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6,805,04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识】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
· 北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惨死一案,在
· 《巨变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难题
· 没有故事的苦难,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国学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 大选倒计时第六天:谁当选总统能
· 大选倒计时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选倒计时第八天:川普现象背后
· 大选倒计时第九天:“零元购”事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专访哈金(1):为自由愿付出什么代价
     我在给中国报刊所写的一篇人物特写中,称华裔作家哈金为“美国文坛上的获奖专业户”。除了普利策奖还与他无缘,其它几乎所有奖项,包括文坛最高奖——美国图书奖,他拿了个遍。那年,有机会听哈金畅谈他的最新长篇小说《自由生活》,以及作为一个华裔作家在美国的酸甜苦辣 ◆高伐林   得知美国华裔作家哈金创作新长篇小说《自由生活》(A Free Life),是在2004年。那时他的《战废品》(War Trash)刚刚出版英文版,正像巴西球王贝利所说:“最满意的进球是下一个”,哈金的心思已经从“一朝分娩”转向了下一次“十月怀胎”。四年来每次见到他,总会谈到这部新作品。尤其是《自由生活》英文版出版后到中文版刚开始翻译期间,我两次登门拜访哈金,就这部作品及相关问题请他发表意见。2008年7月16日,在哈金应邀以“作家特约讲员”身份赴香港书展前夕,我又通过电话提了几个问题请他补充看法。哈金的回答一如他的文体:朴实无华、直截了当(中国大陆作家余华对哈金的现实主义创作追求十分欣赏,记得有一次他说:哈金的小说就像一座推土机,一点不玩花巧,就那么吭哧吭哧地往下写啊,现在的作家没有谁下这么扎实的功夫了……)。
我拍哈金拍过很多张照片,但都没有我的朋友铁风这张拍得好。
对《自由生活》有多少种解读?   《自由生活》是一部沉甸甸的长篇小说,英文版与中文版都有600多页,在哈金的五部长篇中是篇幅最为浩大的一部。作者秉承他心仪的俄国文学大师们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讲述了一个美国华人新移民家庭的故事。   主人公武男,1985年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在位于波士顿的布兰戴斯大学攻读自己并无兴趣的政治学,他的妻子萍萍和儿子涛涛也先后来到美国团聚。武男原打算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国教书,但“六四”爆发,他对中国失望而决定留在美国。为养家糊口,他当过工厂的夜间保安,杂志编辑和餐馆帮工,攒下点钱买下美国南部的亚特兰大郊外一家小型中餐馆,实现了有房有车有产业的所谓“美国梦”。但武男虽然当了餐馆老板,他仍然参与华洋文化活动,他跟中国的流亡知识分子、美国诗坛名流交往,最终决心走上自由创作之路。为了有更多时间写作,他卖掉餐馆,重新打工,到一家汽车旅馆当夜间值班员……   小说的后面,还附有主人公武男的25首诗。   书名“自由生活”,按说其意一目了然,然而,对这部小说的主题,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我问哈金,有没有人对他说,这本书的主旨是“反美国梦”?哈金笑了,说中国大陆有评论认为这部书讲“美国梦”多么虚妄。中新社有一篇编译文章《美华裔作家哈金:追寻“美国梦”的征途没有自由》,摘译《美国基督教箴言报》书评说,这本书阐明自由生活的所谓“自由”,“只意味著失败的自由”。   哈金紧接着说,也有截然相反的说法:有位美国人就断定这是一本“爱国小说”——当然,“爱国”指爱美国:主人公一家坚持要留在美国打拼,不就是因为对美国的热爱么?还有人认为,作品是对“美国梦”的另一种阐述,有个书商告诉他,读后对“美国梦”理解更深了;还有人说,他们以前认为中国人就是吃饭干活,不动脑子,读过这部书,说真没想到中国人对“美国梦”思考得这么深……   哈金话头又一转,告诉我,有人推断这本书“能阻止好多人到美国来”。   这部书,还有多少种解读的角度?我看到、听到的,还真不少:   ——描绘了人怎样发掘潜力,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寻找自我”;有评论更进一步分析,本书是哈金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等待》的续篇,《等待》主角孔林没有长大,而本书主角武男走向成熟;   ——讲了一个爱情故事:人如何扬弃虚妄,发现爱情的真谛;   ——阐述克服恐惧感,才能走出人生困境;   ——所有美国人往前追溯几代,肯定有那么一个人离开家乡,移民来到美国,挣扎,立足——这是美国文学的主要题材之一。