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6,841,64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写回忆录尽量让被追忆的人物和事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识】
· 美国的名校为什么左翼思潮占绝对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
· 北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惨死一案,在
· 《巨变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难题
· 没有故事的苦难,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国学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写回忆录尽量让被追忆的人物和事
·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真的病状,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 大选倒计时第六天:谁当选总统能
· 大选倒计时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选倒计时第八天:川普现象背后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同是英雄后代,对历史的态度有天渊之别
   

  美国影片《我们父辈的旗帜》描写英雄的后人追寻还原插旗真相,与“狼牙山五壮士”某些后人竭力阻挠寻访真实历史,对比鲜明。这里面有社会价值观念的根本差异,更因为在中国蕴含了不同人的利益——当局要维持神话,后人要得到补偿


  老高按:日本投降71周年当天,8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驳回广受外界关注的“狼牙山五壮士”案的上诉,维持原判。
  这个案子,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人起诉历史学者、专栏作家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我曾经在老高的博客上两次追踪介绍,这里再简单叙述一下经过。
  广东警方2013年8月以发布质疑“狼牙山五壮士”真实性的微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由,将一名张姓网友行政拘留7天。曾经担任过《炎黄春秋》执行主编的学者洪振快,9月发表文章《小学课本“狼牙山五壮士”有多处不实》,还批评警方这样抓人,“开了一个谈论历史有可能获罪被抓的先河”。洪振快发表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细节分歧》援引军方历史档案,质疑事迹的许多历史细节,认为中共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拔高”和“神化”。
  随后“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者葛振林和宋学义的后人起诉洪振快。西城法院6月27日一审宣判,认为“狼牙山五壮士”及其精神已获全民族广泛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洪振快两篇文章在无充分证据情况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测、质疑乃至评价,强调与主要事实无关或关联不大的细节,引导读者对事迹产生质疑,否定主要事实,降低其英勇形象和精神价值。文章经网上传播,产生较大影响,伤害了原告的个人感情,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民族和历史情感,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裁定洪振快在媒体刊登公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洪振快不服,提出上诉。上诉15日被终审驳回。
  西城法院的一审判决,曾引发争议。焦点是:洪振快的文章并没有侮辱性语言,只谈史实争议,原告在一审中也并没有提供任何反驳他的证据,法院却判侵害名誉和荣誉,判决词展示的,是不是法院为了迎合当局的意识形态而作出的政治判决?
  洪振快在终审裁决后强调,他不会道歉——因为这明显不是法律裁决,而是政治裁决。独立知识分子要保持尊严,“坚决不向政治权力低头”。

  这一案件,引起我高度关注。我所关注的,还不仅是倚仗政治权力对历史事件真伪的争鸣设立禁区,违反“依法治国”的精神(尽管本案走了司法程序,包上了薄薄一层“法治”的外壳);更重视这一案件对于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的摧毁性影响——正像南京法官对“彭宇撞人案”的裁决,极大地加剧了“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道德风气大塌方一样。

  今年5月4日,我接到一位住在新泽西的教授朋友的电子邮件。他说:
  我在你博客里看到你转载的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报道。看后深感痛心。今天正好在《纽约时报》看到一篇报道,与狼牙山的故事颇有相似之处,可是人们对事件的反应则天渊之别。我想你和你的读者会感兴趣……
  他并附上了《纽约时报》报导的链接,我立即前往阅读。原来,这讲述的,同样是关于后人如何对待先辈的英勇事迹的故事——后人质疑美国官方在对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中最惨烈战役之一硫磺岛战役中对自己父亲的颂扬宣传资料。
  我当即给这位朋友写了回信:
  (《纽约时报》这篇)文中提到的电影《父辈的旗帜》,我在数年前看过,还看了导演伊斯伍德同时套拍的姊妹片、从日军视角观照的《硫磺岛来信》。两部电影都让我深感震撼,深为佩服导演的魄力,同时感到,《我们父辈的旗帜》比《硫磺岛来信》蕴藏有更深刻、更丰富、更发人深省的文化信息。您看过这部片子吧?——在全美巡回表演竖旗经过的当事人,经历了越来越大的内心冲突:明知不实,享有民众对英雄的崇敬欢呼,在为了“打赢对法西斯战争募捐”这样的民族大义之下,应该怎么办?
  这部片子、这一文章涉及的追寻竖旗真相,与有人竭力阻挠寻访“狼牙山五壮士”真实历史,确有很多可比之处:社会价值观念上的根本差异,在中国更体现了后面不同人的利益——当局要维持一个神话,防止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当事人后裔、亲属从烈士事迹能得到政治名声、经济收益、社会尊重等多种补偿……
  我手上正忙于编辑《广西文革秘密档案》一套篇什浩瀚的史料,一时无暇分神。但这个话题,我会想下去,很想写出点感慨……


