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5,680,45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美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友好链接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海天简牍:海天别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木屋:老木屋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岑岚:岑岚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分类目录
【诗】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 余英时先生在“祖国”“故乡”安
· 请告诉我哪句可原谅,哪句必须批
【识】
·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美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书里的乌托邦是曙光,现实的乌托
· 过去数十万年从动物升为主宰;今
· 孩子一出生,就能算出有多大几率
· 美国驴象两党究竟各自代表哪些选
· 以江泽民冠名的“三个代表”理论
· 宪​法学教授眼里美国宪政
【史】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
· 一个民族需要有英雄——英雄没有
· 人类文明的竞争过程中,病菌插进
· 鲁迅说“民国以来最黑暗一天”留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面
· 夺得了令举世振奋的“大捷”?来
·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个身份:文
【事】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 “尽到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
· 犹太人和黑人:索维尔笔下的美国
· 一个青年干部的婚姻危机怎样惹翻
· 我的儿子,你的秘书:《进出中组
· 文革多少杀人犯,他是忏悔第一人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 袁世凯大哉问:中国实现共和需要
· 中共的公信力是怎样磨损到最终折
· 华国锋让军权落到邓小平手里,不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为何这么多人认为中美难免一战?
· 科技不断进步,过去的社会形态绝
· 几乎没什么比实现中国民主宪政更
· 国家能力过于强大,就只能靠“死
· 你如果不想当井底之蛙,就不能不
· 大数据的神器也救不了计划经济的
· 一种解释:为何中国坚持另搞一套
· 俄乌只能在战场决出胜负?各方基
· 现在乌克兰战事在军事上结果已经
存档目录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60年前的今天朝鲜战争停战的两个原因
     1953年7月27日中国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其实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半年后,中国就不想打了,开始谈判,卡在志愿军战俘是“自愿遣返”还是“全部遣返”上。为此多打了两年的仗,多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中国一直没有松口,为什么到1953年突然同意联合国军全部条件呢?


  就在我发出这篇博客文章的此时此刻,中国和朝鲜半岛已经进入7月27日——这不是个平常日子,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
  1953年7月27日,交战各方: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确定了在北纬38度线(即俗称的“三八线”)以及周围地区设置了军事分界线,交战双方各后退了两公里建立一个非军事区作为缓冲区。交战双方的武装力量在停战协定签订的12小时内停止敌对行为,72小时内撤出非军事区。而在停战协定生效后的60天内,各方将其收容的战俘分批遣返,或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
  停战协议一签,本来你死我活的双方,顿时“化干戈为玉帛”。今天我读到《中国新闻周刊》(这当然是如假包换的中国官方媒体,属于中国新闻社)一篇对朝鲜战争中负责宣传的洪炉老人的专访,当年老人专门报导英雄人物,电影《英雄儿女》中“向我开炮”的王成,其原型就来自他笔下。但是60年后,老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到那儿拼的你死我活?”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
  到了前线的坑道,大家一起等停战时刻。十点钟一到,突然整个阵地上边鸦雀无声。你没上过战场不知道,前线阵地的晚上好看得很。美国的探照灯一排过去,隔一段就一个探照灯,还有照明弹,机关枪也都是曳光弹,各种炮弹、炸弹的火光,那是五彩缤纷热闹得很。但十点钟一到,什么都没有了。
  问:所有灯都灭了?
  洪炉:我们坑道里面有灯,前线上的探照灯都灭了。美国兵点起篝火,围着这个篝火欢呼。后来我们也开始有人点火把、也有人敲锣了。
  一到天亮,我和一个摄影记者就出去看看。阵地下边有一个美国的坦克,是之前他们前来进攻没攻下来,陷到泥里了。美国兵的坦克完好无损,就在下边。我们俩钻到坦克里去看,坦克里的好东西很多,有卡钉枪(卡宾枪?——老高注),医疗盒子,急救包,很有讲究。还有一些罐头,有的是豌豆、黄豆,我爱吃他们的牛肉罐头,好吃。水果罐头最好。我在坦克上拿着敌人的枪照了一张相。
  美国兵看到我们中国兵下去人了,他们也来了两个人。一个是美国的牧师,还有一个是美联社的记者,他带着相机。一见面,因为我也不会说外国话,只会hello、OK,他马上跟我们打招呼。
  问:当时就这样跟美国兵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洪炉:有一点我很得意地讲,我们两个人和美国那两个人,才是中美两国两军最早友好见面的人啊!那时候没敢跟他们握手,但是友好。
  后来他们那边阵地陆续下来美国兵,看到美国兵下来,我们这边人也下来,很快就在两军阵地之间形成一个战场联欢。我们当时也是受过教育,知道美国有种族歧视,于是我先跟一个非白种人打招呼,他是一个波多黎各的兵,胳膊上刺了一条眼镜蛇,我跟他握手,抓住他胳膊欣赏他的刺青。
  我们有战士拿出一包中华牌的烟,美国兵都来要,马上被抢光了,连烟盒子都被抢去留着当纪念。我把我本子里一张画片给了一个美国小兵,那个小兵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他没办法回赠,掏了半天找出一张钞票,写了他的名字、电话和地址给我。
  美国兵管我们要纪念品,我们把本子里的画撕下来给他们,在纸上写上“希望不要在战场上再见”给他们带回去。美国人把他开罐头的小刀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分给我们。
  问:您收藏的那两块美国大兵的铝牌,是当时美国兵给的吗?
  洪炉:那是从美国兵的尸体上捡的。前线的尸体到处都是,每一个美国兵身上都有这样一个牌子。实际上每个美国兵身上都有一个皮夹子,里面有他们家里人的照片,还有村庄照片,还有避孕套,他们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停战后一天跟我面对面的美国小兵也就十八岁,我们这边的小战士也就是十七八岁。美国人和中国人,咱们个人谁也不认识谁,隔着那么远,无怨无仇,为什么到那儿拼个你死我活?

