生之后,1933年2月28日的早晨,奥西茨基就在自己家里被秘密警察逮捕,当即被送到柏林监狱,然后转送到几个集中营。根据奥西茨基的狱友报告,他在这些集中营里遭到虐待,尽管他的心脏病经常发作,但还是被强迫从事繁重的苦力劳动。 提名风起云涌激怒希特勒 奥西茨基的抗争,在当时不仅仅被视为保卫和平的抗争,同时也是一场反对国家主义的抗争。1934年,奥西茨基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当时,法国巴黎聚集着许多德国流亡者,其中有一个奥西茨基的老同事,他率先发起为奥西茨基提名的运动,获得许多人的响应。
对于反抗纳粹的德国流亡者,这是他们最后一场战斗。由“德国人权联盟”联合志愿者,在巴黎开展了一个写信运动,找一些组织和世界著名人物给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提名。在著名人物里面,就有刚离开欧洲的爱因斯坦,德国柏林大学的学生正在焚烧他的相对论,他在美国为奥西茨基获奖而奔走。 1971年和平奖得主、前德国总理勃兰特当时也流亡挪威,年轻的他为奥西茨基的获奖做了大量工作。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尔· 曼和他的兄弟海因里希尔· 曼,也都参加了为争取奥西茨基获和平奖的运动。
德国前总理勃兰特 为了推动给奥西茨基提名,瑞典等北欧国家团结一心。几乎所有的党派、议会议员、和平运动组织、报刊媒体和妇女协会都竭力推举奥西茨基获奖,还有一些社会名流也参加这个运动,例如商业巨头、著名教授和王子。但1934年的提名已经太晚,1935年没有颁奖,直到1936年,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才宣布奥西茨基获奖。 但就在这个时刻,奥西茨基在狱中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生命只剩下不多的时间了,但德国当局仍然把他关押在集中营,纳粹元帅戈林甚至要求他拒绝诺贝尔和平奖的荣誉。德国宣传部长公开发表声明,说奥西茨基是自由的,可以去挪威领奖,但秘密警察的资料却显示,奥西茨基被禁止获得出国护照。
1936年11月28日,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收到本届和平奖得主的一封很简短的电报:“谢谢这未曾期待的荣誉!卡尔· 冯· 奥西茨基”。 但是纳粹当局不允许奥西茨基本人去奥斯陆领奖。1937年,震怒的希特勒颁布一项法令,禁止德国人领取诺贝尔奖,因为他认为和平奖颁发给奥西埃茨基是对他的侮辱。获奖的奥西茨基被送进一个民间医院,但始终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1938年,他由于在集中营长期遭受的酷刑和虐待,重病身亡。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和平奖颁发给一位良心犯,开创了此奖“干涉内政”的先例。正如勃兰特所说:颁奖给奥西埃茨基,“是对掌权的野蛮主义的道义上的战胜”。从此,诺贝尔和平奖开始面向人权。 近几十年来,人权成了颁奖的一个中心标准,越来越多的人权人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柏林街头奥西茨基的塑像 今天,欧洲各地有不少街道、广场和公共建筑物,都以奥西茨基的名字命名。一代又一代的欧洲青年,为奥西茨基捍卫和平的精神所激励。
我的惭愧
当年对你,我其实並没有太多兴趣。 你拥有的那点能自如地驾驭汉语语言文字的才华,你张扬不羁的个性,你思辨中的偏执,你毫不掩饰地抓住每一点时机,在公众视野中展示自己的欲望,这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一大批我深恶痛绝的中国文人的劣根性。 在崇拜你的人们歌颂你“非暴力抗争”的时候,我曾在心底不屑地讥讽过你。 你手中有暴力吗?你明明没有,却要装扮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慈悲。那不是在自作多情吗? 在崇拜他的人们歌颂你“没有敌人”的时候,我公开质疑过你的虚伪。 你的敌人能在瞬间将你化为齑粉,你却误导着一大批年轻人,“静静地等着别人,多行不义必自毙”。稍微读几句鲁迅就能知道,这类误国书生的虚情假意,古已有之,不是你的原创。 然而,更多的时候,面对着你的身影,我却无法压抑自己的惭愧。 这种惭愧,与日俱增。“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你拥有的良知,我都拥有。你拥有的勇气,我却全无。 我和大多数自以为聪明的国人一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逃亡。我们把自己的祖国拱手相让,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别人家通过数代人抗争才赢得的,自由民主的阳光雨露。我们隔岸观火,义愤填膺地谴责着自己家天天都在发生着的罪恶。却又置之度外地为自己庆幸,没有选择把自己的生命,无怨无悔地送上祭坛,那一条包含鲜血的艰辛之路。 如今,你终于如愿地变成了耶稣。 你明知那是蛋与墙的抗争,但你还是勇敢地撞了上去。 你的高大,衬托着众人的渺小。 你的光艳,衬托着众人的苍白。 你的愚蠢,衬托出众人无耻的聪明。 你用自己不朽的生命,在那一片自古就贫瘠的土地上,在四十年前因高考恢复而改变命运的1977级同窗中,筑成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而庸碌的众人,将永远只能是那丰碑下的一杯黄土。 渺小是无法仿效伟大的,请允许渺小的我向伟大的你,献上一缕心香和我深深的敬意。 2017年7月14日 汪晶晶 写于德国不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