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里有一个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故事。说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访楚国,楚王再三羞辱晏子和齐国,但都被聪明的晏子驳回。其中一个故事说: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武士押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问:“押着的是什么人?”武士回答说:“是齐国的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对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为枳子,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吧。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从此,“南桔北枳”就成了一个著名成语,它强调环境条件可以改变事务的属性。不过在生物学意义上,却是一个荒谬的说法。 其实,桔和枳是同属芸香科(Rutaceae)家系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桔属于柑桔属(Citrus), 拉丁文学名为Citrus reticulata;而枳属于枳属(Poncirus)其拉丁文学名Poncirus trifoliate。 山哥湖南故乡盛产桔子,每年秋天都有大量的酸甜可口的桔子上市;但我也常常见到农民收获枳壳晒干,交售给供销社作中药用。因此,在我没有接受生物学教育之前,就知道两者分别为不同的物种,不会互变。不过,因为枳树耐寒等抗逆性好,桔农也用枳为嫁接砧木,接上桔树接穗,把两者的优良性状加以整合。 无论如何,桔树在淮南是桔树,移植到淮北有可能冬天被冻死,但绝不会变成枳树。晏子这位杰出的外交家,却患了疏于观察的错误,而2000多年的华夏后人还人云亦云,不察其错,就更不应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