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方鲲鹏
  方鲲鹏的万维博客
网络日志正文
有感于史天健教授的“程序民主论” 2011-01-04 07:42:38

作者: 方鲲鹏

一、 史天健教授的民主制分类

美国杜克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史天健,因患急性间质性肺炎不久前突然去世,终年59岁。在国际学术界,史天健教授是研究中国问题颇有影响的政治学家,他的英年早逝令人唏嘘惋惜。

史天健将西方的民主体制很直观也很传神地定义为“程序民主”。与此对应,他创设了一个“实质民主”的概念。他定义一个社会的实质民主程度,是由民众拥有的民主感觉度来衡量。

史天健创立的实质民主理论招来很多非议。我想,如果他选择美国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而不是中国,可能批评会比较少。但史天健如果用对立于西方主流学派的民主理论来研究美国的民主问题,肯定在中美两国都找不到资助,而没有资助就无法作他的研究。

史天健对《凤凰周刊》记者玛雅说,他刚来美留学时,十分推崇西方的民主制度,后来看多了,认识深化后,就觉得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其实这种对西式民主制度从乌托邦式的憧憬到有真切认知的变化,发生在很多来美人士身上,即使在中国时是知名的西方体制狂热崇拜者(或称民运人士),曾写过一些有激情有影响的民主启蒙文章,到了国外后批评共产党批评中国政府的文章可以锋芒如故,但歌颂西方制度的往昔热情很快就消失了。

史天健对于美国的一些批评都是善意的,有事实有数据,绝没有妖魔化,也没有否定西方体制。我想,这一类批评可以起两个作用:对于生活在实行西方程序民主体制的读者,使人们从自恋式的体制优越感中醒悟;对于生活在体制转型期国家的读者,提醒人们不要幻想程序民主制能解决业已存在的社会问题。

二、 中国应实现程序民主制,但面临的社会问题不会由此消失

(一) 为了长治久安应该采程序民主制

有点类似于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关系,虽然程序正义不能保证产生实质正义,但没有程序正义的实质正义,只能被认为是一种不合规范、不稳定的正义。因此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好是在程序民主下实现最大程度的实质民主,这需要在设计程序民主的规则上多下工夫。

从整体来看,程序民主制的最大好处是从体制上制衡权力,保障长治久安。另外可以平息执政合法性的争论,也能使中央政府推卸一些困难的责任,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比如在程序民主制下,无需受理赴京告状。所以在中国的现状下,实行程序民主制后的主要受益者是中央政府。

改为程序民主制后可以使社会表面上比较有序,但原有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基本上全部存在,不会自动改善。而老百姓的观感和感觉不仅难有实质性改善,更可能是变坏。美国的民调数据可资参考。前任总统小布什任期的后两年,美国人对他的满意度基本上处在百分之二十几的低水平。现任总统奥巴马目前的民众满意度在45%上下。美国的人民代表即国会议员们,整体的满意度长久以来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最新的一次民调是13%。目前有80%的美国人说他们不信任政府,仅有19%的美国人表示满意政府。这些民调数据说明,程序民主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虽说是迄今相对最可接受的政治体制,但远不是一个可以炫耀的制度。包括史天健在内的一些学者试图找到更好一些的选择,他们的探索精神应当受到尊重。

下面通过一些实证研究,说明程序民主制后,已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会退场。需要说明,举例分析不是统计分析,易于受质疑,这是此种方法先天不足之处,因此我尽可能选择知名的、代表性强的案例。

(二) 没理由相信程序民主制会约束利益集团同情弱势群体

2010年3月23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美国大众卫生健保法案》,将让全美大约3200万没有医保的人在4年内获保,使医保覆盖率从85%升至95%。

美国全民医保的思想在一百年前就提出了。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对美国人民说过,“我们将效仿德国人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的举措,让美国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奥巴马签署法案后,虽然还没有实现全民医保,不过只有一步之遥了,可以说奥巴马艰难地完成了一项历史壮举。

观察过健保法案困难而吵吵闹闹诞生过程的人,不难发现其中至少有三个反讽现象:(1)大部分美国人反对这个法案,不愿意帮助买不起医保的弱势人群,这对于一个高举人权旗帜的世界超级强国,可以说是奇耻大辱。(2)法案最后没有充分开放程序民主,是以投机取巧方法强行通过。(3)法案强制每个人都必须买医保,不买就罚款;这个规定与市场经济的原则完全不合拍,所以国会共和党人称奥巴马是社会主义者。

