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三个洗碗机七周年生日,特写短文纪念一下。其实我的第一个洗碗机也用了七年,但那时在上班,还没闲到这个地步。第二个洗碗机只用了五年半,我这“数学家”,就想找原因,问个为什么。第一个洗碗机,还没有女儿。有了女儿,碗筷增加50%,锅子基本不变,偶然为她开小灶另作别论。我觉得这数学模型还算合理,对这一年半就心安理得了。但这第三个也用了七年,而且还没有坏的迹象。。。原来我这样本空间太小了,才两个点,就异想天开想做线性回归。亏得没有把这作为博士论文的课题。 美国的住家,不管是独栋还是公寓,都是配备洗碗机的。早期我和许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也是不用,一是对新生事物总是有所抵触,二是“听说”洗碗机费水。太太烧菜,我洗碗,天经地义。 在纽约买了第一栋房子后,当年的圣诞节,我的博士后导师到纽约和他妈妈一起过节,我就邀请两位12月24日到我家吃晚饭。他们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他妈妈告诉我,他们以前就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个社区。我就虚心请教,您还记得哪家超市比较好吗。 太太十分好客,菜一道又一道,因为有外国人,咖啡甜点,一样都不缺。老太太吃到一半,忽然想起什么,问我家有没有洗碗机。我们说有的,她说那我就放心了,于是继续享用。她哪里知道,这“洗碗机”,就是我。他们九点多离开,我一个人洗到大约12点。 那时我家有个房客,是台湾清华大学的教授,在纽约大学(NYU)做访问学者。开始她自己煮,太太觉得实在惨不忍睹,就叫她和我们一起吃,不用煮了。我跟她说,星期一二三四我洗碗,五六日她洗。她说,我太太为什么不用洗?我说她烧菜,怎么还能洗碗。这样的房东大概打着灯笼也是找不到的,她尽管对这洗碗耿耿于怀,但还是接受了我们的好意。 这次请客之后,她就给我们宣传洗碗机的好处。以前也宣传过,我们没有理睬。这次听上去就感觉不一样了,我决定试一下。水槽下面的门一打开,原来洗碗精都是现成的。不用不知道,一用就上瘾了。锅碗瓢勺自然全部扔进去,慢慢的,我把炉台的铁架,抽油烟机的网罩,全部在里面洗。这网罩是一根根细钢丝,手洗非常困难,还洗不干净。可是对洗碗机来说,根本不受几何形状的限制。 我装洗碗机,在朋友圈已经小有名气。我的口号是,只要装得下,我就装得下。我尽管不能保证我的装法从运筹学角度是最佳方案,但相当有把握一定很接近了。有时候会有一两个碗放不进去,我就动用我的绝招,“梯形法”。中国人的碗的侧视图不是接近一个梯形吗,就留给大家作回家作业了。不过这“梯形法”我不轻易使用,有点太穷凶极恶。 客人到我家吃饭,向来是我洗碗,这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每次吃完饭,我们会对客人反复强调,洗碗全部由我负责。偶然有一两个客人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她们就叠一下。每当听到这个“叠”,我就有触电的感觉。我说叫你们不用管,主要目的就是不让你们叠。一个盘子或碗,本来只有里面是油的,现在底部也油了,如果手洗的话不是等于工作量加倍吗。现在我用机器洗,但我的职业道德还是不允许你们这么做。 有一次一位朋友带他70多岁的妈妈一起来,老人家对我这门“手艺”极感兴趣,一直看到我装完按了按钮才去和大家一起喝茶。我实在不好意思说,您这么看着,像中纪委在检查,我“亚历山大”,影响发挥啊。在朋友家吃饭,洗碗也都由我“承包”。有一次,一位朋友还要客气,我就说,这应该是众望所归了吧。许多中国朋友把洗碗机当碗架,我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2013年,我姐姐来美国,第一顿饭,我估算一下,剩下的脏碗加上新的差不多正好洗一次。哪知一转眼,姐姐已经把碗洗掉了。我给她们看,装的像艺术品一样的洗碗机,就空了一个角。上纲上线的话的,这就是破坏环保了。她们洗那几个碗用的水,原来是根本用不到的。她们说,吃完饭,“习惯”就洗掉了。我说,这是坏习惯。以后一个多月,此类现象再未发生。 最后说一下水费。许多中国同胞不用洗碗机,原因之一就是这以讹传讹的“费水”。我们使用洗碗机,就没有觉得水费有变化。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手洗的话,把洗涤精漂干净的水,其实至少有80%是浪费掉的,有机会冲刷到碗盘的水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水只是在那儿装模做样转了一圈。而洗碗机的水甩出来时已接近雾状,几乎每滴水都有机会接触到碗盘,我想这道理类似于以色列发明的滴灌。另外,洗碗机有两层,上面洗过的水还继续洗下层。这些在设计流量时估计都已经考虑进去了。 中国现在许多家庭的装修都已十分豪华,高档家电比比皆是,但是至少公寓房子,我从未见到有洗碗机。洗碗机在美国一台400多美元,包含安装,几十年下来也没涨价。400多美元,约3000人民币,根本没资格称为高档家电,我诚挚地建议中国朋友以后换房子或买房子时,不妨考虑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