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6,733,44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识】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
· 北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惨死一案,在
· 《巨变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难题
· 没有故事的苦难,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国学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 如果希特勒只有前半生……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 大选倒计时第六天:谁当选总统能
· 大选倒计时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选倒计时第八天:川普现象背后
· 大选倒计时第九天:“零元购”事
· 大选倒计时第十天:转载一位老作
· 西方兴起的秘诀,是制度而不是掠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报税死线的挣扎:山姆大叔“万税”(上)
     哪个社会都免不了税。传说中的中国古代井田制,一片田画个井字分成九块,中间那一块的收获交公──那就是税。听起来简单明了,而且才九分之一,肯定比美国人的税负轻得多。税收,不仅是美国立国之基,还是美国开国之始呢。但是,一年一度的报税,对众多美国人来说,活活是焦头烂额的噩梦 ◆高伐林   高按:4月15日是美国报税截止日。不过今年例外,推迟了三天。
  我想起来我1996年为中国大陆媒体写过一篇长文,用轻松笔调向国内读者介绍美国征税、交税、避税的林林总总,可以拿出来应景。
  这篇文章,我自己也没有料到,竟然是我获得稿费最多的一篇,从1996年到2000年,前后在海内外发表了六七次。虽然我每次都向我要这篇稿子的媒体声明过:这篇稿子已经于×年×月在××报刊发表了。他们却说,没关系,反正那家报刊跟我们媒体的读者不重合。最有趣的是,弄斧到班门,此文竟然被一家中国税务部门办的杂志看中,一定要刊登。而且,他们后来给的稿费还最高,竟然给了两千多元人民币——那是2000年,还没有其它哪家报刊有这么高的稿费呢;不像今天,不少家财大气粗的报纸、杂志,给专栏文章定的稿费标准就是一字一块,千字千元。
  从获得稿费的意义上,我第一得感谢国内官方对媒体的管制,以致与海外媒体市场两相隔绝,让我多了一份生计;第二得感谢当时国内的中文互联网还刚刚起步——在今天,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记得当时有位文学界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作家刘心武,曾经有过一稿40多投,全部投中、获得大笔稿费的纪录,不知是真是假。
  因为此文当初是应约给国内媒体写的,国内当时对征收个人所得税又刚刚起步,所以此文也颇带从ABC讲起的色彩。现在国内民众与所得税打交道已经很多了;而海外读者读来,更可能觉得这篇文章过于肤浅。不过,我还是贴在这里,留一个历史的记录吧。   美国的邮局历来招骂。其实邮递员和邮局职员个个都和蔼热情,但是和别的民营企业一比,这国营的邮局确实差距明显:开门时间短上一截,你上班他上班,你下班他也下班,碰到个名不见经传的节就放假。但是每年有一天──唯一的一天,邮局一定异乎寻常地从早晨开到半夜12点。这一天不是圣诞夜,不是国庆节,也非除夕,而是4月15日: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报税截止日。   报个人所得税,与邮局有什么关系呢?有直接关系:美国人报个人所得税,都是把报税表、交税的支票,用邮件寄到联邦税务总局(国税局)和州的税务局,都得和邮局打交道。(直到网络兴起,网上报税的日渐增多,才缓解了邮局的压力。——高注挣扎在报税“死线”上   “截止日”,英语“Deadline”,直译是“死线”──年年的个人所得税报税截止日,对美国人来讲可不就像“死线”一样?据统计,这一天是美国人全年中请病假不上班的人数最多的一天。   4月15日这天,各大小报纸头版统统会是粗体大字:今天是报税最后一天!不过,新世纪的第一年特殊,4月15日赶上是个星期天,于是按照法律,“死线”推迟一天。