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 方鯤鵬
(一)美國媒體應頒給川普紫心大勳章
(二)國家錯誤政策的頭號幫凶
現在美國人在國內問題上,看法分歧越來越嚴重,像是有兩個美國在互毆。不過有一個問題是例外,即大多數的美國人認為國家走在錯誤的發展道路上。這個人民共識在小布什任總統期間就已形成,20年來當局不僅沒有糾正國家發展的方向性錯誤,反倒使持這種看法的民眾越來越多。所以我說,“美國本世紀以來連一個正常國家都算不上。”最基本的事實是,本世紀以來美國政府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做過的大事情中,沒有一件可以獲美國人民一聲稱讚。一件都沒有!不信?你使勁找找看。把美國引向錯誤道路的魁首,除了無恥政客們外,就是媒體了。 美國媒體對歷屆美國政府的國內政策是小罵大幫忙,而對美國政府的戰爭政策和國際霸道行徑,則是一貫推波助瀾,鳴鑼開道。媒體並非只是跟隨政府吆喝吆喝,而是擔任鼓動、引導和急先鋒的角色。典型事例是美國媒體通過製造假新聞引導輿論,硬是鼓動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民眾支持小布什政府發動一場毫無由來的伊拉克戰爭。(據蓋洛普公司在開戰前一天公布的民意調查,有76%的美國民眾支持政府發動伊戰。)美國對利比亞的戰爭,對敘利亞的戰爭,媒體都擔當了相同的角色。 美媒以及整個西媒的德行,舉一個事例就可以概括。當西方列強支持的敘利亞反叛軍節節敗退,守不住戰略要地時,西媒及時為列強聯軍提供轟炸敘利亞政府軍的藉口,藉此支撐叛軍。這個理由是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西媒鋪天蓋地報道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攻擊平民,消息來源只有“白頭盔”提供的未經證實的照片和視頻。“白頭盔”是一個由西方政府資助的所謂“民間組織”。事後政府軍從叛軍潰逃遺留的據點中發現“白頭盔”影視製作工場,繳獲了大量“白頭盔”在化武攻擊事件中如何擺拍造假照片和視頻的鐵證。西方主流媒體對於這些重量級的確鑿反證,選擇啞口或者點綴化處理,至多來個碎片化報道裝個樣。 尤為惡劣的是,西方列強以人權和輸出民主制度這類貌似“高尚”的理由,向這些國家開戰,給中東地區帶來浩劫,造成受害國人民大量流離失所,數以百萬計生靈塗炭。只有在西媒積極做幫凶,誤導民意下,列強才得以如此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翻開世界史,國與國的戰爭,沒有一場是為了意識形態而發動(宗教戰爭不屬於一般意義的意識形態戰爭)。以前幾個世紀,西方列強為奴役、殖民、搶劫、爭霸等各種利益而對外發動戰爭無數,但從不曾假惺惺的為了“價值觀”打過一次仗。西方的著名博物館,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甚至於哈佛大學的學校博物館,都堆滿了從世界各地搶劫而來的其它國家珍貴文物。來到本世紀,時光進步了,強盜也要裝文明了,經西媒打扮後,西方列強的侵略戰爭披上了意識形態正確的畫皮。 如果真是為了輸出民主制度,為什麼不指向中東地區更獨裁、更專制、更殘暴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君皇統治的國家?這不是雙重標準問題。美國對外關係不存在什麼雙重標準,標準是唯一的,就是服不服老大。在這個標準之下,服老大聽老大話的專制殘暴極端政權,也遠遠比不聽話的民選政府更具“合法性”。 西方媒體和政府是狼狽為奸的關係。這不奇怪,因為掌控西方主流媒體的寡頭資本,本來就是西方國家統治集團的主要成員。滑稽的是在這種關係下,媒體還恬不知恥宣稱西方媒體是“獨立”和“自由”的。