换言之,如果充分开放程序民主,如果完全遵照市场经济原则,这个法案的命运必然是再次胎死腹中。这些反讽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医疗费用失控。近十几年来,美国政府眼看着医疗保险费以远远高于通货膨胀率的速度攀升,耳听着民众怨声载道,但政府或是制约不了、或是不愿约束、或是不敢得罪利益集团,结果只能是两手空空,一个解决方法也拿不出。

(三) 程序民主制与司法正义没有关联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7月6日美前驻加蓬大使约瑟夫•威尔逊在《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文章,揭露布什政府使用假情报蓄意夸大萨达姆的威胁,制造战争借口。一个星期后《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抖出威尔逊的夫人瓦莱丽•普莱姆是以能源顾问身份作伪装的中央情报局秘密特工。其时普莱姆已为中情局秘密工作了近20年,经常派往国外从事间谍活动。她特工身份曝光,不仅使她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也给她本人、同事、国外联系人、线民等带来危险。

威尔逊认为,布什政府故意泄露他妻子的特工身份,是对他批评布什战争政策的打击报复。而泄密文章的作者也承认,白宫官员向他泄露威尔逊夫人的特工身份时,他意识到是为了报复她的丈夫对布什政府的批评。

根据美国法律,泄露中情局秘密特工身份的做法属于重罪,美国司法部长任命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为特别检察官对该泄密事件进行调查。调查告一段落后,特别检察官以伪证罪和妨碍司法罪起诉副总统切尼办公室主任刘易斯•利比。

利比在审判时声称,他在泄密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只是执行上级的指示。他作证说,是副总统切尼派他去St. Regis旅馆接受记者朱迪斯•米勒的采访,在那次谈话中,他把普莱姆的特工身份泄密给了米勒。利比进一步作证说,在去见米勒前,他告诉副总统,由于属于机密档案的性质,他不能把普莱姆特工身份信息告诉米勒,副总统回答他:“总统授权你泄露出去。”

在法庭辩论时,特别检察官向陪审团说:“被告律师韦尔斯说我们企图怀疑副总统。我们把话挑明了,副总统身上确实疑云重重。是他派利比去St. Regis旅馆见朱迪斯•米勒,被告在那次二小时的会见中谈论了威尔逊夫人。这个疑云不是我们按上的。而且由于被告阻碍司法和作伪证的行为,使我们无法解开副总统身上的疑云。(为慎重起见,我把特别检察官的法庭原话抄在此:Fitzgerald told jurors:“[Wells] said something here that we’re trying to put a cloud on the vice president. We’ll talk straight. There is a cloud over the vice president. He sent Libby off to Judith Miller at the St. Regis Hotel. At that meeting, the two hour meeting, the defendant talked about the wife. We didn’t put that cloud there. That cloud remains because the defendant obstructed justice and lied about what happened.”)

我对特别检察官的这席话解读为,他知难而止,以利比作伪证和阻碍司法造成调查无法进行下去作为籍口,终止了调查。

陪审团判决利比有罪,法官据此判处利比30个月监禁。利比在判决后对记者说,他是白宫抛出的替罪羊;而接受过采访的陪审员也全都同意“替罪羊”的观点。不过利比没有服一天刑,布什总统特赦了他。

这个泄密事件,媒体称为“特工门案”,从2003年9月29日开始调查,到2007年7月2日布什总统特赦利比,经历了3年9个月,花费了调查费用2.58百万美元,全程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然而正义仍然没有得以伸张,甚至连泄密责任者都没有指出。特别检察官虽然知道利比是泄密者之一,但没有起诉他泄密罪,也不敢追查幕后的主使者。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一个泄密者关进监狱,也没有给受害者一句道歉的话。

普通民众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打击报复事件,稍有生活阅历的人,大致没有经历过也看到过。普通人的这类事,媒体不会有兴趣,就如沙粒掉入水里,水纹也不起一个。但发生在白宫就不同了,那里事无巨细,媒体总是兴致盎然。而这个“特工门案”还有稀奇之处,就是 “你来一拳,我还你一脚”这般没有想象力最低档次的报复情节,居然会在白宫最高档次的官员中上演,让我等百姓开了眼界。只是白宫这次不巧,一脚踢到了铁板上,从而延伸出像肥皂剧似的长篇故事。