  板门店停战协定结束了历时3年多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怎样一场战争呢?BBC为了纪念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今天刊出一份历史资料:
  据该文提供的数字:
  在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共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兵力参战。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78万人、朝鲜人民军26万人,以及苏联红军2.6万人(大多数为飞行员)。
  至于联合国军一方则包括韩军59万人、美军48万人、英军6.3万人、加拿大军26791人、澳大利亚军1.7万人、菲律宾军7千人、土耳其军5455人、荷兰军3972人、法国军3421人、新西兰军1389人、泰国军1294人、埃塞俄比亚军1271人、希腊军1263人、哥伦比亚军1068人、比利时军900人、南非军826人和卢森堡军44人。
  该文还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具体伤亡人数一直都是一个谜。
  根据中国最初的统计数字,在朝鲜战场上阵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148,977人、负伤220,218人,失踪25,621人及被俘21,400人。不过,2010年出版的中国《文史参考》又称,共有18万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牺牲。
  而根据美方的统计数字,在朝鲜战场上阵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40万人以上、负伤48.6万人及被俘21839人。
  这篇资料还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官方的宣传一直强调说,朝鲜战争的起因是美国支持的南朝鲜政府入侵朝鲜劳动党领袖金日成领导的北朝鲜共产党政权。而且因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威胁到了中国的领土安全,因此中国被迫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参战,中国官方也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称为“抗美援朝”。
  不过,近年来,中国官方媒体也逐步还原有关朝鲜战争起因的真相。不少中国媒体及有关朝鲜战争的中文书籍也确认,朝鲜战争的起因是因为金日成在前苏联领袖斯大林的同意下,首先在1950年6月25日入侵南朝鲜,并一度占领汉城(首尔的前称)所致。

  关于双方伤亡数字,我还在明镜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亲历韩战》一书中,看到下面这样一段说法——这本书,是曾参加过朝鲜战争担任运送弹药给养、九死一生的汽车兵程干远所写,他在战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读书,毕业后在中央内务部、南京市委统战部、省政协秘书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程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逮捕入狱,1980年经胡耀邦亲批,落实政策,1981年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任研究员、法理室主任。



  程干远在书中说:

  中国和北朝鲜公布的对方的伤亡数字是:1953年8月14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联合发表战绩公报。公报称: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共打死、打伤、俘敌109万3390人,其中美军39万7543名。
  但美国在华盛顿建造的朝鲜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碑文上标示,整个韩战期间,美军的死亡人数为5万4246人,负伤10万7284人,失踪8177人。联合国军包括南朝鲜军队死亡62万8832人,负伤12万445人,失踪4万7012人。

  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数字,中朝联合公报只字不提。官方文件中见报的为1953年9月,彭德怀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政协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汇报会上宣布的:志愿军在入朝作战2年零7个月期间共伤亡31万人。
  程干远在书中介绍,对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伤亡数字,日本陆战史学会编纂《朝鲜战争》一书,引用美军太平洋陆军司令部战史部资料推算,中朝方面死伤被俘总数高达150万人。
  上述两方面的数字差距相当大:
  中国和北朝鲜公布美军伤亡数字为39万7千人,比美方公布的伤亡、被俘17万的数字大出22万;而美方公布的中国志愿军伤亡数字,则比中国方面公布的数字大四、五倍。
  程干远还在书中说,我来美后,又从美国给小学生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看到一个数字,书中称韩战中中国军队伤亡总数为120万人。“到底哪一个数字更接近事实真相呢?”
  程干远在书中所讲的中国参战部队的兵力总数,也比上述BBC所讲的数字大得多。BBC说“中国人民志愿军78万人”,但程干远说:
  中国方面以志愿军名义入朝作战的部队是逐步增加的,第一批入朝的是30万,而后逐步增加,到1951年6月19日,志愿军在朝兵力总数,已超过160万人;
  到1951年10月,毛泽东又派出23兵团2个军共4个师入朝修机场;为防止仁川登陆重演,决定成立东、西海岸警备司令部,从国内增派23万人急行军入朝,使在朝部队总兵力达到185万之多。
  程干远还说: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从国内军队中大量的新兵补充和成建制地轮换部队,入朝志愿军总数大约为350万人。
  这些数字太惊人了!据1950年统计,全国解放军的总数才520万人。
  我手头一时没法核实这些数字,但是总的感觉是比BBC所说的78万人靠谱。请教方家!

