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 方鲲鹏
(一)美国媒体应颁给川普紫心大勋章
(二)国家错误政策的头号帮凶
现在美国人在国内问题上,看法分歧越来越严重,像是有两个美国在互殴。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例外,即大多数的美国人认为国家走在错误的发展道路上。这个人民共识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就已形成,20年来当局不仅没有纠正国家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反倒使持这种看法的民众越来越多。所以我说,“美国本世纪以来连一个正常国家都算不上。”最基本的事实是,本世纪以来美国政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做过的大事情中,没有一件可以获美国人民一声称赞。一件都没有!不信?你使劲找找看。把美国引向错误道路的魁首,除了无耻政客们外,就是媒体了。 美国媒体对历届美国政府的国内政策是小骂大帮忙,而对美国政府的战争政策和国际霸道行径,则是一贯推波助澜,鸣锣开道。媒体并非只是跟随政府吆喝吆喝,而是担任鼓动、引导和急先锋的角色。典型事例是美国媒体通过制造假新闻引导舆论,硬是鼓动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民众支持小布什政府发动一场毫无由来的伊拉克战争。(据盖洛普公司在开战前一天公布的民意调查,有76%的美国民众支持政府发动伊战。)美国对利比亚的战争,对叙利亚的战争,媒体都担当了相同的角色。 美媒以及整个西媒的德行,举一个事例就可以概括。当西方列强支持的叙利亚反叛军节节败退,守不住战略要地时,西媒及时为列强联军提供轰炸叙利亚政府军的借口,借此支撑叛军。这个理由是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西媒铺天盖地报道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平民,消息来源只有“白头盔”提供的未经证实的照片和视频。“白头盔”是一个由西方政府资助的所谓“民间组织”。事后政府军从叛军溃逃遗留的据点中发现“白头盔”影视制作工场,缴获了大量“白头盔”在化武攻击事件中如何摆拍造假照片和视频的铁证。西方主流媒体对于这些重量级的确凿反证,选择哑口或者点缀化处理,至多来个碎片化报道装个样。 尤为恶劣的是,西方列强以人权和输出民主制度这类貌似“高尚”的理由,向这些国家开战,给中东地区带来浩劫,造成受害国人民大量流离失所,数以百万计生灵涂炭。只有在西媒积极做帮凶,误导民意下,列强才得以如此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翻开世界史,国与国的战争,没有一场是为了意识形态而发动(宗教战争不属于一般意义的意识形态战争)。以前几个世纪,西方列强为奴役、殖民、抢劫、争霸等各种利益而对外发动战争无数,但从不曾假惺惺的为了“价值观”打过一次仗。西方的著名博物馆,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甚至于哈佛大学的学校博物馆,都堆满了从世界各地抢劫而来的其它国家珍贵文物。来到本世纪,时光进步了,强盗也要装文明了,经西媒打扮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披上了意识形态正确的画皮。 如果真是为了输出民主制度,为什么不指向中东地区更独裁、更专制、更残暴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君皇统治的国家?这不是双重标准问题。美国对外关系不存在什么双重标准,标准是唯一的,就是服不服老大。在这个标准之下,服老大听老大话的专制残暴极端政权,也远远比不听话的民选政府更具“合法性”。 西方媒体和政府是狼狈为奸的关系。这不奇怪,因为掌控西方主流媒体的寡头资本,本来就是西方国家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滑稽的是在这种关系下,媒体还恬不知耻宣称西方媒体是“独立”和“自由”的。为什么“新闻独立”和“新闻自由”的西方媒体不挖掘沙特阿拉伯、科威特,还有其它唯老大是从国家的负面新闻?这些国家即便出现突发重大负面事件,西媒也不会热炒。比如,沙特王储萨勒曼几次大规模清洗迫害政敌,派暗杀队前往土耳其残忍杀害政治异见人士卡舒吉等等事件,西媒全都淡化处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卡舒吉在土耳其被杀害和俄国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在英国遭下毒两个事件,活脱脱地照出了西方“独立”媒体的真实嘴脸。 2018年10月2日,流亡在美国的沙特阿拉伯政治异见人士,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贾迈勒·卡舒吉,被沙特官方以取他结婚所需文件为名,从美国骗到土耳其,在他走进沙特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之后,就再也没有走出来。 沙特政府先是否认卡舒吉遇害,但是在土耳其公布领事馆窃听器的现场录音后被迫承认,卡舒吉已在进入领事馆当天遭残杀,并被分尸,销尸匿迹了。2018年11月16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得出结论,是沙特实际统治者,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亲自下令暗杀卡舒吉。2019年12月23日,沙特判处5名涉案官员死刑。2020年5月22日沙特宣布,5名判处死刑的官员将被释放,因为卡舒吉的儿子“原谅”了他们。