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经济学
当代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其理论基础是一般平衡态理论。从这个理论, 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会趋向最佳的平衡状态。 从自然科学角度,我们怎样理解经济和社会现象呢?从自然科学角度, 任何系统到达了平衡态,就是死亡。所以,任何生命系统,包括人的系统,都处于非平衡态。因为任何系统都有走向平衡状态的趋势,维持非平衡态,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资源。
当然,平衡态的定义,在社会科学中和自然科学中有所不同,在生物学中和物理学中有所不同,在同一门学科里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采用物理学中的定义,有了一个统一的定义, 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学科中得到的知识推广到其他学科。
由于中医里面经常用阴阳平衡的概念,中文里面平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来看一下西医对平衡这个概念的理解。下面的一段摘自 Cannon 的 The Wisdom of the Body. The constant conditions which are maintained in the body might be termed equilibria. That word, however, has come to have fairly exact meaning as applied to relatively simple physic-chemical states, in closed systems, where known forces are balanced. The coordinate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which maintain most of the steady states in the organism are so complex and so peculiar to living beings --- involving, as they may, the brain and nerves, the heart, lungs, kidney and spleen, all working cooperatively --- that I have suggested a special designation for these states, homeostasis. The word does not imply something set and immobile, a stagnation. It means a condition --- a condition which may vary, but which is relatively constant.
正是由于他不喜欢平衡态这个词,所以才创造了homeostasis (稳态)这个新词。
那么经济理论和社会科学中的平衡态跟生物学有什么根本区别?下面的一段摘自Trivers 的 Social Biology.
In the old system, each species was imagined to have been created according to some ideal type. Variation was just so much noise superimposed on the ideal type. After Darwin, the variation itself was seen as real and important, while the notion of an ideal type was recognized as a useless abstraction.
在生物学中, 理想状态在达尔文之后,被认为是 无用的抽象 (useless abstraction)。而在经济学中,平衡态定义为理想的最佳状态。社会理论中,有一本影响很大的书,福山写的,叫做历史的终结 (End of History), 也就是说,目前欧美自由民主制度是最佳的制度,不可能再变了,所以是历史的终结。而在生物学中,某种生物成功,只表明这种生物适应目前的环境,不表明会适应将来的环境,生物演化,包括人类社会的演化,是没有终结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理论,对这个世界有非常不同的理解,由于平衡态理论在这个社会佔统治地位,我们平常用来描述经济,社会的语言都是平衡态理论的语言,尽管我们自己也许并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曾有意识的应用平衡态理论,比如说,我们把富裕国家叫做发达国家 (developed countries), 把穷国叫做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也就是说这些富国已经处于最佳的平衡态,而且永远富裕,而穷国,只要有足够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来模仿富国的体制和政策,将来也会变成富裕的发达国家。
而非平衡态理论,有很不同的理解。富裕国家,作为比穷国更加远离平衡态的系统,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当资源充足,足以维持高生活水平的时候,富裕国家非常强大,但当资源不足以维持当前的高生活水平,富国就会日渐衰落。那么,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是否衰落呢?在生物学里,判断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群落是否健康,我们用每一代的数目变化,如果每一代的数目持续增加,这个物种就处于健康状态,如果每一代的数目持续减少,这个物种就处于衰落状态。人类社会也是一样,过去五百年的大多数时间,欧洲人口的出生率高,平均年龄低,人口迅速扩张到全球各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把欧洲当作世界文明的中心,但最近几十年,欧洲的出生率一直低于替换率,这导致了人口不断老化,竞争能力不断下降,欧洲不仅不再是人口大量输出的地区,反而需要大量输入年轻的人口,以解决人口老化,劳力短缺的问题。
欧洲文明从上升,到停滞,到下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1970年代发生的一些事情,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从非平衡态理论,我们自然从资源的角度考虑问题。1970年,美国石油产量到顶, 从此美国石油产量,逐渐下降,侭管近年,油页岩产量大增,但是油页岩耗能极大,净产出并不高。美国石油产量到顶, 表明美国的石油消费越来越依靠进口, 这会导致美元走弱,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按35美元固定价格兑换一两黄金,标志着世界上的主要纸币不再与实体商品挂钩,这导致了黄金价格大涨,同时造成了油价上涨的压力,终于在1973年,油价大幅上扬。油价的大涨,表明石油定价权,由主要消费国转到石油输出国。油价的大涨,提高了大部分生活用品的价格,这对高消费的西方国家影响尤其强烈。从1973年左右,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出生率,跌到替换率以下,这几十年,西方国家采用的各种手段,鼓励生育,但大部分西方国家生育率从未回到替换率以上。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从平衡态经济学理论,中国社会快速地从穷国转变为富国,是世界经济的典范。但是从非平衡态理论,如此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必然消耗大量资源,并削减对未来的投资。据中国官方公布,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生四亿人,这必然导致未来中国人口的老化和活力的下降。诸多的自然资源当中, 包括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空气, 目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都相当严重。有一种观点,西方国家也是先污染,后治理。西方国家保持环境清洁的重要手段,是减少产品使用过程的污染。而这往往增加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比如说,西方目前大量采用清洁能源, 象太阳能发电,而中国是最大的清洁能源制造地,一些清洁能源制造中心,也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所以西方国家并没有能够解决污染问题,只是成功地转移了污染问题。
从一般平衡态理论,只要一个社会采用了市场经济,这个社会就会处于或靠近最佳状态,所以决策层往往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产生毫无准备。而金融危机产生之后又常常认为整个社会会很快回归最佳平衡态。但从非平衡态理论,只要一个社会继续要求消费水平高于自然所能持续提供的,这个社会只能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削减对将来的投资,以满足眼前的需要。久而久之,这个社会必将走向衰亡。
当一个社会处于暂时繁荣,大多数人会忽略我们留给未来的问题。比如说,中国限制生育的政策,大量减少了下一代的人口,节省了我们养育下一代的成本,使得我们这一代能够享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是人口基数缩小的下一代将不得不承受赡养大量老人的负担。当我们这一代为了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牺牲了下一代的利益,难道我们还指望下一代能够在负担赡养大量老人的同时,再培养大量的下下一代吗?当一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变成了倒金字塔形,这个社会的衰亡就很难避免。
从平衡态理论,只要一个社会采取好的政策,这个社会将会趋于最佳的平衡态,至于这个最佳平衡态是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自由民主社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不论如何,最佳平衡态的存在,给处于上升社会和停滞社会的人巨大的心理安慰,这就是各种平衡态理论,包括共产主义理论和一般平衡态理论,能够风行世界的重要原因。但是当这个世界走下坡路了,平衡态理论束手无策。那么非平衡态理论能够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法吗?
传统非平衡态理论,或者说是自然科学理论,关注的是能量,质量,熵这样的物理量,而在社会决策中讨论的,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法律,教育政策,退休政策,养老金政策,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等各种政策,法律和经济问题,非平衡态理论能否给这些问题提供简单,清晰的理解?我的新书《科学与经济学的统一》【1】, 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讨论, 这也是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所要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hen,J. (2015) The Unity of Science and Economics: A New Foundation of Economic Theory, Sprin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