  关于《父辈的旗帜》(Flags of Our Fathers,我觉得,译为“我们父辈的旗帜”更为准确)这部影片,我还想多说几句——这是一部2006年公映的美国战争电影,由克林特·伊斯伍德执导,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监制,内容以詹姆斯·布拉德利(James Bradley)和朗·鲍威斯(Ron Powers)撰写的同名畅销书为基础,故事主题,是叙述代表硫磺岛战役的知名摄影作品《美军士兵在硫磺岛竖起国旗》(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的背景始末。
  克林特·伊斯伍德于同年还导演了《硫磺岛来信》(Letters from Iwo Jima),同样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监制,同年上映;不同的是,有别于以美军观点叙述战役过程的《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来信》是以日军角度看待这场战役,两部电影共同组成电影二部曲“硫磺岛计划”。
  我几乎是前后脚看了这两部分别从美国和从日本的角度描写同一场战役的影片。都是反映二战的杰作,都给我很大的心灵震撼。《硫磺岛来信》得到更高的评价,票房大赚,而且获得当年美国国家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影片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获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等多项提名,但最后只获得最佳混音一项奖。相形之下,《父辈的旗帜》就差了一截,只获得“国家评论协会”十大最佳电影之一、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和两项奥斯卡奖提名:最佳混音和最佳音效剪辑奖。更惨的是,票房上赔了1400万美元。
  但对我来说,《父辈的旗帜》远比《硫磺岛来信》深刻。它描写的是:
  1945年2月~3月,美军进攻硫磺岛,遭到日军激烈抵抗,双方均损失惨重,美军共牺牲6821人,而日本的22,786名士兵,除了1,083人被俘,其余全部阵亡。历时一个月的殊死争夺中,美军将美国国旗插在岛上的最高点——折钵山巅。
  插旗之际,没有人拍下照片。记者希望补拍这一场面,于是第二天找了几位士兵插旗——但六位最初插旗的战士只剩下三人幸存。照片传回国内,原本已厌倦战争的美国社会重新点燃希望的火焰,他们被送回国内,到处演讲并表演如何插旗,推销战争债券以筹集最后战胜法西斯军费,所到之处均被认为是战斗英雄,而受到热情拥戴,民众们争相与这几位英雄合影,踊跃捐款。但他们明白,真正的英雄大多数早已死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战场回忆,让他们经受一次又一次的心灵的折磨。其中有一位精神近乎崩溃,要讲出自己并非第一次插旗者之一,而是一个“表演者”……影片在感人肺腑和发人深思的气氛中结束。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原著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就是《纽约时报》5月4日这篇报导的主角,这篇报导,讲述这位插旗英雄的后代,为了恢复历史的真实,进行艰苦的努力。
  这与中国“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人,不允许历史学者哪怕只是对细节的任何质疑相比,难道不是天渊之别吗?
  

