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有理”博文《拒绝水货|用统计数据为疫苗问题较个真》的注释 我在“特有理”博主《不打疫苗是彰显人类的自由精神…吗?》一文处回复了其对本人的回复评论,然后静候下一轮回复。很长时间没看到动静,觉得不像其人,故到万维“最新加入的博文”看看,没想到该博主另外专开一文《拒绝水货|用统计数据为疫苗问题较个真》哗众取宠,却不告知我。现在将先前有关的评论转来,立此存照,略挫其断章取义的把戏。评论转来后即带住,如此浅薄又爱断章取义,与其辩论不值。 (注:以下一则是本博在《不打疫苗是彰显人类的自由精神…吗?》的评论。) 对压倒性绝大多数人来说,接种疫苗是为自己,不接种疫苗是对这几款疫苗不信任,所以关于打疫苗是为社会,不打疫苗是为自由的争论有点假大空,不着边际。对这个问题我更关注的是政府全方位赤裸裸的欺骗宣传。举例说,CDC主任接受电视采访说,完全接种者即使染疫后,绝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轻症,根据对60多万病例的统计研究,未完全接种者染疫后住院的风险比完全接种者高10倍以上,死亡的风险高11倍以上。她知道一般听众不会去查看这个统计研究,可我偏偏去查看了,发现这个研究其实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统计结论:无论接种与否,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发展成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没有差异。(见本人博文《 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6)》)。而且这份报告使用的数据是迄今公众可见到唯一的接种者和未接种者对照统计数据,联邦和州政府全都不公开接种者和未接种者的染疫年龄分组对照统计数据(我特别关注年龄20-29和30-39两组人群的数据,但不可得)。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欺骗是全方位肆无忌惮,关于疫苗有效性的宣传几乎找不到一句实话。 不能因为有“疫苗”的名字,就有疫苗之实。现实是,年初时抢先施打“疫苗”的国家,10个月后回看,没有一个国家能通过名义上的“疫苗”控制住,或减轻了疫情。 (注:以下一则是本博在《不打疫苗是彰显人类的自由精神…吗?》的评论。) 统计学和计算机学我可以算内行,但医学不是我的专业,我是从统计的角度或一般人的角度来认定某款疫苗是否名副其实。我没有找到统计数据,可以支持已上市的新冠疫苗有“疫苗”的效果。拿美国来说,去年12月疫苗上市时,疫情病死人数不到30万,有了疫苗以后病死人数突破了30万、40万、50万、60万、70万!哪里减轻了疫情?只是现在媒体同拜登穿一条裤子,所以静悄悄不吱声,如果仍是川普在位,每升一个十万数,媒体都会狠狠热闹一番。 政府、媒体、药厂、研究机构在新冠疫苗议题上受政治左右,受金钱(利润、研究资助、变相广告费等等)驱使,肆意撒谎,信用丧尽。受众一直被喂着互相矛盾的资讯。比如6月下旬我看到一项研究称Pfizer疫苗完成接种85天后的抗体数量只剩10%,第二天又看到另一项研究“发现” Pfizer疫苗有终身保护力。政府加紧推广接种疫苗,但还是没能减轻疫情,就甩锅Delta病毒变异,可药厂却说问题不是Delta,是疫苗接种两个月后效力减弱了。药厂只能硬着头皮不接政府甩锅Delta,因为药厂申请的所谓加强针,仍旧是老配方,没有专门针对Delta变异的调整。像这类关于疫苗矛盾的资讯,信手拈来就是一大把。但最重要的是,政府不敢公开染疫病例和死亡病例中接种者和未接种者的分组统计数据,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注:以下一则是“特有理”博在《不打疫苗是彰显人类的自由精神…吗?》回复本博评论。) 【打疫苗的人至少也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为社会的防疫屏障做了贡献。其中也承担了疫苗带来的副作用风险。而这种风险承担,只有极不要脸的人才会否认其中的利他成份。】 请再读一段,这跟“打疫苗是为了社会”是一个意思吗? 如果连文字解读的公平信用都没有,如何让别人相信其它言论的信用呢? 不过您的博文我倒愿意去拜读一下,有问题再请教。 (注:以下一则是“特有理”博在《不打疫苗是彰显人类的自由精神…吗?》再回复本博评论。) 拜读了大作,但不得不说,您的分析离专业知识相差太远。人家原文中有一个完整的数据表格,根本没有您声称的错误。估计是您没完全理解表格的意思。而您所说的年龄组问题,这属于吹毛求疵。人家的数据里已经涵盖了您所说的年龄组。总不能谁想要什么具体数据就都得给吧?就说有了20-29的数据,我还可以说没有21-28的数据呢。您说对不? (注:以下一则是本博在《不打疫苗是彰显人类的自由精神…吗?》回复“特有理”博。)
