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负利率谈起
几天前,刚写了一篇关于利率的短文 (附在后面),就看到日本央行宣布负利率,有评论文章说,这是绝望中的措施,这措施管用吗?
要了解利率对社会的作用, 不能只看利率本身, 而应该同时分析社会生活中几个要素,象固定成本, 人均寿命和生育率。我们在上一篇短文讨论到, 低利率和高固定成本,长寿, 以及低生育率是正相关的。日本的平均寿命是世界最高的,生育率是世界最低的,日本政府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世界上最高的,债卷又叫做固定收入投资,对债权人是固定收入, 对债务人是固定成本,所以,日本也是世界上最高固定成本的国家之一。其他采取负利率的地区, 象欧洲,也有类似情况。
这几个因素中, 生育率(或生物回报率)是一个社会健康最根本的指标,负利率本质上是负生物回报率的一个体现。而固定成本是决定社会结构最重要的因素,要解决日本,中国和其他国家负生物回报率的问题,关键是降低其固定成本。因为政府是一个社会中固定成本最高的实体,要降低一个社会的固定成本,关键是缩小政府的规模, 缩减政府的功能。而低利率政策降低了借贷成本, 增加债务,进一步提高固定成本。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 日本一直采取低利率政策,其社会,经济状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进一步恶化。欧洲大多数国家也是一样。
如果从社会,经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着手,很容易看到各种政策的长期后果,但主流经济学中并没有这种理论, 决策人员只能根据政策的短期效果进行判断。尽管主流经济学家对当前的社会问题束手无策,对压制新理论却得心应手,他们本能的理解比主流理论优越的新理论对原有的理论是极大的威胁。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社会科学的研究死水一潭。新理论的建立和推广, 只能寄希望于广大的局外人,广大的读者。
附几天前写的短文
关于利率 调整利率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各国的股市,汇率经常由于央行行长的一句话而大幅上扬或下降,诸多的分析,报告使利率显得无比神秘,利率真的那么难懂吗?金融手段, 似乎有很多随意性,我们先来看一下实体经济。
如果你花十块钱买一只表,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丢掉了,如果你花十万块钱买一只表,可能会保存好长时间。(任何描述都是指平均值, 就像在统计力学中一样,作为个体, 有的人十万块钱买一只表,过不了多久就丢掉了,有的人十块钱买一只表,会保存好长时间。)也就是说, 高固定成本的投资, 折现率一般较低, 低固定成本的投资, 折现率一般较高。
我们再来看一下生物界。细菌很小, 繁殖很快,死亡率也很高, 也就是 折现率很高,大象很大, 繁殖很慢,死亡率也很低, 也就是 折现率很低。在生物界, 同样是高固定成本的系统, 折现率较低, 低固定成本的系统, 折现率较高。另外,高固定成本系统的寿命长, 低固定成本系统的寿命短。
利率是钱的折现率, 利率的高低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利率低时, 你能够借更多的钱, 买更贵的房子,而且喜欢把还款的时间延长。所以, 在低利率环境下, 人们倾向于高固定成本, 长期的投资, 在高利率环境下, 则相反。
那么利率高好, 还是低好? 从刚才的讨论, 我们知道低利率环境有利于高固定成本系统, 象大企业,受过很多训练的专业人员,而政府是社会中最高固定成本的系统。在当代, 大多数富裕国家的指标利率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 尽管大多数政府都声称奉行市场经济。央行的利率, 比市场利率低得多, 这一点, 国内的民营小企业和个人应该深有体会。 利率定得低,鼓励大企业和专业人员的增长,更多的大象,更少的细菌, 不是很好吗?但是大象所消耗的资源远远超过细菌,在资源丰富的时代, 消耗资源不成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煤和石油充裕的时代,利率大部分时间都很低。但是随着资源逐渐短缺,太多的大象很难生存。那么,怎么判断资源是否短缺?作为生物系统, 最客观的标准是生育率。如果生育率持续下降到替换率一下,这个系统的固定成本太高了,利率太低了。当今大多数富裕国家, 以及模仿富裕国家的国家, 象中国, 生育率已经比替换率低很多。我们的建议很明确,利率应该升高,固定成本应该降低。
我们并非建议中央银行拉升利率, 而是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自行决定利率, 这样, 市场上的平均利率自然升高。
有人会说, 经济疲惫的时候, 高的利率, 会使经济复苏减慢。 我们会问,一个人疲惫的时候,是应该好好睡一觉, 让身体活动减慢,还是应该向体内注射毒品, 刺激身体迅速回复精力充沛的状态?利用低利率, 还有高政府投资,以刺激经济, 其长期效果, 和用毒品, 以刺激身体,是一样的。
我想表达的是,金融政策的评价,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很具体的方法。但人们往往着眼短期的利益,而不愿考虑长期的前景,就像吸毒一样。更详细的分析, 请参看
The Nature of Discounting,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12), Vol. 23, p. 313-324.
The Unity of Science and Economics: A New Foundation of Economic Theory, (2015), Sprin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