(四) 程序民主制无助于解决官员腐败问题

俄罗斯急急忙忙转型程序民主制后,有目共睹,官商勾结腐败问题十分严峻。盲目学西方体制的叶利辛,把俄罗斯搞到崩溃地步后就一副傻样,束手无策了;最后是靠对西方体制极度怀疑的普京收拾好烂摊子,使俄罗斯逐渐恢复元气。

(五) 新闻自由在程序民主制社会由看不见的手控制

言论自由必须由新闻自由和传播自由来体现;没有后二者,言论自由就是自说自话的自由。所以,只需要以新闻自由为代表来讨论。

在程序民主制社会,新闻自由是由市场力量看不见的手控制。这种控制的效率高于政府的行政控制,而媒体“维稳”、维护“政治正确”的自觉性也高于政府行政控制下的媒体。如果中国转型成为程序民主制社会,民众会感到自说自话的自由多了些,但其他方面差异不大。

举两个中国人熟悉的例子。

一个例子是翟田田案。翟田田被控恐怖威胁,美国的地方媒体和全国主流媒体都有报道。翟田田还关在美国监狱时,《纽约时报》作了一次长篇报道,其中有一些事实方面错误,比如翟田田那个惹祸的电话,接听的人是学校电话接线员,但那篇报道称警察接听了电话。后来翟田田案有许多新的发展,我给报道的作者写了两次信,告诉他翟田田案的后续发展,指出他报道中的一些错误,并告诉他如果需要电话采访翟田田,我可以帮助联系。这位记者连一个字也没回复我。

翟田田案是以检方行政撤销结案,这表示翟田田是完全无辜的,检方办错了案。按理说,当初报道过翟田田涉嫌恐怖威胁的媒体,有责任报道检方行政撤销此案的消息,还他一个清白。但由于“政治不正确”,美国没有一家媒体(除了华文媒体)对检方行政销案作了报道。特别是那位曾长篇报道过翟田田被关押的《纽约时报》记者,虽然我特意告知他翟田田案被检方行政撤销了,他还是不作后续报道。

另一个例子是高瞻案。高瞻在2001年曾使美国所有的主流媒体兴奋了好几个月。高瞻的后续发展尽管更具故事性和戏剧性,同时由于高瞻是在美国公众中有高知名度的新闻人物,使高瞻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新闻性,但没有一家媒体对高瞻案2003年以后的发展作报道,估计也是“政治不正确”,媒体不想让美国政府尴尬。

三、 少谈些主义,多作点实事

我曾浏览一位称为“流水有痕”网友回忆农场生活的博文,其中一个小故事留给我深刻印象。他当年下放到军垦农场喂猪,附近农村小孩常来偷粪(那时猪粪是农作物的主要肥料)。一次被他抓到几个,他问他们为什么来偷粪,一个孩子低头想了半天,忽然大叫:“毛主席最亲!解放军粪最香!”

现在的学生看了,会以为“流水有痕”在说笑话;但曾上过山下过乡的“知青”一看就明白,这不是杜撰的故事。

中国三十年来的巨变确实值得世界瞩目。相较于经济变化,政治变化虽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不过作仔细观察的话,仍可以发现一些重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决定国家走向的权力,由一个人的“家长制”和平过渡到“董事会制”,而且用任期限制、年龄划线的规则使这些改革成果制度化。

中美舆论大多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改革,果真如此也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看不出这个“滞后”损失了什么。在中国目前的现状下,程序民主制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却解决不了已存在的社会问题。当务之急是治理好民众深痛恶绝的官商勾结腐败现象,这需要健全法制,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需要推出政府高级官员财产透明、财产信托等制度,做这些事不必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治理好社会乱象才能有助于体制转型平稳进行,而指望用体制转型来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则适得其反,只会乱上加乱。

不进行政治改革,30年改革成果会丢失的观点,是危言耸听。市场经济已发展到没有哪种力量可以使其走回头路,而经济发展产生的各利益集团都想影响政府的政策,会不断要求构制一个可博弈的平台,即要求社会体制转型,或谓政治体制改革。由于程序民主制历史悠久,游戏规则较可捉摸,容易为博弈各方接受;但对于不能上台博弈,只能“被代表”的普通民众,实际上得不到什么实惠。

