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面试机会是 JP Morgan。主持人大概看到了我简历上说5门精算(Actuarial)考试满分,几个八股问题后,就让我当场做个方差分析(ANOVA)问题。大致思路当然是知道的,但要一步不差当场“闭卷”做出来,没有经过突击记忆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出来的自然了不起,做不出来的实在也是正常的。我这高级统计得满分的,也照样没过这道坎。 我事后自然十分懊悔,但再多想一会儿就相当坦然了,他大概就是不想要我这个出身卑微的数学物理博士。即使我这道题侥幸答出,他可以再出一题,考倒人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敌人在暗处,咱们在明处,躲得了这一枪,躲不了那一枪,迟早会被撂倒的。据说曾有人问爱因斯坦光速是多少,他居然答不出。老头的理由相当冠冕堂皇,脑子要用来记更重要的东西,光速这玩艺,查一下物理手册不就行了。问题是在考场上,考官是不吃这一套的。事实上,考官本人如果没有准备,我的那道题十有八九也是做不出的。不服气的可以试一下这个:为什么标准误差(Standard Deviation)的表达式中要除以N-1,而不是N,才是无偏差(No Bias)的。多少人能“闭卷”推导出来?如果再加时间限制,有多少人能在15分钟内“闭卷”完成? 一年多后,历尽千辛万苦,我才算找到“工作”。加了引号,就是说是一份三个星期的合同工(Contractor)。事后知道,是否转正就取决于我能否解决一个关系到公司存亡的问题。我早晨上班,12点以前就把问题的根源给找出来了(参看《华尔街的数学》中《平均场近似》)。简单的说,就是函数的平均不等于平均的函数。三个星期后,我就顺利转正了。我对这这玩艺实在太熟,论文都发表过好多篇,所以根本不用回家查找资料,是“闭卷”完成的。但只要能把问题解决,不管开卷闭卷老板都会替我转正的。后来,我多次向朋友说起,JP Morgan 那次,如果能“开卷”,再难上几倍我也不会有问题。事实上,根据自己后来的经验,即使是JP Morgan 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果给我一两天,大部分情况应该也是轻而易举。 进公司后,我参加过几次面试,也只是泛泛问些八股问题。最近有一次,一位很要好的同事组里有个技术性很强的空缺要招人,他请我参加,考一些SAS(一种用途很广泛的统计软件)问题。因为很熟,我就问他,整个招聘过程你说了算(不是指最后录取)?他说是的。我就把20年前在JP Morgan 走麦城的故事告诉他。我说,如果只是问些泛泛的问题,那就不是在考本事,而是在考嘴皮子。不是说嘴皮子不重要,我们这种工作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毕竟远远高于对嘴皮子的要求。但如考得深入一些,就像那次在JP Morgan,那就像是在考研究生,而不是在招聘员工。比如那个标准误差的问题,现在给你10分钟,你能做出来吗。 我继续说,我刚工作那阵子,尽管也懂SAS,但远不能像现在这样号称专家。好在我有一个朋友,是真正的SAS专家,关系非常好,一有问题我就打电话问他,根本不必担心“脸皮厚”问题。曾有一次,是关于Macro的,电话里已不能解决问题。我就坐纽约的Path到他家,吃完晚饭马上开工,约两小时完工,我就睡在他家,第二天早晨坐Path直接去公司上班。公司是猫论,只要做出来,他才不管你是抄书,问别人,还是自己做的。其实要问别人,你至少对问题要非常了解,能讲得清楚,应该说也是有些能力的。由于该同志的言传身教,加上我自己的努力钻研,没几年,我也敢号称专家了。 于是我向这位同事建议,我的面试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口试,当场问,考知识面,问些深浅不一的简单问题,半小时当然足够了。另一部分是回家作业,考能力,从我做过的项目中选几个中等难度的,加以简化后让他们回家做。如果是本地的,第二天半夜12点以前EMAIL 给我。如果是外地的,再多给一天。同事觉得这主意好极了,我们部门的副“总统”(VP)知道以后也赞不绝口。 题目很快就出好了,象征性地给同事看了一下,就定了下来。回家作业有两题,第一题是关于计算的,第二题是关于文件处理的。我对同事说,如果这两题能基本答对,上班的第一天早晨就能替你们干活了。我下面选几题口试题目,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我测试一下。题目都是关于SAS的,就不再一一注明了。 1) 你如何定义一个Macro变量。 2) “By”和“Class”有什么区别。 3) SAS输出文件中的_TYPE_代表什么。 4) 如果程序中有“Class X Y Z”,_TYPE_ = 6 代表什么。 5) 程序中的双引号和单引号有什么区别。 6) 你是否知道一种叫“Look Up Table”的技术,是用来干什么的。 在面试时,我向应征者讲了有回家作业,他们都觉得这很公平。有几个人当场表示,应该没什么问题,根本不需要一天半。我警告他们,没有陷阱(Trap)的话,这些题目就不会拿来考你们了。我说,你可以坐在你舒服的电脑房里,喝着咖啡或其他饮料,记不住的细节可以查书,题目不理解可以打电话问我。我没有明说可以问朋友,这大概是不用教的。太太问我,如果朋友做了,他们只是抄一遍,那怎么办?我说,如果做得太漂亮,我会打电话去问。抄一遍以后就理解了,就说明这个人真是相当厉害。 事实上,没人全对,有些战略思考就错了,有些战术错了,有些两者都错了。第二题有些人的方法很笨,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用的。但我的题目要求的是一般情况,如果在程式化工作(Production)中使用这样的程序,测试5-10个文件,什么问题都不会有。几个月或几年以后,某一次运行中如果文件数量超过某一上限,结果就会牛头不对马嘴。有些错误计算机会给出警示,而这个错误计算机测试根本不可能查出,所以很危险。总而言之,这回家作业把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给测试出来了,这些问题在传统意义的面试里是不可能察觉出来的。 这样的面试当然也有局限性,它只适用于相当大范围内的技术性工作。招募管理人员或当官的是不能照搬此法的。公司的打字员或输入数据(Data Entry)的低层工作也是不需要的,那儿的“能力”就是看你是否细心,打字是否快。 事实上,大部分硕士论文就有点类似这种回家作业。但博士论文就完全不同,它需要原创性的工作。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闭卷还是必要的。那时的脑子还没定型,强迫记忆不仅仅是记住了东西,更重要的是脑子得到了锻炼,是一辈子受用的。但是这“回家作业”的精神,对高中生也是有其价值的。至少50年前,莫斯科大学数学系的新生就有面试。这面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进行一些互动型(Interactive)的考察,呆板的笔试是无法达到这目的的。第二是给笔试中马失前蹄的考生一个辩解的机会。他是失误(就是说是懂的)还是一窍不通。其实在试卷这也是可以看出一些的,在面试中可以证实一下。 我对考试的这个看法是很早就形成的。我进大学第一学期,高等数学的老师看我表现优异,就建议我寒假准备一下,第二学期开始来个免修考试。当时文革刚结束,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许多学校都这么做的,我们系77级也有好几个同学参加了免修考试并通过了。开学后我问老师考试之事,他略有尴尬地说,他们的教研组长说,“如果他实在要考,我们可以出张试卷”。我一听就明白了,我说她要考倒我还不容易吗,我不考了。我对母校总的来说非常感激,但我承认,对这位教研组长相当耿耿于怀。以后我考取了CUSPEA,最后成了数学物理博士,也发表了不少论文。我对不止一位朋友说起过这件事。我说,不说现在,即使在我大学毕业时,要出张试卷考倒这位教研组长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