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0+1  
有感而發, 可多可少  
我的名片
0+1
註冊日期: 2009-08-01
訪問總量: 805,970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蘇埃友誼萬歲!
· 廣州地鐵的鬧劇
· 下有對策,上無政策?
· 管的太寬了!
· 戰俘 – 一個沉重的話題
· 你想不到的義工
· Made in China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埃及-約旦】
· 蘇埃友誼萬歲!
· Made in China
· 古埃及 – 科學和偽科學之集大成
· 偽科學比沒有科學更可怕
· 埃及導遊賈寶玉
· 真真假假的阿部辛貝勒神廟
· 為什麼阿斯旺的酒店都在尼羅河東
【美國政治】
· 管的太寬了!
· 活該!
· 都不是好東西!
· 大廈將傾,獨木能支
· 封口費造假帳合算嗎?
· Hogan 州長
· “好東西”?
· 另類的清廉
· 另類的貪腐
· 都不是好東西
【2024奧運】
· 妄議奧運(二)
· 妄議奧運(一)
· 她又來了!
· 小國的奧運金牌
· 這個冠軍不孤獨
· 既生瑜,何生亮
· 我看着他打破世界記錄
· 祝賀美國終於“第一名”
· 二比二
· 全紅嬋和周洋
【難題】
· “難題”(3)-- 意外的驚喜(解
· “難題”(3)-- 意外的驚喜
· “難題”(2) -- 雞還是蛋 (解
· “難題”(2)-- 雞還是蛋
· “難題”(1)-- “簡單”的極限
· “難題”(1)-- “簡單”的極限
【奇葩總統】
· 奇葩總統(1)- 股票總統
【最強大腦】
· 最強大腦 -- 色塊迷蹤(續)
· 最強大腦 -- 色塊迷蹤
· 最強大腦 -- 復活
· 最強大腦 -- 迷走點線
· 最強大腦 -- 珍稀足跡
· 最強大腦 -- 龜文古蹟
· 最強大腦 -- 知己不知彼
· 最強大腦 -- 數字謎盤
· 最強大腦 -- 入場式
【書摘】
· 《華爾街數學》書摘 -- 暗示的力
· 《華爾街數學》書摘 -- 飲水不忘
· 《華爾街數學》書摘 -- 書緣
· 華爾街數學 -- 我的數學人生
【橋牌“外交”】
· 橋牌“外交”-- H先生
· 橋牌“外交”-- C先生
· 橋牌“外交”-- R先生
· 橋牌“外交”-- 引子
【腦筋不用急轉彎 -- 續二】
· 24史
· 科學家的思考
· 朝四暮三
· 紙上談兵?
· 為什麼床鋪死都不公布稅表
· 質疑測量金字塔高度
· 如何用數學手段消除循環賽假球
· 如何儘快在大學新生中找出乙肝患
【我的大學 -- 續一】
· 太太太感謝您了!
· 飲水不忘掘井人
· 我的復旦夢
· 世界讀書日
· 暗示的力量(2)
· 蘇步青大師
· 久有凌雲志,重翻幾何書
· 人名不譯
· 生成函數 -- 殺牛的雞刀
· 歐拉定理的證明
【人間 -- 續二】
· 戰俘 – 一個沉重的話題
· 我自認為相當理智和客觀
· 一葉知秋
· 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
· 異曲同工(三則)
· 社區的地球日
· 淡泊天涯
·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 得理不饒航空公司
· 我幾乎撒謊 -- 與大家共勉
【腦筋不用急轉彎 -- 續一】
· 從統計學看國人的冷漠
· 一波四折
· 考考大家的想象力 (附“答案”)
· 毒酒和老鼠 -- 據 KM 說是 GS 的
【往事越千年 -- 續一】
· 崑崙關大捷和《血染的風采》
· 歌劇演員和歌唱演員
· 我的超級記性
· We are doing the impossible
· 上海人的體育輝煌
· 大浪淘沙
· 我為革命下廚房
【Alaska 之旅】
· Alaska 之旅(3)--前人栽樹,後
· Alaska 之旅(2)--一國兩制害死
· Alaska 之旅(1)-- 終於露餡
【莫談國是】
· 打死卞校長需要老毛聖旨嗎?
· 蠻不講理知“勁草”
· 重貼領導指示
· Hooter
· 我為“86萬”叫好
· 領導指示。。。
· 重要的一年
· 隨機抽查
· 三位知識分子的遺產
· 為公布100名紅色通緝人員叫好
【(不是我的)童年 -- 續一】