程序民主制的“程序”(规则)是大可研究的课题。政府与其神秘兮兮高调作秀,误导民众以为政治体制改革可医治社会百病,不如拨款设几个研究小组,研究和设计社会体制改革的规则,把研究成果公布,既普及知识,又可让各界评议,以便根据反馈作改进。总之要努力使公众对社会体制转型的认知,从现在抱持的幻觉中降落下来,方有可能使改革平稳实现。

我很赞同史天健教授的一句话,现借来作为本文结束语:“我们应该像胡适当年说的,要踏踏实实地做一点事情,就要多研究点问题,少谈一些主义,因为谈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

浏览(7062) (0) 评论(24)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21:41:42
palmtree: 你这句话“This is an insult to everyone's intelligence”是不能容忍的!至少是对以上部分评论者的intelligence 进行的insult。
回复 | 0
作者:palmtree 留言时间:2011-01-05 21:23:47
This is an insult to everyone's intelligence, as:

1. You do not take the notion of outlier seriously, despite your acknowledgement of the same.

2. For this discussion to be non-trivial, it has to a comparative statement. If it is the lesser of the two evils, it IS a better choice. Period.

3. Your "evidence" actually argues for, not against "procedural democracy", or whatever it is called. With it, appropriate penalties can be levies against corrupted officials; without it, no officials will ever take people's voices seriously. If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countries that are practicing PD (and I know there are), the solution is to implement it better, not to retreat from it.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21:14:47
令狐冲博:感谢支持!“民主”就像科学家说月亮,虽然离地球最近,但越研究,不可理解的东西就越多。
回复 | 0
作者:令狐冲 留言时间:2011-01-05 20:52:26
有同感,赞同博主观点,顶好文!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20:13:43
刚才在信济的博文“由史天健概念再谈民主与专制—复方鲲鹏《有感于史天健教授的“程序民主论”》”后看到西岸的评论,觉得很有参考价值,特转贴在此,没有事先征得同意,还望西岸见谅。我也有同感,史天健的“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分类,按照传统理论是不伦不类。但是,史天健没机会阐述和发展,不然也有可能自成一派,有些网站搞大批判不公道。西岸避免提及,也就没有批评,我也不会批评。下面是西岸原帖:下面是西岸原帖: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1-01-05 21:07:02
现代民主概念的核心是尊重程序,这是唯一的民主“硬标准”,因为是可以检验核实的,不是可以任意解释的。而不论程序是否合理,或有空子可钻。
至于怎么利用程序,或玩弄程序,那是民主社会的普遍,也是正常现象。但程序的意义在于如过有漏洞,总可以通过修改程序来完善。
而程序的解释权的控制,也可能有独裁的因素在其中,但最终还是落实到程序的执行过程。
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属于典型的例子,国王能否离婚,需要经过当时由教会和贵族组成的法庭来审理,国王只能陈述自己离婚的理由,而没有高于法庭的权利。
在此之前,国王利用一切权力阻止案子上升到法庭审理的地步,只是没有成功罢了。西方现代民主思想和实践是从英国开始,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子上,最后国王利用权势玩弄技巧换了主审的bishop,使得案子的判决有利于自己,但整个过程仍然还是遵循程序的概念。就是说,国王要想操纵法庭,只能通过换人来实现,而不能自己说了算,而换人本身也是要经过相应的程序。
“民主的核心是尊重程序”这个基本概念,是很多提倡民主理念的中国人没有弄清楚的,以为民主是为了体现公平合理,这是误区。
因为公平合理的标准是依对象而变化的,不是“硬指标”。一个基于民主理念和契约文化形成的程序是不能保证结果是公平的。
而程序在社会生活和政治中的出现,本质上是大家妥协的产物,就与买卖双方定量的标准是用秤来衡量的概念一样。
这就是契约文化的概念,即人们并不能事先肯定一个契约是肯定最终对自己有利的,因此就有风险。而风险对契约的各方都是平等地存在的,不同的只能是程度。人们接受契约,就是保证风险存在的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公平。
而独裁文化,比如老中的文化,在这类事情上是事物结果的解释是在事件完成后进行。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20:09:12
海客瀛洲博:你的评论最精彩!心悦诚服。
回复 | 0
作者:海客瀛洲 留言时间:2011-01-05 19:43:40
一個好人,不管穿什麽衣服,都會做好事。一個壞人,不管穿什麽衣服,都會做壞事。專制和民主都是是衣服,真正重要的是統治集團的素質。統治集團如何統治人民,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統治集團腐敗了,什麽制度都沒辦法。因爲不管什麽制度,歸根結底,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主導權都是在統治集團手裏。被統治者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只有兩條路,一是加入到統治集團中改造它,漢朝的擧孝廉,隋唐的科舉就是這樣的道路;還有一條,那就是當統治者對人民的呼聲置若罔聞,只知作威作福的時候,人民就只好起來反抗推翻他,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革命就是如此。

