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好像只有成功,没有失败,这里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如我在前言中所说,工业界理论方面的“科研”项目,和学校的研究基本上不在一个量级。公司里的一个“项目”,大部分情况下其难度和工作量只相当于学校科研项目的一个分项目(Sub-Project)。但这儿是基本独立的,所以就要容易的多。成功失败的定义,学术界和工业界是不一样的。像第16篇《苹果和橘子》,在学术界也不一定算失败,但成功恐怕是算不上的。你也可以去学术会议宣讲,,但发表在所谓SCI杂志恐怕就不行。工业界是标准的猫论,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即使理论上尚不完善也没人在意,不可能有人象数学系的学究们那样花个三年五年去证明什么存在性唯一性。当然,我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这十几篇短文中应该有所反映。博士后的这些研究经验,在学校里算不了什么,在工业界经常就是杀鸡用牛刀了。真正的失败有过一次,但那次完全是自己找来的。 有一年,我奉命更新可调利率(ARM)房贷的模型,所谓更新,就是原有模型不变,只是系数用新的数据调整一下,勤快的公司3-6个月会做一次,我个人意见是至少一年。倒不是因为这样我可以省力一些,而是对分析比较容易,容易看出所谓的趋势,当然勤奋派也有他们的理由,这儿就不介绍了。 ARM重新贷款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项就是你换成固定利率后能省多少钱。到底能省多少是很难计算的,谁也不知道这“可调”利率5年10年后会调到哪儿去。作为经验公式,人们就简单考虑利率的差别。但是这是可调利率,这利率是会变的。一开始是3-5年,以后一般每年一次,调整以后的利率,可以认为和那个时候(不是当前)的固定利率大致相同。所以我认为,我们不但应该考虑利率差,还要考虑时间差,三年以后调整和下个月调整应该是有区别的。我建议把这一项有利率差变为利率差乘上时间差。听上去象是很合理,唯一的问题是模型的框架要有很大改变。我于是问老板,如果结果确实有明显改进,我们是否愿意付出代价改模型及整个软体的骨架。老板相当开明,说软体是为模型服务的,如果预测质量确实有明显改进,剩下的事总可以解决。哪知这就把自己逼上了唯一的一次不归路。 我记得那次接受任务是七月份,原来想凭我的功夫,两个月应该没问题。许多人不熟悉数据,做准备工作就要好几个星期,我这方面特别快,很快就出结果了。新的模型比旧的好像是有改进,但仅仅好像而已。向老板承认失败显然还太早,就天天自愿加班,看看是哪儿顾此失彼了。以至于这个看上去很不错的点子居然没有成功,失败还谈不上,至少没有变坏吗。这个“猫”看上去确实不错,但就是不抓老鼠。如此奋战直至感恩节,我最后不得不缴枪投降。这个教训实在太深刻了,应该先悄悄地试验,有了确实很好的结果再去问老板那个问题,如果没有明显改进就把模型更新一下,装着什么事都没发生,就不会这么下不了台了。实际上也没有下不了台,谁都会失败,我可能还是最少的,但这次完全是自找的麻烦。 数学中常用反证法,工业界也有类似的。我说过好几次,一般的研究工业界比学术界要容易得多,但要证明不能做工业界则要难得多。原因很简单,工业界的“能做”比学术界要求实在要低得多。当然,这只是金融行业,制造业没有对比性。 有一次,我做一个关于额外付款(Curtailment ,见《假“公”济私》)的模型,想用它来进一步改进重新贷款的模型。先是做些一般的分析,相当有意思。在重新贷款时,金额大的房贷比较踊跃,道理很简单,同样的时间精力和手续费,大的房贷换成低利率省的钱就多。而这Curtailment正好相反,因为不需要任何手续费,也没有什么手续,小房贷换低利率得不偿失,那我就早点付清,同样可以省钱。30年房贷利率比15年高,你如果经济比较宽裕,能够承担15年房贷的月付,在利率较低的时候,30年换成15年可以省下一笔额外的钱。但15年房贷就缺少这“额外”的动力,数据显示,15年的重新贷款的几率就比30年低得多。因为如此,15年房贷付这“额外”的Curtailment动力就要大得多。另外,能付这“额外”钱,经济总是比较宽裕,所以首付比例(LTV)低的相对来说手头应该比较紧,所以做这号事可能性就较小。同样道理,信用(FICO)好的额外付款的可能性也较大。 这个“猫”看上去又不错,一动手就发现问题了。这Curtailment数值很小,30年固定利率大约每月在0.03-0.05%,模型的误差就在这个量级,所以用这个模型完全是帮倒忙。我又心生一计,这些人零打碎敲多付点小钱就是认为重新贷款可能性不大,所以只要有额外的月付重新贷款的几率从统计角度就会比别人低。一测试,果然如此。我们马上发现,又高兴得太早了。这额外多付的人占10%都不到,兴师动众改进这10%完全是得不偿失。尽管没有成功,但理由极为充分,所以就写了个备忘录,以后就再没有去碰过。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个人认为是学术界和制造业的事,对金融界好像并不适用。Bear Stone 和Lehman Brother 失败了,连影子都不见了,谁会去说他们是成功之母。张三的失败,成为李四的成功之母倒是可能的。我个人觉得,读者从这个失败篇学到的,或许比从那18篇成功篇学到的还要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