· 小朋友的高見
· 這次不扣錢
· 女兒的“科研成果”
· 一家三口數學競賽,我居然只拿了
· 活學活用
· Email from Santa
· “著名”泥塑藝術家
· 女兒的幽默
· 小狗不會告狀
· 美國校車補遺
【腦筋不用急轉彎】
· 氣死數學家
· 好人壞人
· 抽水馬桶史話 -- 山寨版
· 前幾天,我打了一幅臭牌
· 911 能減少貿易赤字?
【人間 -- 續一】
· 橋牌中的運氣(續)
· 向桃園機場致敬!
·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 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
· 酒文化
· 買車記
· 電影懷舊
· 燒菜“經驗”點滴
· 一次難忘的音樂會
【無題】
· Waterpick
· 《藍色天夢》點評
· Obama Care 的報稅 – 尋求幫助
· 鋼琴碩士和博士
· 赫魯曉夫令人尊敬的一件往事
· 打橋牌和上廁所
· 聰明的車夫
· No School !
· 一段不錯的繞口令
· Everyday is weekend
【(不是我的)童年 -- 續一】
【科普講座 -- 續二】
· 統計樣本的笑話
· 歐幾里得21世紀的學生
· GDP和幸福指數
· 給電動車潑點冷水
· 信用卡的保護程序
· 自動駕駛
· “內行”的“外行”人之所見
· 精算師的風采
· 我說文理相通
· 人名不譯
【科普講座 -- 續一】
· 一次真正的忽悠 -- 雙周房貸
· 論“房貸忽悠”之忽悠
【科普講座】
· “不是數學家”的煩惱
· “永久”郵票
· 制度優勢
· 又聞蟬鳴
· 獨行俠張益唐 -- 轉載自戴世強教
· 做一回事後諸葛亮
· 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
· 考試和做研究(4) 遲到創造了歷
· 考試和做研究(3)橋牌博士論文
· 考試和做研究(2)
【華爾街的數學】
· 《華爾街數學》出版以後。。。
· 華爾街的數學(結束篇) 光輝的
· 華爾街的數學(19) 鍛羽而歸
· 華爾街的數學(18) 什錦拼盤
· 華爾街的數學(17) 橘子和蘋果
· 華爾街的數學(16)蘋果和橘子
· 華爾街的數學(15)“標準”手冊
· 華爾街的數學(14)“塗改”數據
· 華爾街的數學(13)假“公”濟私
· 華爾街的數學(12) 第三者的模
【街談巷議】
· 廣州地鐵的鬧劇
· 下有對策,上無政策?
· 拼死吃河豚
· 商人的智慧
· 在這兒,沒有知遇之恩
· 部分大於整體
· 白草的戰爭邏輯
· 米飯里的沙子
· 吃力不討好
· 丁惠民之問
【飲食文化】
· 小籠包史話
· 母親的八寶辣醬
· 倚老賣老
· 搭便車
· 江浙點心和統一大業
· 糖藕 (非食譜)
· 蹄筋(非食譜)
【我的大學】
· 三強韓趙魏,九章勾股弦
· 慘烈的考試
· 重刑監獄犯人的數學難題
· 魚骨頭的故事
· 數學也有假冒偽劣
· 無名小卒和Nash大師的一段“交往
· 別開生面的面試
· 我的第一次 0 + 1
· 大師的風采
· 橋牌博士
【人間】
· 你想不到的義工
· 丁惠民先生千古!
· 卡特總統生日快樂!
· 幽默的老闆
· 買車記
· 個人自掃鄰家雪
· 不說英語的留學生
· 多虧沒有簡體字
【(不是我的)童年】
· 女兒“學”元素周期表
· 一鳴驚人
· 布穀鳥又叫了
· 誰是老闆?
· Potty 交響曲
· "重賞"之下, 必有&quo
【往事越千年】
· 瑪德琳餅乾的故事
· 蔣經國的偉大
· 版權所有!!!
· 一身真偽有誰知
· 太湖美
· 人間自有真情在
· 蔣介石為胡適寫的輓聯
· 懷念胡耀邦
· 我家的“阿慶嫂”
· 我的英語老師
存檔目錄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3/01/2022 - 03/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6 - 08/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2/01/2014 - 02/28/2014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內行”的“外行”人之所見
   

