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红利和人口投资
陈京
一个公司赚了钱, 部分赢利会作为红利发给股东,其它的会继续投资. 红利和投资的比例, 各个公司不尽相同.巴非特控股的伯克夏公司, 几十年来,从没有发过红利. 巴非特的解释很简单. 如果伯克夏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市场平均值, 他就不发红利, 如果低于市场平均值, 他就发红利.
公司如此,社会也一样.那些蓬勃发展的社会, 把几乎所有的资源投资给下一代. 早期欧洲殖民者到达新大陆, 他们的平均出生率为十个小孩. 他们很少积累物质财富, 购买奢侈品. 当一个社会不愿投资下一代, 而专注经济发展,它的衰亡就不再遥远了.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 为了发展经济, 青壮年的精力都被引导到工作上面, 有一段时间, 经济发展很快,但它们的人口出生率那时是世界最低的. 几十年后, 这些社会全垮了.
计划生育这种杀鸡取蛋的政策, 很多人都明白它的长期祸害. 同时,不少人在高压政策面前觉得无能为力.他们渴望有一种民主的决策机制. 但民主社会并不能保证健康的人口结构. 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 日本,欧洲的人口出生率都跌到世代替换率以下, 表明大多数富裕国家没有对下一代进行足够的投资.但对下一代投资的削减造成了短时间内红利的增加. 很多成年人, 特别是成年妇女, 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经济活动, 制造了八,九十年代日本,欧洲的经济繁荣. 如果一个人在八十年代末唱衰日本, 会被大多数人耻笑. 但到八十年代末, 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已经连续二十年低于世代替换率, 而且出生率不断下降.
大多数富裕国家意识到出生率持续低迷的长期后果. 但任何长期投资的实质性增加必然造成短期红利的实质性减少.随着人口平均年龄的不断增加, 整个社会对短期红利的兴趣不断增加, 对长期投资 的兴趣不断减少. 比如说, 日本政府的国债越借越多, 这样, 政府现在的福利支出越来越多, 将来, 日本人的负担也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 日本人生育意愿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富裕和民主并不能扭转人口结构不断恶化的趋势, 也不能扭转整个社会最终衰落的趋势.
生儿育女, 是一项长期投资, 任何长期投资, 必然损害短期红利. 生育率高的社会, 大部分是宗教精神很强的社会. 宗教强调永久, 也就是长期投资, 同时, 宗教把今世的苦难和卑微作为一种美德,也就是说, 宗教不追求短期红利. 耶酥说得很明白, “悲伤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得 安 慰; 卑微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得到这个世界. 为 正义 受 迫害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天 国 是 他 们 的.”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随后, 孟子引伸到整个国家的前途, 他总结道, 一个国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多生孩子与少生孩子的选择, 是长期投资和短期红利的选择, 是忧患和安乐的选择,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是生和死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