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 尼斯素有“水城”之称。整个城市修建于亚德里亚海边的巨大泻湖的118个小岛之上。但是这些小岛相互挨得这麽近,所以盖满建筑的岛与岛之间就形成117条 水巷、水巷与水巷之间再以401座桥梁相通。所以河、船和桥,就成了威尼斯独特的景观。也成为威尼斯人独特的交通方式。即使是今天,由于逼仄的地势,拥挤 的房屋,众多的水巷,和便利的水上交通,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不通汽车的城市。 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众多的水巷而外,横跨威尼斯的通衢大道,就是一条呈形状的“大运河”(Grand Canal)。虽说是大运河,但很难想象它是通常意义上由人工挖掘而成的运河。因为实在看不到人工的痕迹,而且挖掘如此一条弯曲,就古代的舰船而言又实在 是太宽大的“运河”,太没有道理。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些研究,原来,它实际上是一条古代的河流布伦塔河(Brenta River)的分支。古代威尼斯人沿河而居。后来海岸升高,壅塞,逐渐形成所谓的“泻湖”(Lagoon)。“泻湖”的科学定义就是海灣因為被沙洲所封閉 而演變成的湖泊。 而 在我看来,威尼斯实在是既像在大海上又像在小河上,偏偏不像是在湖上。从下图您可以看到好像漂浮在海上的威尼斯为什么说是在“湖”上的“泻湖地貌”。它确 实是一个外沿壅塞封堵起来海湾。据说杭州的西湖也是一个泻湖。只是它的年代更为久远,经历了更多沧海桑田的变化。海水远退,湖水也淡化了。而威尼斯仍然与 大海相连,所以仍然是一个咸水的泻湖。由此使人感叹,世上同源的事物,发展下去可以有多么大的不同。 下 图是威尼斯大运河的景象。但见湖上碧波浩翰,两岸危楼矗立。现代化的机动大船,是通行于威尼斯大运河上的的主要交通工具水上巴士。小型的机动游艇和这些大 船一起,激起连续不断的波涛,拍打着群楼的地基。使人想起关于威尼斯沉没的担忧。而画面右边那一叶扁舟,就是传说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贡多拉了。 再来看看這一张,确实有一點海上通衢的氣派。诸位看官想想,这比起我们一千多年以前的清明上河圖來怎麽樣? 其 实,威尼斯的万种风情,不仅在它海上通衢的大运河和机动船,实在还在它曲曲折折的深深水巷。贡多拉穿行在那里,才真正显示出悠悠的情韵来。游人到了威尼 斯,当然都要乘坐贡多拉,去体味一下这千年水城的韵致,发发思古之幽情了。下图是在圣马可教堂附近,公爵府旁,鱼贯而出的貢多拉。 上图是典型的威尼斯水巷和小桥。游人如织。远处蓝色画布遮盖的是公爵府。 从人群喧嚷的广场,步行到这里,居然能找得到这样寂静无人,小舟自横的水巷。 其 实这是典型的威尼斯水巷。因为水巷大多背街,当两边没有廊道时,无论别处多么人声喧阗,贡多拉穿行之处,只是一片幽幽的静寂。波光潋滟之中,投下小船的倒 影。无论春阳当顶,只感到一片清凉。注意一下,可见潮水的印迹,高于第一层的地面。水手告诉我们,几乎所有威尼斯的房屋第一层,由于水患的原因,都已经不 再可以居住了。 我 们在这里找到刚刚打尖休息过后的贡多拉船夫。旁边餐馆里一位侍者告诉我们,通常半个小时的船价是八十欧元。但可以讨价还价,七十欧元也是可以接受的。我们 上了图片中最靠前的一艘贡多拉。船夫是一位高大英俊的小伙。穿着蓝色海魂衫,黑坎肩,红色硬沿帽红飘带。潇洒而又热情。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砍价”。招呼 我们上船后,船桨轻摇,带我们滑入梦幻悠悠的千年水巷。 典型的威尼斯水巷,寂静,安宁,小桥横跨,刚好高过贡多拉翘起的船头。楼上晾晒着的,是船夫的制服。事实上,贡多拉的船夫们,是威尼斯真正的主人。和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多的永久居民。 前面的红楼,好有古风!不知是否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引来船夫的杜撰,说那是马可波罗的故居。我们当然是姑妄言之姑听之。但它的红墙,立窗,和阳台,窗前的鲜花,以及楼前的砖桥,也确实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 典型的威尼斯水巷小桥。两旁风化的砖墙和潮水侵蚀的门廊。 典型的威尼斯水巷。前边是视线不可见的转角。对面传来迎面来船上水手的吆喝声。我们的船夫随即应声回应。这是为了避免碰撞的信号。这可比喇叭什么的有味道多了。一时间,水巷里充满小伙子们低沉雄浑的呼应。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威尼斯风情画卷。 小 伙子不光船技出色,一叶小舟在他手上摆弄得平稳顺溜,而且爽朗健谈,风趣幽默。说起威尼斯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尤其是关于他们贡多拉船夫自己的生活,更 加有声有色。后来我查了一下,他的有些描述,与维基百科甚为相符:“贡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十一世纪是贡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萬只,但 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贡多拉。贡多拉的外观设计原本是各式各样的,十六世纪时的贡多拉外表异常艳丽,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贡 多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政府在1562年颁布了法令,规定所有的贡多拉必须漆成黑色,并且统一了它的特定样式。这一传统一直 被保持了下来,如今的贡多拉也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 由 于数量的限制,今天贡多拉船夫的职业,是一种厚利的营生,同时也是一种长子世袭的荣耀。一般人是没有可能挤入这个行业的。船夫的长子,在高中毕业以后,就 会开始准备好继承父亲的营生。市政府会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试,其中除了历史文化心理学等等课程而外,还包括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英语几种语言 的严格考核。考试通过之后,才可以领取到实习执照。实习若干年之后,在父亲愿意退休的情况下,才可以接班执业。除了给政府交纳相当的税收而外,接班的长子 也必须负担相当的赡养父亲的责任。而其他次子,如果想要干这一行,则必须与别的船家,比如只有女儿,或者没有子嗣者协商。以寻求继承其行业执照。当然也履 行相应的义务。很多时候,船家之间相互结亲的情况就很普遍。 在古代,大运河两岸的贡多拉船夫属于不同的行会,双方互相较量,各争雄长。所以年年的划艇比赛,会在两方之间展开。为了互别苗头,两岸的水手穿着都不一样。一边着红白横纹衫,一边着蓝白横纹衫。今日的威尼斯虽然不再有这样的争斗,这两样风格的 水手服却留了下来。 小伙子的英语相当流利。谈起威尼斯的前世今生,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婉转低回。而说到它的未来,却不免沮丧担忧。他谈到海水上涨造成的水患和下沉的城市,谈到威尼斯人口急 剧丧失的危机,谈到飞涨的房价,和夕阳西下之后冷清寂寥的水巷。原来傍晚和入夜后的威尼斯,说他是一座空城、死城,虽不中,亦不远矣。后来我去查了一下有 关的资料,发现小伙子的话完全是对的。就以人口而论,诺大一个威尼斯,他的本地常住人口,已经只有不到区区6万了。具体的数据,我会在下一篇博文中介绍。 这里作为这一篇的收尾,我只是想说,看来威尼斯,这个曾经的统治过庞大的千年海上帝国之都,如今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了。临下船时,我们看着那些半空里 翻飞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心中在想,他们今夜是只能“飞入寻常百姓”的“空家”了。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