请问“分析离专业知识相差太远”是指哪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从来没有从医学专业讨论疫苗问题,如果指统计专业知识,请你指出有什么具体问题,特别是请指出我哪里“没完全理解表格的意思”。我那篇文章和留在你这里的评论,没有一个字提及这个统计研究报告有任何错误,请你指出我对这个报告“声称的错误”是什么?这项研究用的是低接种率时4月初到7月中的数据,我批评CDC用此来说明9月中及以后的情况,没有意义。我那篇文章及评论清清楚楚指出“新冠疫苗效果如何,没必要争论,将染疫病例和死亡病例中接种者和未接种者的年龄分组数据,逐日或逐周公布就一清二楚了”,这个表格披露了早期接种率很低时的3个半月的整块静止数据,同我呼吁公布的动态数据是一回事吗? 如果你认为是一回事,那你的专业知识我无话可说。 (注:以下一则是Benren2博在本博《漫谈拜登政府的防疫抗疫(6)》一文的评论。) 文笔不错,质疑精神可佳。但用简单的百分数对比,声称“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统计结论:无论什么接种状态,无论完全接种了或完全没有接种,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发展成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没有差异”,则有蒙人之嫌。 两个百分数直接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百分数虽然直观,令人印象深刻,但百分数会丢失样本量和实际数据隐藏的大量信息。一个年薪百万的人工资收入增长4%,与一个年薪收入5万的人工资收入增长5%,收入绝对数增加前者要远远高于后者。中国GDP增长率近二十多年远高于美国,并不代表中国比美国更富,是同样的道理。 不同样本的比较,首先必须进行方差一致性检验,否则西瓜与芝麻对比无法形成有效推断。众所周知,面对新冠病毒,是死是活,年龄是个关键因素。根据我的考察,坚持不接种疫苗或很迟才接种的,是对新冠病毒杀伤力不敏感、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而抢先接种疫苗的,老弱病残占了很大比例,这些人属于易感人群,是新冠病毒猎杀对象。对比疫苗对这两个不同群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没有现实意义。 我用你文中数据做了卡方分析,疫苗完全接种与否,与住院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关联性p值都非常显著(<0.02和<0.000001),强有力显示疫苗的确可以大幅度降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重症率与死亡率。想用小学算术挑战专业机构的统计学大佬,显然力有不逮。 (注:以下一则是本博回复“Benren2”博。) 很高兴看到有专业评论,先赞一个。 这13个州(地区)对全美国来说是个样本,但不是随机样本。而对这13个州(地区)来说,是做的全体统计,不存在随机误差。没有随机抽样,没有随机样本,你是怎么做方差分析的?还得出一个吓死人的p值,请把你的计算方法贴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 (注:以下一则是本博再回复“Benren2”博。) 我用算术方法分析,不代表我只懂算术,所以很好奇,连最基础的统计概念都不懂,还能做统计假设检验,弄出一个离奇到邪乎的p值。看来是等不到答案了,不过我想这是滥用统计软件包造的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