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即将过去,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网络流行语。
每一个流行的词语,都与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有关。语言的历史就是人类史、社会史。一个词语就可以把你带入一个时代。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3亿,其中微博用户超过3亿。互联网给予每一个个体成为自媒体的可能,微博的出现扩张了人们的网络社交半径,让网络“造词运动” 空前繁盛。
你幸福吗
2012年中秋节前,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等各行业工作者,提出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然后以不加修饰的原生态回答播出。
走在大街上,被人突问:“你幸福吗?” 问话的人只是问问而已,但回答的人则“压力山大”,这样的问题会在很多时候让你哑口无言。
这句话之所以成为网络流行语,除了央视的影响力之外,还在于大众的娱乐心态。“你幸福吗”红遍网络,千奇百怪的答案点亮了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其中最经典的回答是:“我姓曾”。
高富帅
“高富帅”本是对韩版《花样男子》中男一号的称呼,与“花美男”意思相近。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男士,受到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女性观众。从2012年4月起,“高富帅”频频出现,成为网络流行语。
“高富帅”形容男人在身材、财富、相貌上的完美无缺。同一时期,“高富帅”的相对词“矮穷丑”诞生。后有网友提出“白富美”一词,指的是皮肤白皙、长得漂亮又富有的年轻女性,与男版的“高富帅”对应。
现实是残酷的,对于一些人而言,“高富帅”是个心酸的词,因为无论外形、财富还是学历,都难望“高富帅”项背。所以“高富帅”这个词更多的是用于调侃自己或他人。
屌丝
11月初,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赫然用上“屌丝”一词,此举一出,已在网络流行大半年的该词热度再次发酵。
2012年初,“屌丝”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流行起来,通常用来称呼“穷矮挫”(与“高富帅”相对)的人。屌丝最显著的特征是穷,房子、车子对屌丝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
“屌丝”几乎开启了一个种类划分的新时代。人们开始疑惑,以前究竟是用多么复杂的体系去描述生活中切实存在的这类人。
屌丝是一种文化,以自嘲来消解正统,以降格来反对崇高。这个嘲讽味十足的代名词迅速爆红,迎合了当今大众的心理和趣味。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自嘲现象。
×× Style
韩国歌手PSY的一首《江南Style》,于2012年7月发布,随即红遍全球。在YouTube网站公开86天后,点击量超过4亿,两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江南Style》火了之后,随着网络疯传,各种各样的 style 遍地开花,引发了全民狂欢模仿秀。比如:杨浦style、武汉style,理工科男style、屌丝style、学前儿童style ...
正能量
“正能量”一词源自物理学词汇。英国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写了本新书《Rip it up》,在中国被译成《正能量》出版。2012年“正能量”一词高频率见诸网络,后延伸到纸媒、电视等各大媒体。
所谓“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具有正能量的人会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
网友们用“正能量”一词来激励自己,鼓励他人。
中国好××
2012年夏天,浙江卫视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红遍中国,唤醒了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和感动。节目中评委背对选手、只听声音的盲选模式成为核心机制。这种纯粹用实力说话,对于内在的追求,是当下所稀缺的一种态度。
由此,网上开始流行起各种“中国好××”体,网友们衍生出了“中国好股票”、“中国好微博”、“中国好高考”、“中国好老师”等众多版本。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来源于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狄仁杰碰到案件时,总喜欢问一下助手李元芳:“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也相对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2012年10月,这一片断被网友疯狂吐槽,大家迅速跟风模仿形成了“元芳体”。此句式被网友广泛借鉴,三天内,“元芳,你怎么看”在微博被询问3万多次,问题涉及各行各业。
继“杜甫很忙”、“包大人很黑”之后,“元芳“不可思议地走红。不知道一件事该怎么办?那就问问元芳吧!问者并不期待得到答案,各种答案已存在于发问时的情感宣泄中。
躺着也中枪
“躺着也中枪”出自周星驰的电影《逃学威龙》。激烈的打斗中,某人装死,一小兵手一歪向地上发了一枪,结果正中装死那人,于是“躺着也中枪”诞生了。2012年,这句话莫名走红网络。
“躺着中枪”是指自己什么也没做,没招惹谁却被别人言语攻击了,表达了当事人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心情。延伸开后也指无缘无故受到牵连。
由网友炒红的这个网络用语,今年却被一个群体 -- 娱乐明星广泛使用。明星最爱拿这句话来撇清绯闻。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喜怒哀乐,总会出现一个网络流行语来恰如其分地表达。
舌尖上的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镜头为大家讲述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食物给中国人带来的不同生活。
节目一经推出,受到“各路吃货”的关注,从而衍生出了一种“舌尖体”的网络文体。
2012年的4月至6月,这个语体达到顶峰热值。各地纷纷推出各自版本的“舌尖体”,比如,舌尖上的大学、舌尖上的童年、舌尖上的乡愁 、舌尖上的母校、舌尖上的成都等。
那些年,我们一起
2012年初,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火爆。电影讲的是对学生时代的一种追忆。由于人人都有学生时代,很容易找到对号入座的情节,引发共鸣。
电影大热之后,“那些年,我们一起 ...”被广泛引用至各个领域,包括电影、电视、书籍、网络。
让我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网络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