这本书涉及了所有移民的话题,是对美国“移民小说”传统的延续与新回应;   ——诠释“边缘人”如何找到心灵自由的秘诀:自己就是自己的中心……   哈金说:评论者往往只抓住一个主题,但这本书有好多主题,从各个不同角度都可以对之作出诠释,也都能够言之有理地解通。   哈金自己怎么看呢?   哈金说过: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人终于成长为能够孤独生活的个人。他说得更多的是,这本书是“给那些愿意为自由生活付出代价的人而写的赞歌”——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选择和付出代价正是自由的含义。   哈金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活著,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少中国人到美国来后,说这里没有“真正的自由”,怎么没有?问题是要付代价,而很多人不愿付代价。   我还是不解。
哈金2007年出版的小说《A Free Life》。
自由的代价究竟是什么?   前新四军军长叶挺《囚歌》说:“我渴望自由,但也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他宁死不愿用人格尊严来交换自由;西方人说:“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宁愿牺牲生命、爱情来付自由的代价。可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武男,并没有遇到生死关卡,甚至都没有面临真正重大抉择的权衡:他既不需要舍弃政治权位,又不需要抛却丰厚收入,也不需要出卖灵魂和人格来换取文坛承认。“为自由付出代价”——在武男的经历中究竟指什么呢?   哈金对此回答说:“代价”,是广义的,包括很多内容。说白了,追求自由生活就是追求另一种活法。这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而是一个伴随著心态改变的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例如,你一旦抛弃集体思维模式,一旦脱离昔日群体,就会陷入折磨人的困惑,无日无之:你必须接受前景的不确定性;你得接受孤独无援——甚至连朋友都没有几个,万事只能靠自己;最关键的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精神上不依赖任何群体、尤其是不依赖国家的独立个体(individual),你得确立这样的信念:个人的生活、命运,跟国家八杆子打不着——并不因为“我是中国人”,于是乎就血浓于水,我就必须从属于这个民族了。虽然表面上看主人公的生活并没有巨大起伏,但是这些各个方面东西全都加在一起,那是很大的代价啊。   我有点明白哈金的意思了:真正的生死考验毕竟相当罕见,一般人没有多少机会遇上;移民的乡愁,可以被归类为恋母情结,告别祖国即告别母亲,不摆脱这种情结,就不能走向成熟,但摆脱这种情结又谈何容易!武男作为与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付出的代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上的煎熬、是告别传统之后承受的压力。正如一位俄国哲人所说:真正难受的,不是某一次出门遇到车祸,而是每一次出门都在门框上撞头。   不过,在我看来,人类从诞生以来就是社会性群居动物,有无数的纽带,民族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商业的,宗教的……将人们扭结交织进各种“命运共同体”。一个人,摆脱某一群体的桎梏是可以做到的,但真能摆脱所有群体的束缚吗?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无所凭依,只是幻想而已;所谓发掘出个人的力量,在天地间独往独来,难道不就像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推石头上山那样的永恒难题?作品中的武男如此,生活中的哈金也如此,我问:你不是也说过“文学就是我的宗教么”?你可以超越某个民族、拒绝某种意识形态,但是你毕竟还是有你归属的目标啊,那就是古往今来的文学巨匠——如同陶渊明所说的:“微斯人,吾谁与归”!   对我的看法,哈金并不否定:人不可能跟社会、跟他人完全脱离,如果真能脱离,就没有痛苦了!客观现实层面上,人必须住在一个地方,武男不也入了美国籍么?但是哈金强调:从心态来讲,应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独立,确信个人的存在价值并不依靠哪种时下的群体如国家啊、阶级啊、民族啊、某种事业啊等等来确定。人必须有超脱性,除了坚守最基本的价值观之外,不能被先天条件和现实利益局限住。