為什麼“新聞獨立”和“新聞自由”的西方媒體不挖掘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還有其它唯老大是從國家的負面新聞?這些國家即便出現突發重大負面事件,西媒也不會熱炒。比如,沙特王儲薩勒曼幾次大規模清洗迫害政敵,派暗殺隊前往土耳其殘忍殺害政治異見人士卡舒吉等等事件,西媒全都淡化處理。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卡舒吉在土耳其被殺害和俄國前特工斯克里帕爾在英國遭下毒兩個事件,活脫脫地照出了西方“獨立”媒體的真實嘴臉。 2018年10月2日,流亡在美國的沙特阿拉伯政治異見人士,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賈邁勒·卡舒吉,被沙特官方以取他結婚所需文件為名,從美國騙到土耳其,在他走進沙特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之後,就再也沒有走出來。 沙特政府先是否認卡舒吉遇害,但是在土耳其公布領事館竊聽器的現場錄音後被迫承認,卡舒吉已在進入領事館當天遭殘殺,並被分屍,銷屍匿跡了。2018年11月16日,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得出結論,是沙特實際統治者,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親自下令暗殺卡舒吉。2019年12月23日,沙特判處5名涉案官員死刑。2020年5月22日沙特宣布,5名判處死刑的官員將被釋放,因為卡舒吉的兒子“原諒”了他們。整個事件過程,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沒有對沙特和沙特王儲薩勒曼作出任何制裁,甚至連譴責的聲明也沒有一個。 土耳其人對這起惡性暗殺事件氣不打一出來。你沙特怕老大,不敢在老大地盤的領事館殺卡舒吉,而是將原本住在老大地盤的卡舒吉騙到土耳其下手,這不是視我土耳其為小三好欺負嘛!土耳其是挖掘報道這個事件最力者,西媒只是跟隨土耳其做了一些碎片化報道,沒有呼籲制裁沙特,沒有質疑政府為什麼沒有制裁沙特。 在卡舒吉被謀殺的同一年,早7個月發生的一件事,可以見識西方媒體對於類似新聞是如何冷熱兩重天處理。2018年3月4日,俄羅斯前雙面間諜謝爾蓋·斯克里帕爾和其女兒尤利婭昏倒在英國一個小鎮的購物中心長椅上。緊急送醫搶救後,兩人逐漸康復。經醫院診斷,兩人是神經毒劑中毒。毒劑為諾維喬克,這是蘇聯研製的武器級神經毒劑。據俄國解釋,在蘇聯解體的混亂時期,部分這種毒劑被非法走私到國外。 這個事件發生後,西媒排山倒海式報道,使之立刻成為冷戰後最轟動的外交事件。3月14日,在沒有公布證據的情況下,英國宣布為這一事件報復,驅逐23名俄國外交官。隨後25個歐洲國家,加上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浩浩蕩蕩驅逐俄國外交官,作為對這起下毒案的懲罰。 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武攻擊平民,俄國特工暗殺異己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必須提供確鑿的證據,才能令人信服。可西方政府通過媒體先判後審,判了之後才提供漏洞百出的證據,由不得人要生疑。最大的疑點是,所謂的攻擊方沒有理由和動機採取這些攻擊行動,因為他們從這些行動中得不到任何實質好處。而這些據稱的攻擊行動的得益方,恰恰是美歐列強,因為據稱的攻擊行動,及時提供了美歐列強轟炸敘利亞的口實,提供了歐洲國家搞一個大規模反俄外交事件的口實。 世界上毒劑品種何其多,而俄國人只用諾維喬克攻擊,尤為可笑。既然全世界只有蘇聯生產過這種毒劑,俄國人怎麼會一用再用,每次用諾維喬克下毒後,就像留個簽名,聲明下毒是俄國政府主使的。