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代,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构想,即第一步以1980年為基数,使经济总量(GDP)于80年代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当时的所谓 1980年的基数,是人均GDP 200-250美元, 到2000年翻两番要到达800-1000美元。邓小平的第三步是在2030-2050年间达到3200-4000美元, 就达到了他心目中的中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在近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10”新书绪论中称,到了2010年底,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中国将提前20到40年完成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三步走”的宏伟设想。也就是提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5月9日中国新闻网)。这是山哥见到的一种最乐观的估计。 稍早前,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啟研究员于 2010年1月在北京发佈其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现代化报告二0一0》.这位生物遗传学硕士(山哥的同行,呵呵)出身的现代化研究专家提出的中等发达国家是GDP人均2万美元,各项指标在世界排名前20位。何传启的所谓“中等发达国家”,实际上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也就是,如果说世界上有20-40个国家被公认为发达国家,那么其中排名10-20位的那些国家就是他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何进一步预言:“中国二十一世纪末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约為百分之四,这说明如果完全依靠国际经验,中国现代化前景并不乐观”。 很明显,何传启属于悲观派。他的那个“中等发达国家”标准,比刘伟的高出甚多。 山哥注意到了中国国内刘何两位大腕级人物对何谓中等发达国家的不同解读,感觉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十分有意义,尽管我不敢苟同他们真的正确解读了邓小平代表那一代领导人提出战略目标。 首先,我感觉刘伟的计算的确企图遵循邓小平的原意去解读“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他的结论建立在对人均 GDP美元价值刻舟求剑式的估计之上,显然是大有问题的。邓小平说的3200-4000美元,是1980年美元的价值,2040年时相当于多少当时的美元?由于美元一直在贬值之中,现在谁也不可能知道。 反观何传启的报告,虽然也打着研究邓小平分三步走的旗号,实际上却完全是他自己的标准,与邓的标准没有多少关系。所以刘伟对他那个“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视若无物也就可以理解了。 到底应该如何确定邓小平定义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呢? 山哥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找到 1980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数字,看看哪几个国家3200至4000美元之间,就是邓小平那代人心目中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 1980年有四个国家在此区间,他们分别是: 墨西哥: 3614美元,乌拉圭:3767美元,巴巴多斯:3790美元,塞浦路斯:4023美元。那年第一名是卡达尔:34122美元;美国是16名,为12186美元,日本排名25名,为9036美元。 按照何专家的解读,美国和日本那年都只能算是“中等发达国家”,呵呵。 世界银行 2000年数字:墨西哥:5935美元;乌拉圭,6914美元,巴巴多斯,10168美元,塞浦路斯:13424美元。那年第一名是列支登士登,75585美元。日本为36789美元,名列第6,美国为34606美元,世界第8名。中国为949美元。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09年数字(2010年4月最新发布):墨西哥:8135美元;乌拉圭,9426美元;巴巴多斯;13003美元,塞浦路斯:29620美元。世界第一名是卢森堡,104512美元。美国为第8名,46381美元,日本为17名,39731美元。中国为3678美元。 看来,邓小平当年心目中的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应该就是按照墨西哥,乌拉圭这两个拉美国家的经济水准设立。 中国什么时候赶上这两个国家了,就算达标了。中国如果要做人均世界第一,那可能永远没戏:三十年的数据表明,那是那些袖珍小国的专利,连美国都望尘莫及,何况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