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鏡發展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8) 作者: 方鯤鵬 (5)民主國家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 在西方民主國家,如果你是個普通人,只要不觸犯法律,你有自說自話的自由。不過如果你持非主流觀點,想通過媒體傳播你的觀點,就會碰到穿越不了的玻璃牆,記者、媒體全對你置之不理;如果你把文章貼上互聯網,會遭遇網站編輯的冷處理,很快沉底。這些倒不一定出於政府的旨意,而是資本使然。在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事實上是社會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資本經營的媒體和網站,會自覺接受“體制內”主流觀點或“主導理念”的約束。 如果是個有點知名度的人士,發表非主流觀點,很可能撞上磚牆。 2008年8月中旬,原德國之聲中文部副主任張丹紅突然被革除職務,不能上電台主持播音了。在其他媒體披露了事情緣由後,德國之聲8月30日在其中文網站上發表一份聲明,稱張丹紅近來接受媒體採訪時的某些言論與德國之聲所秉承的主導理念不相符合,因此德國之聲正在調查,在調查期間張丹紅被停止在麥克風前的工作。 所謂與“主導理念”不相符合的言論,主要指張丹紅8月4日以中國問題專家的身份(不是代表德國之聲)接受德意志廣播電台採訪時,說了這麼一句話:“中國在過去30年中使4億中國人脫貧,這是當代人權方面最大的進步之一。” 在各方聲援下,9月底德國之聲解除了對張丹紅的“封口”令,恢復她電台播音工作,但中文部副主任職務還是革除了。 海倫•湯瑪斯原來是各大媒體派駐白宮採訪新聞的記者中最資深的一位,有57年的白宮採訪經歷,從肯尼迪到歐巴馬的十位美國總統她都採訪過。2010年5月27日,湯瑪斯在行走時被一個不認識的人攔住,要求她談談對以色列的看法。湯瑪斯隨口說了五、六句話,主要意思是巴勒斯坦土地屬於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應當離開那裡。 那個人把這段對話的錄像放上了互聯網,立刻引起軒然大波,美國的主流媒體紛紛發表社論和評論討伐湯瑪斯。在錄像傳上網的第三天,湯瑪斯被她所服務的新聞機構以退休的名義開除。 這裡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1)張丹紅和湯瑪斯禍從口出的言論,不是發生在她們工作的時候和工作的場合,而是在外部接受採訪時的談話,表達的是個人觀點,不僅屬於言論自由範疇,而且還屬於8小時之外享有個人自由的範疇,對她們的懲罰沒有正當性。(2)討伐張丹紅和湯瑪斯的人和文章,純粹從政治正確或“主導理念”出發作批判,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句話質疑張丹紅和湯瑪斯的言論是否為事實。 以上事件還反映一種有趣的語言現象,在西方生活過的人見怪不怪了,不過對於住在中國的讀者可能比較新鮮:不直接說停止播音工作,而是稱為“停止在麥克風前的工作”;不直接說開除,而是稱為“退休”。 上述兩例是個案,可能還不夠有說服力。那麼“無聲群體”這個詞的發明和流行,就能說明問題的普遍性了。在美國說到“無聲群體”,大家都知道那不是指生理缺陷不能說話的人群,而是指弱勢群體。因為他們沒有社會地位,媒體對他們沒有興趣,他們的意見不受重視,在社會上難以發表,逐漸地美國人普遍用“無聲群體”(Voiceless People 或Voiceless Groups)來指代“弱勢群體”(Vulnerable Groups)了。 “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種境界,只有在童話故事裡會有,現實世界中是當笑話作幽默的,新版本兩個“凡是”的迷思者們,居然信以為西方民主國家果真如此。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