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观看CBS《60分钟》节目,说是两个年青人,都喜欢打高尔夫球。一个决心学习Tiger Woods的成才之路,高中也不念了,专心去打高尔夫球,目标就是职业高尔夫球员,Tiger Woods 第二。他爸爸对儿子这番志向倒也大力支持,连生意都出让了,以应付这昂贵的学费。结果很不幸,儿子没有赚到钱,也不大可能通过高尔夫球赚钱了,爸爸的两百万生意却全部赔了进去。另一位则顶住了成为 Woods 第二的诱惑,在Georgia 理工学院念到毕业,以后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的老板。他在念书工作的同时,没有放弃打球,后来在一次职业比赛中获得冠军,赢了六十多万美元。尽管在高尔夫球上的成就离 Woods 还相差甚远,说他事业打球双丰收已不为过了。 这使我联想到最近国内,或更准确些,上海的一些初、高中学生,要以上海市松江二中(上海市重点中学)的韩寒同学为榜样。理由是虽然韩寒的学习成绩,尤其是数理化,并不怎么样,可是已经出了好多本书,个人财产已有七位数。我最近有幸读了韩寒著《零下一度》的摘录,有些话颇有不吐不快之感。 首先是对那些以他为榜样的。韩寒尽管是以体育特招生进入松江二中,但成绩还是可以的。数学是115/120,应该说是不错了。语文是94/120,也算过得去。我向来不认为100的比90的更有出息(笔者自己属于前者,因此没有酸葡萄嫌疑),然而从统计角度说,100比60在哪一行都更有出息的可能性,应该是大一些的。所以当你在争辩说不要做分数的奴隶时,分数不应该比韩寒同学差太多吧。现在言归正传,谈谈 Woods 和 Woods 第二的关系。Woods 和韩寒这样的成材之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心一意走这样的成材之路,十个有九个半失败恐怕已过于乐观。我们常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座桥至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Woods 和韩寒所走的桥,你根本就不知道在哪儿。即使象Woods 第二那样,由于爸爸的两百万生意而找到一座桥,过桥难度比高考又不知要难上多少倍。我并不是说,高中生必须走高考这独木桥,如果觉得这桥的难度对你来说还是太大,还可选更符合你实际情况的桥,但你一定要有个目标。如果以Woods 或韩寒作为不努力学习的借口,那就是朝着鸵鸟发展了。 接着是关于被作为榜样的。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来看,韩寒同学确实骄傲了些。骄傲并非坏事,只要自己有自知之明就可以了。在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地方,过于谦虚,尤其是不实事求是的谦虚,你是要吃亏的。问题就在于要有自知之明。据韩寒说,他“没读全过一本外国名著”,因为“好些特被推崇的长篇小说文笔拖沓,太强调思想性”,他“就是不看作文指导书,因为辅导书里例文无不千篇一律,陈词滥调,虚编乱造”。这样一网打尽,也未免过于凶悍了。我不想在这儿列举我认可的真正范文,这样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议。但如果有老师向学生们推荐被韩寒誉为“尊重原作”的《少年文艺》中的文章作为例文,韩寒同学将会作何感想? 在此我想不妨提一下这种成材之路上另一位超级成功人士--微软的老板—Bill Gates 先生。此公富甲天下,微软的操作平台和文件处理系统已深入到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大学没有毕业,但他并没有对哈佛和哈佛的教授们说三道四,说些亏得未被哈佛误人子弟的时髦话。他也没有对那些成绩比他好得多的哈佛同窗们冷嘲热讽,你们成绩好也不过如此云云。他的微软公司,包括在中国的微软研究院,倒是聘了一大堆学历比他高得多的各种人才。成功人士获得了成功,一般都不会把教过他的私塾老师以及他念过的四书五经都一巴掌打翻在地。成材之路可以有成千上万,但是有一点永远是共同的,巨人们无一例外的都是站在前辈巨人们的肩膀上才成为巨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