整个事件过程,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没有对沙特和沙特王储萨勒曼作出任何制裁,甚至连谴责的声明也没有一个。 土耳其人对这起恶性暗杀事件气不打一出来。你沙特怕老大,不敢在老大地盘的领事馆杀卡舒吉,而是将原本住在老大地盘的卡舒吉骗到土耳其下手,这不是视我土耳其为小三好欺负嘛!土耳其是挖掘报道这个事件最力者,西媒只是跟随土耳其做了一些碎片化报道,没有呼吁制裁沙特,没有质疑政府为什么没有制裁沙特。 在卡舒吉被谋杀的同一年,早7个月发生的一件事,可以见识西方媒体对于类似新闻是如何冷热两重天处理。2018年3月4日,俄罗斯前双面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其女儿尤利娅昏倒在英国一个小镇的购物中心长椅上。紧急送医抢救后,两人逐渐康复。经医院诊断,两人是神经毒剂中毒。毒剂为诺维乔克,这是苏联研制的武器级神经毒剂。据俄国解释,在苏联解体的混乱时期,部分这种毒剂被非法走私到国外。 这个事件发生后,西媒排山倒海式报道,使之立刻成为冷战后最轰动的外交事件。3月14日,在没有公布证据的情况下,英国宣布为这一事件报复,驱逐23名俄国外交官。随后25个欧洲国家,加上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浩浩荡荡驱逐俄国外交官,作为对这起下毒案的惩罚。 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武攻击平民,俄国特工暗杀异己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才能令人信服。可西方政府通过媒体先判后审,判了之后才提供漏洞百出的证据,由不得人要生疑。最大的疑点是,所谓的攻击方没有理由和动机采取这些攻击行动,因为他们从这些行动中得不到任何实质好处。而这些据称的攻击行动的得益方,恰恰是美欧列强,因为据称的攻击行动,及时提供了美欧列强轰炸叙利亚的口实,提供了欧洲国家搞一个大规模反俄外交事件的口实。 世界上毒剂品种何其多,而俄国人只用诺维乔克攻击,尤为可笑。既然全世界只有苏联生产过这种毒剂,俄国人怎么会一用再用,每次用诺维乔克下毒后,就像留个签名,声明下毒是俄国政府主使的。这不合常理。在斯克里帕尔和女儿遭到诺维乔克下毒4个月后,7月4日,英国又见两个英国“平民”诺维乔克中毒。这两个人据称没有敏感身份,我原以为调查可以少受限制,可以多公布一些细节,他们也会被允许接受采访。谁料事情更蹊跷了,英国政府和西媒都对这两人的情况讳莫如深,他们就像人间蒸发了,从此没有下文。 诺维乔克的事情还没有完。两年之后,2020年8月20日,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遭人下毒诺维乔克。还是没有死,没多久后就完全康复了。苏联神经毒剂诺维乔克就这么个还能算武器级?闹得每次满城风雨,但三位中毒的俄罗斯人都能完全康复。这几次中毒事件,毒剂倒底是不是诺维乔克,除了西方列强和西方媒体自说自话外,没有样品提供给第二方或第三方作验证。 纳瓦尔尼中毒后,西媒称普京政府是最可能的嫌犯。2020年12月17日,俄国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满脸不屑,轻蔑地答复纳瓦尔尼中毒问题,说如果真是俄罗斯情报部门干的,这个人现在不会还活着。这个说明的确无懈可击。 纳瓦尔尼遭人下毒后,与斯克里帕尔遭人下毒后的发展完全不同,川普不愿理睬这个事件,因此西方各国都没有采取对俄国的制裁行动。这两次下毒的时间点和后续发展相当蹊跷,可以看出美国与欧洲关系中一些微妙的蛛丝马迹。看起来像是,美国把中国定位为头号敌人,而欧洲要把俄罗斯定位为头号敌人。川普上任后,美国把打击的主要对象从俄国逐渐转向中国,2018年初正在转型为全方位压制中国。这个时候出现了2018年3月的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欧洲刻意喧哗,一时将美国注意力拉回俄国。但2020年川普看穿了欧洲想在纳瓦尔尼中毒事件中故伎重演,没有让它发酵。这一次,老大不点头,老大的跟班们只得作罢。谁在导演诺维乔克中毒事件?从谁受益谁最有嫌疑的角度看,我个人以为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嫌疑最大。当然只是分析猜测,不是定论,仅供参考。 这三起中毒案给人的印象是苏联科学家脑子都坏了。他们研制的化学武器诺维乔克在战场上向敌军喷射后,要等他们打完战再起作用。第一个下毒案,英国官方说,俄国特工得悉斯克里帕尔要去探视女儿,于是先在女儿公寓的门把手上涂抹诺维乔克。照此说法,应该只有斯克里帕尔倒下,或者两人都死在女儿公寓里,可结果是两人随后高高兴兴去逛商场了。 四个月后的两位“平民”中毒案,间隔时间说长不长,因为人们对前一个中毒案还记忆犹新;说短又不短,没有短到官方和媒体能把两个案子捆绑了一起忽悠大众。英国官方说这两人是情侣关系,男的捡到一瓶香水送给女朋友,不知道瓶里装的是诺维乔克。既然作为礼物送给女朋友,其内容物当然满装的,像是新买的。是谁会把整瓶的武器级毒剂随便扔了?而英国当局也不追究了?既然是“平民”,有何必要把他们媒体鼻子底下人间蒸发? 第三起下毒案情节更像是电视搞笑剧的剧本。最初西媒报道俄国特工在男主角吃的早餐里下毒,过了几天又报道男主角喝过的瓶装水空瓶里发现诺维乔克,最新版本是俄国特工在男主角贴身穿的衬裤里下毒。乖乖不得了!男主角吃、喝、穿全方位被俄国特工下遍了诺维乔克,而这位男主角中标倒下没几天后又能活蹦乱跳了。苏联武器级神经毒剂诺维乔克就这号水平?俄国特工就这号水平?难怪普京满脸不屑,一语中的,而西方政府和西方媒体则是将全世界的受众都当成大傻傻瓜了。 西方媒体报道充满偏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积极贯彻“奶头乐战略”,不是开发人民的智商,是开发人民的愚商,极尽愚民之能事。故而,川普宣称美国媒体是人民公敌,是假新闻媒体,我是认同的。这是从不同审视角度得出相同的结论,是殊途同归。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