另外,民主制度中的政黨輪替,並非真正的統治和被統治的輪替,輪替只在統治集團可控的範圍内由統治集團内部的不同派系來唱戲,(此种輪替,在專制制度下也存在,只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顯現)被統治者連制定遊戲規則的能力都沒有,更不要說走到前臺來唱主角了。統治集團内部的輪替並不能保證他們一定會傾聽民意,照顧民生。歐美的民主制度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歐美的統治集團越來越腐敗了,所以歐美的内部問題逐漸顯現。當然專制國家的統治者也並不明智。所以這個世界現在是在比誰更爛。所謂新興和崛起也好,民主與文明也好,都只不過是某些方面爛的程度稍低一點而已,誰也沒有什麽好炫耀的。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19:41:09
再次澄清,我不是律师,研究法律问题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已经在本博客上澄清过几次,本想不再重复,但不经意间在他处又看到此误解,无奈再贴一次。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18:08:30
星辰的翅膀博:欢迎到访和留言。诚如所言,“民主”和“共和”易说难懂,实际上“法制”和“法治”这一对也是如此。
回复 | 0
作者:星辰的翅膀 留言时间:2011-01-05 17:30:42
好题目。研究民主的人越多越好。我最近看到一点东西,分享一下,不代表俺真懂。我看国人对民主议论很多,但是不是忽略了共和?民主讲究的是少数服从多数,而共和讲究的是多数也不能实行多数暴政,反而要保护少数。谁能知道当年日心说的少数,不能渐渐成为今天的多数?

共和也许和法制联系的紧密一点。新加坡不能说是一个民主的典范,但在华人社会确实是一个法制的典范。中国号称是一个共和国,但我看大多数人不理解共和的含义,比民主还不被中国人理解。

孔夫子让俺们安分守己,忠君爱国,却从来不讲这个君怎样产生,这个国的目的何在,因此地痞流氓才能变成开国皇帝,然后由儒家来忽悠百姓忠君爱国。

“当务之急是治理好民众深痛恶绝的官商勾结腐败现象,这需要健全法制,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需要推出政府高级官员财产透明、财产信托等制度,做这些事不必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治理好社会乱象才能有助于体制转型平稳进行,而指望用体制转型来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则适得其反,只会乱上加乱。”