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讲,真是有接到特赦允许多活一天的快活,顾不得去想4月16日的报纸头版,粗体大字依然咄咄逼人。(今年,更是宽限了三天——国税局发言人马克·汉森解释,4月16日是“解放纪念日”Emancipation Day,是纪念林肯总统1862年解放奴隶的历史性决定的国家假日,政府部门通常休假不上班。今年4月16日适逢星期六,假日移到星期五4月15日。所以报税截止日就顺延至假日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4月18日。——高注)   许多地方报纸上,也会登出邮局在这个“死线”日子的服务与杂耍项目。   杂耍?可不是!咖啡点心招待是最一般化的;门口安排些职工装成大邮筒,或者戴高帽子穿星条裤扮作“山姆大叔”,或者竖起一幅两三人高的报税表,这也都手法陈旧。我手头的资料中,1996年,在纽约市的邮局,著名的玲玲马戏团的大象和小丑被邀来表演节目,还有五千份头痛药、解酸剂和食品免费奉送;旧金山等地的邮局年年提供冰淇淋;费城、新奥尔良市、维吉尼亚州瑞奇蒙市等地的广播电台捐了一些匹萨饼、邮票及运动衫,交到邮局转赠给报税者;那一年克林顿访问加州西沙加缅度市,大加赞扬一种红番椒,邮局就想出一个噱头:纳税人最后一天到邮局,能有口福吃到所谓“总统红番椒”;最绝的是,马萨诸塞州春田市在每年报税截止“死线”都开派对,当地商人捐了意大利通心粉和肉丸子,还有一个保留节目:数名邮政分局局长来个小组唱,歌名是《邮局摇滚》。离我们家近在咫尺的纽约斯泰登岛上的邮局,请了护士为纳税人量血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年年“死线”的半夜出门看热闹,已经成了我的惯例。今年(2000年)4月16日晚上11点多,我又开车出门。离我们家不远的邮局关门了,但门口挂出了大字告示:   “如果你的税表一切就绪,装进了信封,贴足了邮票,请扔进邮筒──虽然明天送走,但是信封上保证会盖上4月16日的邮戳;如果你必须要到柜台办事,那么本地区开到深夜12点的邮局在××街××号”,云云。   我掉转车头直奔那家邮局而去。远远就看见那家邮局灯火辉煌,进去出来的车真不少。门口站了五个职工,不停地吆喝着接过税表。原来这几个人权当“活动邮筒”:其中有人专接报联邦税的,有的专接报州税的,纳税人如果填好封好了,车都不用下,摇下车窗递给他们就走人。我进到里面,里面更是熙熙攘攘:柜台前排成长龙,邮局职工应接不暇。一边的桌上咖啡热腾腾,点心香喷喷,还有专人在这里帮忙一笔一划地填写报税表──天哪,真有这么急时抱佛脚的!   4月16日午夜过了,对于美国人来说,一年一度的报税,活活是焦头烂额的噩梦,总算熬过了这道“死线”! 收税:开国之始,治国之基   交税,确实是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常事。营业税、环保税且不用说了,人死了有遗产税,高的达50%;向人馈赠礼品价值超过一定金额有赠与税,买了房子要交地产税;一般打工族、无壳蜗牛,也几乎天天要零敲碎打地交税──买东西,要缴交易税:结帐时收银员一按键,屏幕上跳出的是加上交易税的金额,新泽西税率一般是6%(现在已经涨到7%了——高注),有的州高达8~9%;我所住的新泽西,到商店买食品倒不用交税,但是进餐馆吃饭要加上税,哪怕买个最便宜的汉堡包,标价59分,售货小姐一边递到你手上,一边就伸手向你要64分。   最重的、跟我们利害关系最密切的税,就是前面所说的,干活挣钱要交个人所得税。一般老板在发薪水的支票给职工时,就已经按法律规定预先代扣了,与支票附在一起的报告单上一项一项全列得明明白白:联邦税、州税、社会安全金,有的地方还要收市税,七七八八,差不多有25%的钱,影都没见就转到国库里哪个角落去了!不少华人刚到美国,因没有工作许可,只能找那些肯通融的华人老板,请他们不发支票而发现金,就可以逃过银行的监管,不用交税,也不会留下自己非法打工的记录──其代价是只好忍受老板将工资压得低低,受到惨重剥削。   哪个社会都免不了税。传说中的中国古代井田制,一片田画个井字分成九块,中间那一块的收获交公──那就是税。听起来简单明了,而且才九分之一,肯定比美国人的税负轻得多。   有一次我采访著名的美籍华人陈香梅,她非常认真地告诉我:“美国的国家为什么管理得井井有条?最重要的一条,他们把怎么收税安排得非常严密,这就是基础。这一条经验非常值得向中国介绍。”当时我口里没有说,心里头有点犯疑惑:美国治国的要务不是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不是自由经济、科技领先,而是收税?后来联想到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反反复复强调的“数目字管理”,觉得陈香梅女士这话还真有道理。