  参战和伤亡数字姑且录以备考。这里还想说的,是停战协定得以签订的原因。
  关于交战各方的谈判过程,历史学家沈志华教授等专家写过多篇文章和回答采访,说得非常清楚(就在今天,万维博客“二野”就刊出了一篇沈志华答新浪历史记者的专访)。简而言之,谈判就卡在志愿军战俘是“自愿遣返”还是“全部遣返”上,为此多打了两年的仗,多死了成千上万的人。
  中国方面坚持“全部遣返”,联合国军方面坚持“自愿遣返”,旷日持久地谈,中国一直没有松口,为什么到1953年这个时候,中国突然接受联合国军的全部条件,急转直下地签字了呢?沈志华的文章说的很清楚,各位不妨参看,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斯大林死了:
  斯大林突然去世了,这是一个转机,斯大林去世,苏联政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是斯大林晚年的时候,把苏联社会搞得非常紧张,这些领导人也都每天担惊害怕,不知道哪天就没命了,跟斯大林关系非常紧张、非常微妙。再加上苏联战后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失衡,赶上灾荒、旱灾。再一个是朝鲜战争,也拖累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所以人民生活水平很差,社会怨气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一去世,苏联新领导人就立刻改变了政策,准备采取缓和的政策,当然一系列的政策都发生了变化,包括国内政策,对外政策。其中对外政策第一件要办的就是朝鲜停战,因为朝鲜战争引起整个国际社会的紧张,也拖累了苏联。

  这第一个原因,是大家都早已经想到的,但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很少披露的:美国打算动用战术核武器。
  沈志华回答新浪历史记者时说道:
  ……中国发起金城战役,当时美国人就有点急了。其实(1953年)5月份的时候,美国开会就谈过这个事,如果这次中国再不停,再耍花招,就用战术核武器,让他们吃点苦头。而且还想让印度人传这个话,后来美国学者好多人说朝鲜停战就是因为美国的核威慑,结果中国接受了。
  从俄国的材料和中方的材料,看不到一点这个痕迹,我觉得主要是这个信息好像没有传递过来。因为你公开讲,人家也不搭理你,公开讲过好几回了:前两次美国都说要使用核武器,结果没有实施。所以他这次是想真的,让印度人传个话,实际上印度人没传这个话,真正停下来还是苏联的主意已定,所以这个战争就停下来了。

  美国打算动用战术核武器的说法,我曾听旅美学者冯胜平说过。今年5月,在一次谈话中他回忆80年代初期他来美国攻读博士时,接触到大量美方关于朝鲜战争的材料。当时中国与联合国军始终僵持着的问题,就是志愿军战俘的遣返问题。但是到了1953年春天,中国突然就改了口,全部同意了美方的条件。原因何在,西方学者一直在探讨。他看到有一份材料说(材料的复印件他一直保留着),美国军方开会讨论方案时商定:如果中国还是不肯签字的话,就动用200颗原子弹,对中国的沿海城市,从北到南,挨个炸。这个材料,他看到的时候,惊呆了;我听他讲,也惊呆了。
  朝鲜战争到底是因为美国的核威慑(其实也不仅止“核威慑”了,美国是认真地策划打算蛮干),中国一看大事不好,才服软退让?还是因为社会主义大家长死了,中国才顺势就坡下驴?

  沈志华的解释,是后者——是斯大林死了这个原因,而“(核威慑)这个信息好像没有传递过来”;冯胜平则分析,两个原因比起来,还是承认美国要扔原子弹这个原因,让毛泽东的面子上更能过得去:虽然他老人家说过美国的原子弹是“纸老虎”,但是人家真要扔了就退让,毕竟还可以说解释说,“世间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考虑到要避免亿万生灵涂炭;而斯大林死了就停战这个原因,才更让他老人家面子上过不去,那岂不是公开向全世界暴露出来:毛泽东就是斯大林的马仔?

  不管怎样,朝鲜战争总算是在60年前的今天结束了,谢天谢地!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