厌倦了胡锦涛唯唯诺诺,危机四伏的中国也许在呼唤如希特勒般的强人。也许这样可以入毛泽东一样构造出一个没有自由的“平等”社会,但这样的社会你我愿意住进去吗?“健全法制,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没有强有力的反对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这可能吗?多做点实事,就必须谈这些主义啊。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12:57:16
谢谢楼上到访和留言。
第一句我同意。第二句看不懂。至于第三句,如果你同意在中国目前现状下,政改后还是共产党掌权,你就应该同意我的结论。
回复 | 0
作者:ddti 留言时间:2011-01-05 12:41:19
威尔逊对小布言论和利比供认切尼的行为按中共官场的潜规则就是没有大局观,是破坏和谐,是要被全党共诛之。你没说明为什么五十步就不能笑一百步。你看不出政改“滞后”损失了什么,但是感到受欺压的不满意的的人一定看出了损失了什么。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11:05:51
Lanhan网友:感谢来访和留言。我写的时候有个指导思想,就是避免引起无谓的争论。
回复 | 0
作者:lanhan 留言时间:2011-01-05 08:44:04
感谢楼主的大作,严谨、中肯、平实、有说服力,很受启发。
多数民运人士恰恰都是喜欢谈论主义,而不屑解决问题的。
逢共必反,骂个痛快,还是提个具体的建议,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是一个分水岭。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5 06:20:30
信济博,刚拜读了您的文章。谢谢您的讨论,不将讨论引入非白即黑,正是我希望的。
回复 | 0
作者:信济 留言时间:2011-01-04 23:11:19
方兄好文章。我刚发了一篇,也算是对您佳作的回复,请留意。
回复 | 0
作者:兰冠云 留言时间:2011-01-04 20:53:51
方律师,民主和法治的关系,你应该最有发言权了,我不需班门弄斧的。毛泽东都能跟黄培炎讲得头头是道。 所以,我们都没有跑题。 谢谢指教。
回复 | 0
作者:兰冠云 留言时间:2011-01-04 20:28:07
方律师,民主和法治的关系,你应该最有发言权了,我不需班门弄斧的。毛泽东都能跟黄培炎讲得头头是道。 所以,我们都没有跑题。 谢谢指教。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4 19:01:06
兰冠云博,谢谢到访和长篇评论。
我不太愿写“民主”题材,是因为这种题材容易起争论。争论本身不是坏事,但困难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大家公认、共同接受的“民主”定义,这样争论就会流于各说各话。很可惜史天健的民主理论他还没来得及清楚阐述,所以我只是借用了史天健的“程序民主”这个词的直观意思,即民主制度就是“程序”,是一整套游戏规则。这不等于我认为这是对“民主制度”的最好定义,只是在这种狭义定义之下,可以抽去意识形态就事论事,避免争论在不同定义下各说各话。

下面这些话是从文章中摘出,大致表达了我的立场,我想也能部分回答你的质疑:
“没有否定西方体制。”
“程序民主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虽说是迄今相对最可接受的政治体制,但远不是一个可以炫耀的制度。”
“程序民主制的最大好处是从体制上制衡权力。”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好是在程序民主下实现最大程度的实质民主,这需要在设计程序民主的规则上多下工夫。”

另外,我想你提出的一些问题在上述定义下属于“法治”问题,而不是“民主”问题。
回复 | 0
作者:兰冠云 留言时间:2011-01-04 17:56:02
"当务之急是治理好民众深痛恶绝的官商勾结腐败现象,这需要健全法制,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需要推出政府高级官员财产透明、财产信托等制度,做这些事不必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治理好社会乱象才能有助于体制转型平稳进行,而指望用体制转型来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则适得其反,只会乱上加乱。" -- 前半句共产党都讲了几十年了,为何做不到?前后半句是基本常识,为何做不到?

民主制度当然有弊端,也有腐败,但与专制下的腐败不可同日而语。蒋经国算是明君,对下属的操守要求非常严格,但蒋经国时代的腐败程度仍然远远甚于今日民主台湾。这个问问台湾来的就知道。

没有程序正义不会有实质正义;没有程序民主不会有实质民主。或者说没有前者时,后者的出现是极偶然的;当然,有前者,也不保证后者,但后者的可能要大许多。遇上明君时,可能有民本。民本不是民主。而且是否遇上明君是没有保障的事。 何况,如今社会的复杂非皇权时代可以相比,即使胡是明君,也管不了地方的不法事了。

你阐述程序民主无助于解决官员腐败现象一点比较薄弱,而且也是阐述不好的。本身这观点就与政治常识不符。不是有选举的体制就是民主体制,还要看这体制完善成熟与否。这体制的效益还要看其参与的人运用得成熟与否。更何况旧政权遗留的问题太多了,积重难返,不可能指望民主化就使问题迎刃而解。俄罗斯如今还只能算是威权体制,当初叶利钦的改革急了,几乎没有预备,但也是形式所迫。所以如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题不是啥主义,而是如何建立完善一个科学有效的国家政治管理体制。如果愿意朝这一方面努力,不需要啥主义之争,就自然走上了程序民主的道路。这就像玩下棋,为了玩得公平有趣,就会制定发展出许多规则来。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4 12:01:18
谢白凡博支持!新年好!
民主的题材我一般是避免碰触,这次看到另一网站上有几个人像在对史天健搞大批判,产生一些感想,就写了出来。
中国现在的领导人太关注作秀,缺乏普京强势解决问题的魄力,相当令人失望。
回复 | 0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1-01-04 10:07:26
鲲鹏兄好文章!说得既平易,又很深入。所有关心中国民主建设的人都应该读读您的研究。多点切实的研究,空谈主义毫无意义。最后那段给中国执政者的建议也非常好。