试想,人民既然为了自己的利益,成立了一个政府来管理公众事务,总得掏腰包来支持这个政府的运转,支持公众事务项目吧?如果不建立起一整套严密、公平、有效率、有监管的收税制度,不仅国家没了收入,而且人心不服,什么国家强大、社会稳定、人民安宁,岂不全成了沙上大厦、空中楼阁?   税收不仅是美国立国之基,还是美国开国之始呢。美国这个国家的发端,都可以说是肇始于税收问题。这里的孩子们从中学美国历史的课堂上,就了解了其先民是为了抗税才兴兵要求独立的:   1765年,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颁布印花税法,严令所有报刊、执照、小册子、商业文件、法律文件甚至毕业文凭,总之一切印刷品上,都必须缴钱贴上“印花税”,这种盘剥举措,激起北美人民强烈反对。这年10月在纽约举行了“反印花税大会”,各地也风起云涌抗议示威,英国不得已废除了这一税法。随后,1767-1968年,英国又颁布三次唐森德税法,对输入殖民地的纸张、玻璃、颜料和茶叶课税,引起又一阵风潮,最后英国又不得不废止该法。1773年,英国又颁行茶税法,帮助东印度公司将茶叶直接运到波士顿等地向北美殖民地倾销,这下闹大了,波士顿等地人民反抗,英国要镇压,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导致了北美的这十来块英国殖民地上的臣民联合形成自己的政权,揭竿而起,1776年正式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当年先贤从不满和反抗英国国王不合理不公平的征税苛政,才宣布独立;美国建国都跟税收有这样的渊源,举国上下能不关注税收的合理和公平吗? 只有死神和税吏躲不掉   美国人虽然为税而起兵独立,但反的并不是税,而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税。有句美国笑话说:“人这一生,只有死神和税吏是躲不掉的!”可见他们对交税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但无可奈何还得接受的心态。也正是这种心态,使他们强烈关注收税的公平合理性。税不可不收,不可多收和乱收。   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乎哉!   美国国税局总部的大门上,铭刻着20世纪初大法官奥利佛·贺姆斯的名言:“缴税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在每年春上报税的高潮期间,这更是国税局长一再引述的口头禅。这句话说得很精彩,很响亮,也不能说不正确,但是一些研究组织最近公布调查报告,显示这个代价已变得何等昂贵。就拿我所住的新泽西州来说,1996年统计,纳税人在每天八小时的工作中,平均有3小时零1分钟是为缴付联邦和州税干活;照另一种算法,平均每个人一年中从元月1日干到5月18日,都是在替政府卖命,其他时间才是为自己谋福利!   手头正有一份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前副总统戈尔的报税表,可以作一个有趣的例子。一般人的报税交税,属于私人的财务机密,只有本人和税务局知道,外人不得与闻,但公众人物就不一样了。美国法律规定,自总统、副总统以降,包括内阁成员、州长在内的省部级高干,以及参众两院议员等民意代表,每年都必须向媒体和公众公开自己的报税记录,让百姓看个明明白白。我手上这一份是白宫1995年公开的克林顿赶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的税表,前一年两口子总收入为263,900美元──其中总统薪水20万美元,自己的财产增值了38,000美元,利息和红利21,000美元(其中包括一个成立了73年的“第一夫人零用钱基金会”给希拉里的12,000美元);另外第一家庭还有一些小额“外快”,像克林顿上电视得报酬1,421美元,第一夫人过去为哈佛大学所写文章的版税收入259美元之类。总统及夫人一年曾给28个慈善团体及教会捐款3万美元,这类捐款,只要接受捐赠的机构是经由政府批准列入免税名单的,捐赠者可以从其收入中刨去不报税──美国人称之为“抵税”。这样算下来,总统夫妇应纳税55,313美元;将这个数字与他平时领工资时已被预扣的税金相抵,总统发现他还应该从国税局收回14,418美元。   还有总统当年15岁的的女儿切尔西呢?总统那一年为她开始单独报税,切尔西前一年收入为6,678美元──主要是克林顿那一年去世的母亲在遗嘱中载明,将她自传的版税归这个孙女所有。切尔西报税911美元。   副总统戈尔的税表也由白宫同时公之于众。