  父辈的旗帜,儿子的质疑

  Michael S. Schmidt,纽约时报中文网·历史,2016年5月4日


02.jpg

  Joe Rosenthal/Associated Press
  1945年2月23日,美国军人在硫磺岛折钵山顶插上美国国旗。


  最具代表性的二战题材照片之一《硫磺岛上升起星条旗》中的一位美国军人的身份,遭到了他儿子的质疑,后者曾写过一本畅销书纪念父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著有《父辈的旗帜》(Flags of Our Fathers)一书的詹姆斯·布拉德利(James Bradley)在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现在认为他的父亲、海军医护兵约翰·布拉德利(John Bradley)并非像人们一直相信的那样,是照片中的六人之一。
  海军陆战队于上周透露,为弄清照片中早已得到确认的六人身份是否有误,他们已经启动了一项调查。布拉德利随后对父亲是否为照片中的人表示了怀疑。他说,1945年2月23日,他父亲在硫磺岛上参与过第一次升旗,但并未参与同一天的第二次升旗,而第二次才是那张著名的照片所呈现的场景。
  他说他父亲可能以为照片捕捉到的是第一次升旗的瞬间。
  被认为出现在照片里的六个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其中三人在硫磺岛上与日本人作战时阵亡。约翰·布拉德利则于1994年去世。
  布拉德利的怀疑所牵涉的故事,关乎战争的迷雾,关乎为人子者纪念父亲的努力,也关乎海军陆战队的意愿,它起初显然不想理会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瞬间所受到的质疑。
  二战期间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打响后,摄影师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为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拍下了这张照片。被拍下还不到48小时,它就占据了美国各地多家报纸的头版,随后立即激发了许多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但也引发了争议。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Harry S. Truman)用它推销债券,为战争募资;罗森塔尔驳斥了关于摆拍的指责;接下来又有人问及照片里的人到底都是谁——相关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回答。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Marine Corps War Memorial)的灵感也来自这张照片。在纪念碑上的雕像中,六个32英尺(约合10米)高的人物的姿势,与罗森塔尔捕捉到的姿势一致。
  布拉德利表示,在对《奥马哈世界先驱报》(The Omaha World-Herald)2014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的证据进行了研究后,他开始相信自己的父亲不在照片中。他说等了一年才研究那篇文章中的证据,是因为当时正在写一本和越南有关的新书,后来又生病了。他表示,自己没有公开父亲不在照片中的观点,是因为新闻媒体和海军陆战队对此兴趣寥寥。
  “当时这不是我最关心的,”布拉德利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不是我优先考虑的事情。我那时候在国外,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我一直在养病。我是在新几内亚得病的,差点要了我的命。现在有人对这件事感兴趣了,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我之前没力气全凭自己来做这件事。”
  《父辈的旗帜》于2000年首次出版,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一直稳居多个畅销书排行榜。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由克林特·伊斯伍德(Clint Eastwood)执导。
  “这是那六名竖旗士兵以及那幅永垂不朽的照片背后的真实故事。那幅照片成了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一本平装版的《父辈的旗帜》封底上的内容简介写道。“在《父辈的旗帜》中,其中一名竖旗士兵的儿子刻画了这六位平凡小伙子的光荣、心碎和传奇。在一场堪称史上最血腥的战斗的关键时刻,他们走到了一起,提振了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的情绪和精神。”
  海军陆战队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承认,“一个私人机构”找到海军陆战队,告知他们有关这张照片的新信息。海军陆战队称正在调查此事,但不愿就相关信息的内容发表评论。
  海军陆战队的官员称,调查是在其首席历史学家的引领下进行的,并表示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预计会在接下来几周听取调查结果。尚不清楚海军陆战队将于何时把调查结果公之于众。
  “罗斯塔尔的照片所捕捉的,是那场持续了36天的战斗中的一个瞬间。在那场战斗期间,超过6500名美国军人为国捐躯。照片代表了参加那次战斗的7万多名海军陆战队将士、海军将士、陆军将士和海岸警卫队将士,”海军陆战队发言人克拉克·卡彭特少校(Maj. Clark Carpenter)说。“在硫磺岛上奋战过的所有人的付出和牺牲令我们肃然起敬。”


  相关图文: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再遭质疑  
  
“狼牙山五壮士”引发言论自由官司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