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看电影 The Hurt Locker,是因为办公室同事的推荐。星期一早上,同事之间通常会聊几句周末做了些什么。一位同事说:我看了 The Hurt Locker。我问好看吗?同事回答:很难说,是一部和以往不同的战争片,值得一看。 从录像店租来DVD,坐在家里静静地看。看完后心里有点堵,有点感慨,有点困惑:为什么要有战争?战争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有一点倒是看明白了,战争会夺走人的生命,会改变人的心态和性格。 The Hurt Locker,中文译成《拆弹部队》,这是根据电影内容取名的。英文片名的意思是:A situation that is sure to bring pain,可以指非常糟糕的地方或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也隐含着士兵们把战争带来的伤害锁在心底。 电影讲述几个美国拆弹专家在伊拉克战场上的经历,他们的任务是发现并拆除隐藏的炸弹。这是一部战争片,但是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英雄,没有胜利或失败。影片风格硬朗,没有女性,没有温情,片中人物为清一色的粗旷男子汉。 影片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只是将拆弹官兵的工作具体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他们在不同的地点,发现不同类型的炸弹,几个人分工明确,一人穿上厚重的防弹服去拆除炸弹,其余的人负责掩护,整个过程有压力,有伤亡。没有任务时,他们在简陋的小屋内打发时间。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虽然情节并不复杂,却能自始自终吸引观众的视线。 影片的配乐很奇特,大多数的时候很寂静,当拆弹员向炸弹一步步走近时,周围的声音消失了,只听见拆弹员清晰的喘气声:沉重、坚定,又带点紧张。有几个场面,音乐却很响,那种重金属的打击声,给人一种想尽情发泄的感觉。 电影开始不久,我觉得屏幕上的画面有点摇晃,偶尔还有点模糊,后来才习惯了。据说这是种特殊的摄影风格,像拍纪录片似的,能产生一种真实感。摄影用冷色调展示着笼罩在战争中的城市面貌:空寂的街道、弥漫的烟雾、残破的房屋、冷漠的居民。有一场沙漠狙击战,节奏缓慢得让人窒息,镜头在几个战壕之间转换,细密的黄沙、袅袅的雾气、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冷枪,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枯燥。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紧张感。拆弹是一项高危险的任务,死亡是件无法预防的事。片中的美国士兵处于双重危险之中: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影片用一个接一个,如同读秒般的画面,真实细腻地展示着这种紧张和危险。 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影片中的士兵绝大多数时候都很勇敢镇静,他们甚至在拆弹的过程中斗嘴皮,开玩笑,但紧张恐惧感却在心底慢慢积压,然后以一种激烈的方式发泄出来。士兵们在小屋内说笑打闹,开始是打着玩,到后来却是下手越来越重,面部表情凶猛,直至精疲力尽。有一位年轻士兵,当目睹身边的战友突然倒下时,他那又哭又笑,语无伦次的表情,让人难忘。 片中的男主角James是位身经百战的拆弹专家,技术精湛,性格刚毅。片中用很多近镜头展示了他在拆弹过程中表现出的镇静和痴迷。后来他回到家乡,似乎无法适应日常生活。影片接近尾声时,他重回战场,再一次穿上那厚重的防弹服。有人说James对战争上瘾了,我觉得他只是沉迷于拆弹的惊险刺激,他在心里是厌恶战争的。当他专注于拆弹时,全然不顾周围的危险和战友的呼喊;当他成功地拆除一个炸弹时,脸上的表情是享受和欣慰。不幸的是他的特殊技能和战争连在了一起,而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当他因时间关系,无法拆除绑在一个人身上的定时炸弹时,他是那么痛心和愤怒。在一次血腥的任务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水龙头下抱头哭泣。 战争是什么?据说是为了保卫人民,为了让世界和平。我们看到的却是:战争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天下依旧不太平。战争是由当权者指挥发动的,执行任务的却是普通士兵,许多无辜的人为此失去了生命。战争似乎毫无意义,但是在目前及可以预见的将来,战争依然会存在! 最后来八卦一下,The Hurt Locker 已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该片的导演,Kathryn Bigelow,一位擅长拍摄战争片动作片的女性,将角逐今年的最佳导演奖。她的前夫,James Cameron,也是最佳导演的竞争者。他拍摄的影片 Avatar,是最佳影片的大热门。这两人是一方全胜,还是平分秋色,今晚见分晓。 --------------------------------------------------------------------------------- 补记: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六项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