副总统的薪水比总统要少,有零有整:171,500美元。但一贯关心环保问题的戈尔前一年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地球在存亡边缘》,版税收入达到了22万多美元。他们两口子比第一家庭挣得多得多,对国库的贡献也大得多:1995年收入414,705美元,纳税142,688美元。纳税的金额相当于收入的35%。这也真够受的!   35%并不算最高的,高到50%的大有人在,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硅谷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其英雄豪杰日进百金,年进百万,给美国的税赋贡献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一般工薪阶层和所谓白领,当然没有这么高,但是25%到28%,却是普遍水平。你就不难想象,为什么美国人千挨万挨,拖到了“死线”最后一刻了! 累进税制的“塔克拉玛干”   或许有人会问:你不是说,老板在发工资时已经代为扣缴了职工的个人所得税了吗?国税局早已把每人的那一份拿到手里了,到了4月15日还让大家忙乎个什么劲?   这也确有原因。前面说过,美国人特别重视税赋的公平合理,经常挑剔;政府呢,既然有英国国王推行不得人心的印花税、茶税丢了殖民地的前车之鉴,也为了不断地平衡调节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利益,生怕落个不公平的名儿,对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如何收,每年都有越来越细的规定出台。   美国的现行收入税并非单一固定税率,而是累进计税,是要根据你一年所有各种收入的总额来结帐计税的。发工资时扣缴的税,只是按你这一份工作、这一段收入来预估的。没干两月被辞退了呢?企业倒闭你失业了呢?收入就波动很大了。   我刚来美国时,对华盛顿一位专门从事报税业务的会计师朋友曾经这么调侃:干吗你把你的业务说得那么神乎其神?干了多久、领了多少钱,公司都有记录,一目了然嘛,到年底结帐就得。   他笑笑说:如果你属于单纯上班阶级,就相对简单。但如果你攒了几年钱,攒多了要投资,就有了投资红利收入;投资收入的税务会计就复杂多了,税率各不相同;假如你又有钱投资房地产,要么你收房租,要么你要把房子脱手赚回来,怎么报税又是一门大学问;假如你还有钱买退休金,把退休金拿出来去买股票,或者买债券,这些盈利收入如何报税又是另外一个大学问……   我笑说:我来美国才多久?哪有这么多钱!   会计师说:好,你没有多少钱,那你会心里琢磨着多挣些钱吧?你上班挣一份薪水,觉得这一个收入来源不够你开销,于是你另外干起了第二第三职业:或者是再去应聘拿一份工资,或者是作中间人得佣金,或者爬格子挣报刊的稿费或者挣出版社的版税,你搞发明,申请了专利有了技术转让的收入,你到服务行业干活得了小费……就算你什么都没有干,但你撞大运买奖券中了彩,哪怕只是四等奖五等奖呢,或者,连奖券也不买,你在银行里存款,总有利息吧?利息也得报税……   会计师最后正色说:我这里说的,还只是收入如何统计填报,这还是一小头呢!   我听得发呆。但后来我在美国呆长了,就知道了他没有夸大其辞。事实上情况更要复杂得多。仅举一端吧,我好几年在新泽西家中上班,可给我发薪水的公司却在加州硅谷,联邦税虽然只报一次,但州税呢,既要报本州的,还得报加州的。   税务机关总有一种“化简为繁”的本事,为了公平合理,不得不每年在补丁上加补丁,那些密密麻麻的税法规定,令人“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简直是一个横无际涯的八卦迷魂阵,“塔克拉玛干”的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美国的税法才更是进去出不来──仅一本联邦税法,就有1,378页,分成1,563条款;1999年的税务规则,又有6,500页之多!   (写于1996年4月。2000年修改。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不敢逃税敢避税:山姆大叔“万税”(下)   美国两党的减税之争为何不可开交   “风水”轮流转,如今到洋家
  美国与中国的地名与名人比较   人到九旬,可以做出什么贡献?   九级地震若在身边爆发——美国佬救灾记   对所有读者敞开大门的公共图书馆   总统节漫谈美国总统纪念馆和总统排名(组图)   世无英雄——目击耶鲁给小布什颁发荣誉博士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