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核心环节。地处中部的湖南,人口接近7000万, 中心城市长沙目前城市人口不到300万,省内其他主要城市更是都少于100万。中心 城市的辐射功能薄弱。湖南省5000千万农村人口,耕地确只有4000多万亩。这个地 少人多的“农业省”,纵有肥沃土地,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堪称鱼米之乡, 湘民也难以致富。因此长期以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武汉等地,都 有大批的湖南打工仔打工妹。 反观湖北,人口少于湖南,首府武汉却远大于长沙,位列中部最大城市,人口900万。 因此总体而言湖北比湖南经济要好。有人要说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长沙无法相 比,可是历史上长沙比武汉兴盛的年代可能更长。说穿了,不过是明清以来600余年, 中央政府人为设定武汉为华中政治经济中心所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前 40年,中央的厚此薄彼特别明显。单说50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当时比武汉大学不 相上下的湖南大学,被强行命令向武汉输血,文科和理科遭重创,工科也弄得五痨 七伤,门类不全。 所幸天佑湖南。90年代后期以来,长沙的文化,教育,制造业,金融商业等,都有 巨大进步。1938年的文夕大火,烧掉了大半个长沙城。直到50年代后期,长沙才恢 复到20多年前的规模。可是计划经济年代,鱼米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的定位之下, 湖南的大都市化举步维艰。近30年改革开放,先是沿海特区,后有西部大开发,中 部是崛起还是塌陷?湖南人开始发力了。 大武汉的形成,除了政治原因,也拜技术因素。没有50年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 变通途”,武汉还是散布为汉口,汉阳,武昌三镇。 九十年代以来,湖南开始全力推行长沙,株洲,湘谭三市的融城战略。由湘江环绕 形成的品字形的各距50公里的三个湖南顶级城市,开始逐渐由城市轨道交通,高速 公路,以及美丽的湘江沿江风光带联接,加上电信同区号,一个超级大都市开始出 现。欧元之父蒙代尔也热情展望:长株谭未来会赶上他的故乡-北美名城多伦多。 最后别忘了人的因素。三湘自古多豪杰,近代更是英才涌。由交通部长任上到任湖 南省委书记的张春贤,是国内省级领导中的才俊。现任长沙市长,更是伯克利加州 大学博士,湖南邵东农家子弟张剑飞。他对城市建设看来是国内少有的有国际眼光 的少壮派技术官僚。 长株谭赶超大武汉,大有希望。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山哥 |
|
留言时间:2008-10-11 21:55:29 |
|
|
多谢慕容博的评论。中国的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大于美国多数地区。节约土地和水资源极为重要。大城市化将是不得已的选择。 |
|
|
|
作者:慕容青草 |
|
留言时间:2008-10-11 16:28:10 |
|
|
谢谢介绍....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几倍于美国,所以将来的发展一定是以大城市群的模式而不是美国的小城镇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农民真正离开土地,而只有等农民真正离开了土地,农村才真正达到现代化.... |
|
|
|
作者:山哥 |
|
留言时间:2008-10-11 06:39:02 |
|
|
老矮博好。谢到访评论。90年前后10年是湖南灰暗的10年。现在湖南势头很好。长株谭不应只是城市规模,更重要的是在生态,文化,经济的综合发展上为国内大都市开创新路。 |
|
|
|
作者:步步矮 |
|
留言时间:2008-10-11 06:17:29 |
|
|
80年代中后期,国内国内掀起地改市,小市吞县拼凑成大城市之风。记得山东的淄博就是一例子。长株潭设想那时就被提出,可惜没及时跟进实施。听说如今省政府都移往三点之中心去了真干了。和武汉比在水运上略为劣势但无损其蒸蒸日上的大局。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