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阅读,请勿转载。 电影《The King's Speech》,中文直译成《国王的演讲》,是一部以英王乔治六世为主角的历史传记片。 乔治六世(Albert George,1895–1952),现任英国女王的父亲,登基前为艾伯特王子。幼年时的艾伯特内向害羞,患有严重的口吃。他的哥哥,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王子退位后,艾伯特很不情愿地继承了王位,被称为乔治六世。 电影《The King's Speech》以英联邦演职员为主要阵容,以艾伯特王子登基前后的历史为背景,讲述艾伯特在一位语音治疗师的帮助下,用坚强和毅力矫正口吃的疾病。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乔治六世发表了著名的圣诞节讲话,成功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 提起反映皇家宫廷生活的影片,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繁复讲究的礼仪,总要用手提着的大裙子,以及一场接一场的舞会。这些常见的素材在《The King's Speech》中不存在。影片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围绕三个人展开:一位外形刚毅,内心紧张的王子;一位容貌甜美,温柔坚强的妻子;一位既有绅士风度,又特立独行的治疗师。 要把一部没有复杂情节的电影拍得吸引人,导演的功力很重要。导演汤姆•霍珀 Tom Hooper,英国人,擅长执导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12岁时就立志成为电影制作人的汤姆,把《The King's Speech》拍成了一部冷静优雅、精致古典、温暖感人的好片。影片的摄影、音乐、台词、表演都很出色。 全片大部分场景在室内,几段外景不是下雨就是有雾,有种阴冷压抑之感,这与英国的气候及当时二战前的气氛相吻合。有一个场景很特别,国王和治疗师在林荫小道上散步,两人像朋友般地交流,此时路旁的小树和草地在薄雾中透出嫩绿,整个画面朦胧柔美。 室内的场景主要集中在两处:皇宫、语音治疗师的诊所兼住处。室内摄影多采用凝重的色调,产生一种厚实的质感。片中有许多近景特写,明亮的光线长时间停留在演员的脸上,细腻地展示出演员的面部表情、眼神及嘴形的变化。 摄影特色决定了这是一部考验演技的影片。扮演乔治六世的英国演员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表现出色,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有点坏脾气、有点自卑、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国王形象。当他因口吃而无法说话时,那眼神中的恼怒,嘴形的抖动,喉咙中发出的“咯咯”之声,真是令人动容。科林的演技精湛,嗓音宽厚,他让一个结巴的国王同时具有被人怜惜和让人敬重的双重气质。 扮演口吃治疗师 Lionel 的是澳大利亚籍男演员杰弗瑞•拉什 Geoffrey Rush,奥斯卡影帝,一位著名的老戏骨。他那独特的容貌,多变的演技,让人过目不忘。杰弗瑞饰演一位非正统的语音治疗师,性格独特,治疗方式也很独特。与扮演国王的科林深沉内敛的演技相比,杰弗瑞的演技优雅随意,收放自如。两位男演员之间的对手戏张力十足,很有看头。 《The King's Speech》主要使用古典曲调为背景音乐。影片的前半部音乐很淡,钢琴的伴奏声忽隐忽现。影片进入后半部分,老国王去世,乔治六世登基,二战即将爆发,此时的音乐加快加重,很好地烘托了气氛。 影片的结尾是一场重头戏,乔治六世向全国民众发表著名的圣诞演讲。在治疗师 Lionel 如指挥家般优雅的指引下,国王的语调由开始的平缓迟疑到后来的响亮坚定,虽然用词简单,且伴有短暂停顿,却气场十足,很有感染力。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适时响起,华美、明亮、升腾,将影片推向高潮。 《The King's Speech》是一部各方面都均衡出色的电影,情节简单,却能吸引你一直看下去。 电影的评级为R,因为个别场景中出现了带F的词语。除此之外,整部电影很干净,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