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为镜发展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7) 作者: 方鲲鹏 (4)陪审团制度是最公正的审判制度 很长时间以来,我以为陪审团制度是最令人放心的审判制度,直到现在我还是认同 陪审团审判的理念。但是,在浏览资料时,一些统计数据使我对陪审团的信心动摇了。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经由陪审团判决的刑事案件比率呈逐年减少趋势,到2008年,全美联邦法院的100件刑事案中有96件不经由审判,是通过认罪交易(Plea Bargain)结案。 如果以上“美国冤、假、错案的比率非常之高”的结论正确,由于认罪交易结案的比率高达96%,有理由认为一部分冤、假、错案的被告虽然没有犯被控罪行,但还是愿意认罪结案。这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1)被告觉得上法庭审判风险太大;(2)被告对于陪审团能否作出正确判断没有信心。 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可怕现象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当交易来做。立法部门充斥着交易,执法部门亦充斥着交易。即使是无辜的被告,面对检察官提出诸如此类的交易也不得不思量再三:你认罪就建议法官判1年,不认罪经由审判,如果被陪审团判定罪名成立,就建议法官判你10年。公共辩护律师则通常劝被告认罪,也并非没有道理: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做过这个事,也不是有没有证据,重要的是只要陪审团相信你做过,你就有罪;陪审团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信的是检方,而不是被告,这是最重要的。 说服陪审团相信被告有罪,是检察官的工作。他们通过职业积累了如何打动陪审团的经验,在陈述案件、询问证人、特别是线民证人时,都有专业性技巧。如果被告是无辜的,但没有多少文化,又没钱聘请有名望的律师,在同检察官竞争说服陪审团方面将处于绝对劣势,接受交易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在毕汝谐编著的《美国联邦监狱探秘》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执法当局在午餐时包围一个贩毒集团的巢穴,将该集团成员连同一名前来送外卖的餐馆伙计一起抓捕关进监狱。按理说事情搞清后,这名餐馆伙计应予释放,但是这样一来警方就要负抓错、关错人的责任。所以这个伙计面临着可怕的选择:或者违心地承认合谋罪以求轻判,或者要求审判,由陪审团决定其命运。与此同时,贩毒集团成员们早已纷纷认罪并转为检方污点证人,餐馆送外卖伙计怎经得起这许多惯犯胡攀乱咬?审判席上岂非百口莫辩?这个伙计只有完全如木偶般听任检方及公共辩护律师的摆布,签署认罪协议。检方明知其无罪,却执意把他投入监狱两年。 从来没有听说死刑判决通过认罪协议达成,所有作出死刑判决的案件都是经由陪审团的审判。美国在23年里经由陪审团判决的5,760个死刑中,68%的判决出现重大错误,被上诉法庭推翻。这个统计数据值得深思,引出了随机抽取不具专业知识的陪审员能否胜任审判工作的疑问。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