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出版社的《读者参考丛书》第135期有一篇《快递改变中国》。内容吗,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对此,我并不完全同意,但也很难下笔。今天读到一段新闻,加拿大六年前运到菲律宾的69集装箱垃圾,最近由加拿大政府买单,114万加元运回温哥华,我知道怎么写了。报道中有这么一段: “加拿大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则认为,商品过度包装才是问题的根源。现代社会不但把太多的资源浪费在商品包装上,而且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拆开包装时又产生了大量的包装垃圾;所以解决回收垃圾难处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大幅度减少消费商品的包装。” 商品当然需要包装,否则一是容易损坏,二是差劲的包装卖不出价钱。然而,快递的出现使过度包装成为一种公害。物品的原包装,是相当经济的,最简单的例子是牙膏和肥皂,正好把东西装进去。然而快递的包装,为了“快”,是不会管这些的。假如真有人邮购一块香皂,哪个包装盒少说也能放进十块八块香皂。尽管这大盒子是回收的,但考虑到回收要打很大折扣,以及回收及制作过成中的水电消耗以及污染,浪费是惊人的。当然,没人会一下子买十块香皂,剩下的空间就只好用保丽龙之类的石化制品来填满。现在石化工业发达了,这些填充物成本或许确实很低,但处理这些废物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就像加拿大这次,来回运费114 X 2 = 228 万。无公害处理这69个集装箱,费用估计还不止这个数字,否则就外包给菲律宾(要无公害,产生污染的不算)就地处理了。 快递确实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极为便利,也使购物的选择性更加丰富多彩。它也减少了坐公交的麻烦或开私家车带来的污染。但是通过舆论导向,让快递发扬光大,显然是不妥当的。 以下是本人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即如何在便捷及环保之间取得平衡。首先,舆论导向要改变。像现在这样,你不想邮购都有点不好意思,似乎有不想“改变中国”的落后思想。我想马云读了这篇文章后,会在西湖大学开设个“快递包装回收系”。以目前事态的严重程度,设个学院或研究所也绝非小题大做。当然,这会冲击马云的生意,但马云这点觉悟绝对是有的。 美国的许多地方,买饮料是要负“押瓶费”的,它涵盖了塑料瓶,玻璃瓶,和金属罐。这些东西不可能重新使用,但单项回收使回收成本大为降低,也使有些懒人不会再乱扔。我们这个郡,好几年前超级市场就不提供免费塑料袋了。你如果忘了带环保袋,店里给你一个五分美金。这次回国,看到在许多餐馆,打包一个盒子一元人民币,应该也是向这个方向迈进。 最后一点纯粹是书呆子的胡思乱想,行内专家觉得异想天开请不见笑。不管怎么宣传,快递还是要有的,过度包装也还是存在,能否从技术上加以改进?是否快递包装可以像集装箱一样标准化?这样包装的回收就系统化了。更准确的说,集装箱不是回收,而是重复使用。举例说,一块香皂,用最小的5号盒,收费2元。你买个吸尘器,用最大的1号盒,收费10元。如果你想买个篮球架,那就只好专门包装,包装费就在价钱里打进去了。这些钱,只要把盒子下一次还给相应公司的快递小哥,马上就可以拿回来。也可以过一段时间送到附近公司的实体店(如阿里的“盒马鲜生”)把钱拿回来。没有实体店呢?在这个框架下,使快递的包装能重复使用(不是回收),对西湖大学“快递包装回收系”来说,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