谢谢分享!祝新年快乐!
回复 | 0
作者:方鲲鹏 留言时间:2011-01-04 08:40:14
谢史语博来访和评论。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01-04 08:09:25
公允之说,谈得透彻。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方鲲鹏
注册日期: 2010-05-15
访问总量: 1,148,99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商业性转载,请联系作者。
最新发布
· 波兰导弹疑案
· 统计数据证明接种新冠疫苗剂数越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7)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6)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5)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4)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3)
分类目录
【美国的选举政治】
· 选区划分的怪胎 - 蝾螈选区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8)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7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6)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5)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4)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3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2
· 总统选举年话美国的选举政治(1
【诺福克四水兵】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12)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11)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10)
· 从“诺福克四水兵”冤案中学习保护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8)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7)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6)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5)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4)
· 美国诺福克四水兵奇案(3)
【陈果仁被害案30周年】
· 为陈果仁被害30周年作(5)
· 为陈果仁被害30周年作(4)
· 为陈果仁被害30周年作(3)
· 为陈果仁被害30周年作(2)
· 为陈果仁被害30周年作(1)
【软性腐败问题】
· 美国议员软性腐败警世录(五)
· 美国议员软性腐败警世录(四)
· 美国议员软性腐败警世录(三)
· 美国议员软性腐败警世录(二)
· 美国议员软性腐败警世录(一)
【美国游说政治面面观】
· 说客拥有、说客治理、利益集团享
· 议员家属做说客的生意经
· (美国国会的)耳印记拨款
· 议员与助手的合伙生意模式
· 议长丑闻下台焉知非福
【石油起源理论和伊拉克战争】
· 石油起源理论和伊拉克战争(三)
· 石油起源理论和伊拉克战争(二)
· 石油起源理论和伊拉克战争(一)
【发展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 以美国为镜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制
· 以美国为镜为戒构建中国特色的制
· 新版“两个凡是”对美国的迷思之五
· 新版“两个凡是”对美国的迷思之四
· 新版“两个凡是”对美国的迷思之三
· 新版“两个凡是”对美国的迷思之二
· 新版“两个凡是”对美国的迷思之一
· 中国在规章制度方面不能绕过的三
· 社会发展阶段论能为中共理论困境
· 以美国为镜发展中国特色的资本主
【关于普世价值看法】
· 阅读提示:《共产主义理论兴衰史
· 普世价值论幕后的故事
· 回应《孔夫子是普世价值的倡导者
· 鼓吹普世价值论对民主、自由、人
·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何方
· 虽然一人一票但分量大不相同
· 谷歌自诩不作恶“避税”邪门赛过洗
· 美国两党长期分享政府权力的奥秘
· 共产主义理论兴衰史预告了普世价
· 同性恋权利与普世价值
【美国黑人民权案例2】
· 美国有些州曾经黑兔与白兔也不能
· 命名“纪念埃米特悌尔公路”的缘由
【美国黑人民权案例1】
· 中国人不应对中华民族产生自卑
· 美国最高法院也可以拒绝释宪
· 美国黑人争取平等选举权的历史
· 为美国民权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马
· 祸害美国百年的乌鸦法
· 最高法院重新释宪令种族隔离为非
· 华人是白人还是黑人?美国最高法
· 美国开国宪法定义一口黑人折算五
· 八分之七白人血统的人不是白人
· 宪法是什么意思?由最高法院说了
【美国司法模式】
· 一位美国联邦法官断案期间吃了被
· 中国的司法改革无需站在政改的大
· 美国各种监督机制在司法权面前止
· 美国陪审团审判正在消失
· 司法权力不受约束可以自我膨胀
· 法官职位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庸酬左
· 法官终身制和绝对豁免权
· 钱力滥用取代权力滥用
· 复制美国司法运作模式必定失败(1
【美国万花筒1】
