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伍加,昭君几位博友对中国古代科技都有好的博文发表。我也来凑个热闹,以天文学 为例,就古代宗教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一个简单分析。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天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应该说,中国古代是很重视天文 观测与记录的。中国连续性很好的文明史,也很有利于这些观测技术的改进与资料 的累积。可是,现代天文学还是产生在欧洲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以著名的哈雷慧星为例。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 定律推算出1682年出现的大慧星的运行轨道及其运行的周期性,他并且认为这颗慧 星与1531年、1607年出现的慧星是同一颗,并预测它约以76年左右的时间绕太阳旋 转。哈雷说:“我坚决预言,这颗慧星在1758年还要回来!” 后来,法国数学家克 罗雷等人发现,这颗慧星在运行中将要受到来自较远的木星和土星的摄动力的影响, 通过重新计算,认为这颗替星将要推迟到1759年4月出现。 1759年3月13日,这是天 文学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当这颗大慧星在群星中穿过的时候,在地球上,人们用 肉眼也可以看到。 慧星和行星一样,也是绕太阳运行。虽然哈雷在1742年就离开了 人世,没能亲眼看到他所预言的现实,但这颗慧星仍然被命名为“哈雷慧星”,以 此表达人们对他的纪念。 其实,对哈雷慧星观测记录最早,最完全的不是欧洲,而是中国。<春秋>就有公元 前613年对哈雷慧星的记录,<史记>及后世的史书都有多次有关记述。为何会出现中 国人有如此良好的记录却不能总结出哈雷慧星轨道的怪事呢? 原来,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信仰和哲学。大慧星出现是一件大事,它预示 因为天子无道失德而引发人间大灾难出现。帝王和宫廷御用天文官,史官,及其他 重臣,对此无比重视又惊恐。在完成观测和记录后,他们接下来要作的就是准备接 受天谴,那里还会去思考慧星(天体)运动规律?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理论虽然激励御用天文官尽力作好观测记录,可是由于他们没 有分清主观(人),和客观(慧星等天体),结果无法促使他们发现隐藏在天文现象后 面的自然规律。 而欧洲早期天文学家(包括牛顿,开普勒等),都是虔诚的基督(天主)教徒。他们深 信上帝所造世界,人类可以探索真理,找到规律。虽然哥伯尼,加力略等人发现的 日心说与罗马教廷的见解不一(教廷的地心说并非来自<圣经>,而是古希腊的托勒密 ),但他们都如实加以整理并发表。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为了验证上帝创造 世界(包括自然规律)的伟大,荣耀上帝,而不是简单的服务于教廷或教皇。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山哥 |
|
留言时间:2008-07-07 20:06:56 |
|
|
紫荆棘鸟博:小老乡你太客气了。我也基本赞成中国的思想文化高峰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年代。秦汉以后,包括墨家在内的很多家失传。独尊儒术确实造成文化专制。不过唐宋还是很伟大的,主要是把佛教中国化了,对建筑,诗词,音乐,哲学等影响很大。宋以后,中国文化确实没有多少创意了。 昭君:赞成你的提议,欢迎紫荆棘鸟博发表她的大作。 |
|
|
|
作者:昭君 |
|
留言时间:2008-07-07 18:11:48 |
|
|
我的一块借来的“砖”引来了这么多“玉”,太高兴了!荆棘鸟,什么时候就实证科 学写点儿什么? 个人感觉中国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是把双刃剑 -- 一方面使中国人(尤其是古人 )有一种练达的哲学境界,另一方面却限制了他们求实求证的探索。山哥在我那篇文 章后面也提到中国历史延续性的问题,和荆棘鸟的观点应该是相通的。 |
|
|
|
作者:紫荆棘鸟 |
|
留言时间:2008-07-07 09:45:51 |
|
|
山哥老师所写此文,感觉是个好的开头,但是显然,也许是因为时间关系,论证并不见得很充分----不过别问我如何如何写之类,我不知道呀:)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pure precision thinking的自然科学的原因之一,我觉得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过于追求实用的文化,缺乏抽象和对理想的崇尚和追求。当儒教在汉代被尊为国教之后,产生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我越来越觉得春秋时代的那种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顶峰 (这么说难免挨骂,呵呵。当然这只是陡发的奇想而已)。唐代文化的繁荣?那只是数量上的加倍而已,中国文化自周以来就定型了,两千多年来,没有改变。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