武男想要写诗,他当然应该在文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这很正常么,除了像小说中提到的那些一心只想赚钱的所谓“作家”之外,哪个严肃的作家不希望在文学源流中找到归宿呢?作品中的主人公武男作为“外来者”,他对于文学传统还比较模糊,他对于精神追求的去向也并不清楚,但武男总得寻求去一个“没有边疆的国家”。   哈金那次在香港书展上演讲“个人与文学”,也涉及这一话题。他回顾刚开始写作时,自己曾想“要做底层的代言人,可是后来发现,你只能代表你自己,只能写最让自己感动的东西,而最个人的,也就是最普世的”。   哈金也是在“集体高于个人”的环境中长大的,为什么在观念上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呢?   哈金在回答《自由生活》这部书中武男诗歌的翻译者明迪时说:“我在餐馆端盘子时不可能想到我的国家或者人民,我得琢磨怎样养家糊口”,作为一个作家,“为了这种抱负就必须首先作为一个个人,因为文学不是集体创作的”。   哈金还说过,有两本书改变了他对世界的观感。第一本是奈保尔的《河湾》,第二本是希伯德的《异乡人》。奈保尔有个说法:必须将过去踩到脚下——“这种说法,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河湾》的主要人物对待过去的态度是,“如果过去仅仅意味著累赘,就把过去当作垃圾扔掉”;《异乡人》展示了怎样在历史毁灭中生存并保持理性,尤其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怎样做到这些。 新作是不是“精神自传”?   2008年3月跟哈金见面时,他告诉我:《自由生活》不是我的自传,武男并不是我。   这让我想起法国小说家、《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的那句名言:“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哈金却反其道而行之。   明迪也问过哈金这个问题:“你能告诉我这个小说里有多少自传成分吗?”   哈金回答她:小说的大局上完全不是自传。与武男不同,我从没在中餐馆干过活,没有放弃学业,从未回过国,没有一个前女友在美国。我比武男幸运多了……总的来说,这本小说不是自传。   但明迪坚持认为:“感觉上(主人公)像是你自己乔装成厨师后的画像。小说以1989年武男的儿子来到美国开始,然后武男因‘六四’决定留在美国,这一点与你的经历比较接近”。哈金语带无奈地对我说:我说服不了明迪。   哈金也没有说服我。不过,我对哈金说:这部作品并不是你人生经历的自传,而是你精神脉络的自传。这里表现出二重性:就真实人生来说,武男是你的“倒影”:你将你不想走的道路,像打餐馆、管公寓、经营餐馆当老板,都通过他的经历写出来;而在精神轨迹上,武男是你的压缩版。   对我这个“精神自传说”,哈金也不同意。他去香港演讲答问和接受采访,再次表示:这本书不是自传。   但不管怎样,哈金在这部作品中灌注了自己的理念。《自由生活》可以算哈金酝酿得最久的一部作品。当他还在读博士时,马萨诸塞州华森镇有一位从香港来的朱姓餐馆老板,一直没有放弃写旧体格律诗,自己结集,题为《珠江乐府》分赠亲友。朱老板自述缘起说:来到异国,“风光信美”,登高临远,却“思故国而怆怀”,于是感慨愈多,所作愈频,“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此之谓乎?”哈金的一位美国朋友去这家餐馆吃饭,偶然得知老板的雅趣之后大为惊异,索来他的诗集给哈金看,深深地触动了他。   哈金找出这本珍藏多年《珠江乐府》复印本,拿给我看,“侵寻时序到重阳,疏雨洒新凉。小河两岸行吟处,微风起,暮苇飘黄。天际几行过雁,楼前一缕垂杨。”“维州河畔,景物似江南,几处黄花红叶。”……   朱老板不会想到,自己的诗竟成了哈金这部《自由生活》的第一粒种籽——在他心中扎根,拔节,抽穗,用了16个春秋。(未完待续)
马萨诸塞州一家中餐馆的朱老板自费印出《珠江乐府》,催生哈金的创作冲动。(高伐林摄)
【哈金简介】   哈金,本名金雪飞,美籍华裔作家。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五年。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1985年赴美留学,在布兰戴斯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艾默里大学,现任教于波士顿大学。哈金在美国以英文写作,已出版三本诗集、四本短篇小说集、一本文学评论集,五部长篇小说《池塘里》《等待》《疯狂》《战废品》和《自由生活》,获得过美国文学最高奖——国家图书奖,还荣获美国笔会/海明威奖、欧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和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洛杉矶时报奖,两度获得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并曾进入普利策奖决选。   相关文章:   专访哈金(2):语言体现了移民的挣扎   专访哈金(3):移民面临着三重挑战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