· 占领华尔街运动半周年述评
· 美国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 前众院议长如此发横财是否属腐败
· 盘点新世纪头10年美国腐败和性丑
· 晒晒美国上诉庭法官的独立办案
【法官受贿滥判少年案】
· 分析美国人民很不满但社会不乱的
· 普选和司法独立不能阻止官员搞腐
· 受贿法官的认罪协议被联邦法院接
· 美国司法缺乏自觉纠错的机制和动
· 宾州最高法院对受害者态度前拒后
· 法官受贿滥判少年…(3)
· 法官受贿滥判少年…(2)
· 法官受贿滥判少年案及对中国体制
【俞陵诉吴弘达】
· 俞陵诉吴弘达案(三)
· 俞陵诉吴弘达案(续)
· 俞陵诉吴弘达案
【高瞻案】
· 美国政府反间谍办公室的高瞻档案
· 美国最高法院拒绝了高瞻的上诉申
· 扑朔迷离的高瞻案(续)
· 扑朔迷离的高瞻案(二)
· 扑朔迷离的高瞻案(一)
【翟田田案】
· 六评翟田田之案 – 彼得森律师10
· 五评翟田田之案 - 荒诞走板的“骚
· 四评翟田田之案–大陪审团的决定
· 三评翟田田之案–解说逮捕翟田田
· 专访翟田田:我是如何被控莫须有
· 二评翟田田之案 - 论美国的国骂
· 一评翟田田之案 - 翟田田之案峰
【杂文1】
· 部分万维博主暂时失去博文是人为
· 回复网友的好意
· 脸书(Facebook)股价趣谈
· 无知者无畏
· 程序民主的怪胎 - 阻挠表决的“掠
· 谷歌CEO认为即使在限制条件下也
· 想听懂广东话吗?请看这份速成资
· 晒晒Google(谷歌)臭名昭著的点
【连载】
【疫苗】
· 统计数据证明接种新冠疫苗剂数越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7)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6)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5)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4)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3)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2)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1)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10)
·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9)
【杂谈2020美国总统大选】
· 副总统哈里斯救拜登能持续多久?
· 国会山暴乱“殉职”的警察其实是病
· 帮助中国崛起最给力的两位美国总
· 帮助中国崛起最给力的两位美国总
· 帮助中国崛起最给力的两位美国总
· 帮助中国崛起最给力的两位美国总
· 帮助中国崛起最给力的两位美国总
· 启动参院弹劾审判是民主党愚蠢之
· 总统特赦权与二次弹劾案
· 举世奇葩--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增
【其他】
· 波兰导弹疑案
· 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人的大脑很
· 美国媒体的良心
· 赵婷因《无依之地》而无依之地
· 人类“十月孵胎一朝破出”的时代即
· 一幅最不要脸又最爱自立牌坊的自
· 唱衰中国疫苗的协奏曲
·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
· 国家错误政策的头号帮凶
· 美国媒体应颁给川普紫心大勋章
存档目录
2022-11-18 - 2022-11-18
2022-05-15 - 2022-05-15
2022-02-05 - 2022-02-26
2022-01-12 - 2022-01-31
2021-10-17 - 2021-10-17
2021-09-03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01
2021-07-02 - 2021-07-27
2021-06-23 - 2021-06-30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7 - 2021-04-28
2021-03-09 - 2021-03-31
2021-02-13 - 2021-02-13
2021-01-04 - 2021-01-27
2020-12-14 - 2020-12-30
2020-11-27 - 2020-11-27
2018-10-03 - 2018-10-26
2018-04-18 - 2018-04-18
2018-02-14 - 2018-02-14
2012-08-01 - 2012-08-22
2012-07-09 - 2012-07-23
2012-06-19 - 2012-06-26
2012-05-30 - 2012-05-30
2012-04-18 - 2012-04-26
2012-03-16 - 2012-03-16
2012-01-02 - 2012-01-26
2011-12-09 - 2011-12-30
2011-11-03 - 2011-11-27
2011-10-01 - 2011-10-31
2011-09-26 - 2011-09-28
2011-08-09 - 2011-08-18
2011-07-18 - 2011-07-29
2011-06-07 - 2011-06-10
2011-05-03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7
2011-03-07 - 2011-03-31
2011-02-10 - 2011-02-25
2011-01-04 - 2011-01-12
2010-12-08 - 2010-12-20
2010-11-02 - 2010-11-19
2010-10-04 - 2010-10-20
2010-09-06 - 2010-09-19
2010-08-03 - 2010-08-10
2010-06-24 - 2010-06-24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