顏寧決定回國擔任“顏院長”,還沒幾天,就已鬧得沸沸揚揚,幾乎成了所有中文網站的頭條新聞。

我先是看到一篇大作,認為是GoogleAlphafold搶了顏寧們的生意,顏寧們經年累月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成果,人家電腦上鼠標一點就出來了,顏寧由此決定換跑道去做顏院長。我覺得這說法很有趣,頗有新意,就打電話給一位內行朋友,他也覺得有點關係,但只要低調一些,不要處處和愛國連在一起,也沒什麼不對。最後他問我,是不是又想寫文章了?我說,我一個外行人,寫什麼文章。

哪知又過了一兩天,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預料。由於消息太多,真假難辨。對於信息爆炸,我一向根據48小時法則加以判斷,即48小時無人異議,則大致是對的。有人更為保守,考察72小時。現在梳理要點如下。

(1)      顏寧團隊通過實驗觀察,“發現”了葡萄糖如何進入細胞的秘密。從2009年開始,在頂級雜誌上(包括《自然》)先後發表了19篇論文。

(2)      1993年人稱網絡第一寫手的閻潤濤博士和他的博士後指導教授Maloney在《細胞》發表了一篇論文,用理論模型準確預測了蛋白質載體的結構。閻和顏寧觀察到的實際結構幾乎一模一樣。所以,任何科學工作者都會同意,顏寧“驗證”了蛋白質模型,而不是“發現”,其關係和吳健雄驗證李楊的“宇稱不守恆”幾乎一模一樣。主要差別有兩點。首先,閻先生的成果沒有得到諾貝爾獎。另外,楊李的“宇稱不守恆”七個月以後即被吳健雄實驗驗證,而閻先生的成果得到“驗證”已經過了至少16年。

(3)      顏寧的文章對閻先生的工作隻字未提,連含含糊糊提一句,然後輕描淡寫放在參考文獻都沒有。當閻先生得知此事,很紳士地就此事詢問顏寧,顏寧在微博上的回應堅決不承認兩者的工作有任何相似之處,並叫閻先生不要來“碰瓷”。

看到這一步,我這個“外行”人還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一些“內行”的亮點,忍不住說兩句。請注意這兒是“外行人”加了定語“內行”。

首先,根據48小時法則,兩者“發現”的確實是同一件事。只是顏寧在後,只能說是實驗驗證。這方面例子不計其數,前面提到吳健雄驗證宇稱不守恆,另一個著名例子就是實驗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驗證工作也很偉大,但和愛因斯坦他老人家的原創性工作還是不能比的。顏寧的工作肯定很偉大,即使有閻先生論文的背景還是很偉大。光環會有些折扣,人們還是會“高度讚揚”,就像人們對吳健雄的態度那樣。吳健雄1975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長,李楊卻還無此殊榮。然而,顏寧對閻先生的工作不認賬,還略帶人身攻擊地說人家“碰瓷”,這個方程式就變掉了。大家這麼想,如果吳健雄的論文隻字不提李楊,會是什麼後果。我只能祝“顏院長”今後工作順利了。

第二,不說顏寧後來的態度,她發表文章時是否確實不知道閻先生的工作。就我個人的親身經驗,不知道的可能性很小。我和博士後導師Percus1991年解決了 Random Sequential Adsorption (RSA) 方面一個至少半個世紀的難題。在這之前,我們做了點熱身運動,將RSA 在梯狀晶格的嚴格解做出來了。我們將論文投送英國的 Journal of Physics A JPA)。文章給退回來了,也沒有說什麼不對,就說不適合在那兒發表。我們投送Journal of Statistics,馬上就發表了。大約半年後,我在 JPA看到以色列兩個學者的一篇論文,用不同的方法解出了同樣的問題。他們加了一條註解,謝謝審稿人指出,這個問題已經被Fan and Percus 在半年前解出。

這個例子問題或許說服力還不足,我們和以色列學者的文章沒準是同一個審稿人(相差半年而已),才疏學淺的本人居然還碰到過另一件。1987年的高溫超導熱浪中,我和博士指導教授用排列組合方法做出了這個浪潮中可能唯一的嚴格解,發表在 Physical Reviews B (PRB)2010年,我回母校校友團聚(Reunion),導師告訴我,有人最近重複了我們23年前的工作,審稿人讓編輯部把文章轉給我的指導教授,並讓他直接回復。

23年過去,PRB的審稿人還是知道我們23年前的工作,閻先生的工作比我的“成果”高了不知多少量級,顏寧和審稿人都不知道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現在假定審稿人知道閻先生的工作,比較費解的是,他怎麼會允許顏寧的論文以目前這種形式發表,難不成堂堂《自然》雜誌對審稿人的素質要求還不及JPAPRB。退一萬步,假定這小概率事件確實發生了,顏寧事後說明一下,就像那兩位以色列學者那樣,不就沒事了。根據閻先生最初對顏寧文章的紳士風度,他絕對不會一直糾纏下去的。顏寧還是顏寧,只不過由李政道-楊振寧變為吳健雄而已。

假定48小時(現在240小時都不止了)法則是基本正確的,顏寧的做法,講的文縐縐一點,是學術行為不規範。講的不客氣一點,就是心術不正了。但是說她造假或剽竊就言過其實了。

最後提一下顏寧的恩師施一公教授。多篇文章中,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信息,閻潤濤和施一公的導師均為 Peter Maloney。這些文章還有個共同點,作者們對施一公在這場學術官司中至今保持沉默表示“不解”。這兒“不解”加了引號,我想他們覺得施一公在這件公案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施一公1995年得到博士學位,他的“師兄”和“導師”1993年如此重要的文章,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再往下想,我不禁感到不寒而慄,一身冷汗。

前面提到的那位內行朋友指出,施一公的博士指導教授是 Jeremy Berg,與Maloney在不同的系。這樣,令我不寒而慄的“陰謀論”就不存在了。施一公不想趟這趟渾水也是可以理解的。

儘管我自認為有些許“內行“的亮點,但畢竟是”外行“,言多必失,就此打住。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