這不合常理。在斯克里帕爾和女兒遭到諾維喬克下毒4個月後,7月4日,英國又見兩個英國“平民”諾維喬克中毒。這兩個人據稱沒有敏感身份,我原以為調查可以少受限制,可以多公布一些細節,他們也會被允許接受採訪。誰料事情更蹊蹺了,英國政府和西媒都對這兩人的情況諱莫如深,他們就像人間蒸發了,從此沒有下文。 諾維喬克的事情還沒有完。兩年之後,2020年8月20日,俄羅斯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爾尼遭人下毒諾維喬克。還是沒有死,沒多久後就完全康復了。蘇聯神經毒劑諾維喬克就這麼個還能算武器級?鬧得每次滿城風雨,但三位中毒的俄羅斯人都能完全康復。這幾次中毒事件,毒劑倒底是不是諾維喬克,除了西方列強和西方媒體自說自話外,沒有樣品提供給第二方或第三方作驗證。 納瓦爾尼中毒後,西媒稱普京政府是最可能的嫌犯。2020年12月17日,俄國總統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滿臉不屑,輕蔑地答覆納瓦爾尼中毒問題,說如果真是俄羅斯情報部門干的,這個人現在不會還活着。這個說明的確無懈可擊。 納瓦爾尼遭人下毒後,與斯克里帕爾遭人下毒後的發展完全不同,川普不願理睬這個事件,因此西方各國都沒有採取對俄國的制裁行動。這兩次下毒的時間點和後續發展相當蹊蹺,可以看出美國與歐洲關係中一些微妙的蛛絲馬跡。看起來像是,美國把中國定位為頭號敵人,而歐洲要把俄羅斯定位為頭號敵人。川普上任後,美國把打擊的主要對象從俄國逐漸轉向中國,2018年初正在轉型為全方位壓制中國。這個時候出現了2018年3月的斯克里帕爾中毒事件,歐洲刻意喧譁,一時將美國注意力拉回俄國。但2020年川普看穿了歐洲想在納瓦爾尼中毒事件中故伎重演,沒有讓它發酵。這一次,老大不點頭,老大的跟班們只得作罷。誰在導演諾維喬克中毒事件?從誰受益誰最有嫌疑的角度看,我個人以為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嫌疑最大。當然只是分析猜測,不是定論,僅供參考。 這三起中毒案給人的印象是蘇聯科學家腦子都壞了。他們研製的化學武器諾維喬克在戰場上向敵軍噴射後,要等他們打完戰再起作用。第一個下毒案,英國官方說,俄國特工得悉斯克里帕爾要去探視女兒,於是先在女兒公寓的門把手上塗抹諾維喬克。照此說法,應該只有斯克里帕爾倒下,或者兩人都死在女兒公寓裡,可結果是兩人隨後高高興興去逛商場了。 四個月後的兩位“平民”中毒案,間隔時間說長不長,因為人們對前一個中毒案還記憶猶新;說短又不短,沒有短到官方和媒體能把兩個案子捆綁了一起忽悠大眾。英國官方說這兩人是情侶關係,男的撿到一瓶香水送給女朋友,不知道瓶里裝的是諾維喬克。既然作為禮物送給女朋友,其內容物當然滿裝的,像是新買的。是誰會把整瓶的武器級毒劑隨便扔了?而英國當局也不追究了?既然是“平民”,有何必要把他們媒體鼻子底下人間蒸發? 第三起下毒案情節更像是電視搞笑劇的劇本。最初西媒報道俄國特工在男主角吃的早餐里下毒,過了幾天又報道男主角喝過的瓶裝水空瓶里發現諾維喬克,最新版本是俄國特工在男主角貼身穿的襯褲里下毒。乖乖不得了!男主角吃、喝、穿全方位被俄國特工下遍了諾維喬克,而這位男主角中標倒下沒幾天后又能活蹦亂跳了。蘇聯武器級神經毒劑諾維喬克就這號水平?俄國特工就這號水平?難怪普京滿臉不屑,一語中的,而西方政府和西方媒體則是將全世界的受眾都當成大傻傻瓜了。 西方媒體報道充滿偏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積極貫徹“奶頭樂戰略”,不是開發人民的智商,是開發人民的愚商,極盡愚民之能事。故而,川普宣稱美國媒體是人民公敵,是假新聞媒體,我是認同的。這是從不同審視角度得出相同的結論,是殊途同歸。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