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6,746,01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友好链接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姜克实:姜克实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分类目录
【诗】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识】
· 为什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
· 多数美国人愿意再给川普一次机会
· 大选倒计时第三天:美国近一半选
· 美国大选是个机会,让我们提高识
· 中美能避免爆发战争吗?——美国
· 北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惨死一案,在
· 《巨变第二天》剖析世界最大难题
· 没有故事的苦难,要比有故事的苦
· 一位美国学者兼智者的40句名言
· 如果希特勒只有前半生……
【史】
· 关于对宋彬彬如何盖棺论定的大争
· 专访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专访高伐林(上):胡锦涛二十大
· 阮铭详细披露中共“洗脑工程”指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
· 人类的宪政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事】
· 同窗说:民主党输了,我赢了一百
· 大选倒计时最后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选倒计时第五天:一位华人计票
· 这垃圾剧本,怎么被拍成了电影史
· 一位中国医生娓娓讲述他职业生涯
· 阎淮新回忆录交待中国和新加坡两
· 要乐观,哪怕带点儿盲目:人类种
·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梦,独
· 俄乌那片地方确实麻烦,川普是不
· 投票截止日:说一说与大选看似无
· 大选倒计时第二天:美国梦还是美
· 大选倒计时第四天:有点同情特朗
· 大选倒计时第六天:谁当选总统能
· 大选倒计时第七天:全球第三波威
· 大选倒计时第八天:川普现象背后
· 大选倒计时第九天:“零元购”事
· 大选倒计时第十天:转载一位老作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敬告:
您的浏览器已关闭活动脚本,开启后才可正常使用!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毛泽东与斯大林两个高手过招
随着美俄中相关档案文件的披露,大家对朝鲜战争如何发动的基本史实,没有太大争论,有争论的都是对决策动机的判断,这在共产党国家尤其困难。沈志华教授认为,朝鲜战争的根本起源,是中苏关系的变化,而不是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是因为中苏关系变化,才跟着发生了变化
老高按:
中国学者沈志华近几年来十分活跃,除了著述如倾盆大雨,还到处演讲。上个月我在博客上转贴了他的一次演讲《中朝关系真相》,读者众多,说明这个话题为万维的读者所高度关注(当然,也拜不久前金正恩拿下其姑父之賜,读者对这个神秘兮兮的邻居的好奇心被激发)。
昨天又读到一篇沈志华应天则经济研究所之邀,在天则402次双周学术报告会(双周一次,举行了402次!真够惊人的)上所作的报告,这次讲的,仍是他最擅长的中苏关系和朝鲜战争,尽管我读过他若干专著和文章,对他的思路应算有所了解了,但读来还是有新鲜感——主要倒不是在观点上,而是他透露出若干史实。
例如,本文中沈志华讲到杜鲁门与斯大林在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问题上的博弈,就很有趣;
再如,沈志华介绍1950年1月17号,金日成借送行首任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的机会,酒过三巡“醉了”,一把拉住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的手,“酒后吐真言”,大发对斯大林的怨言。
还有,沈志华讲道:“1945年七大,毛泽东在总结报告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同志们,苏联其实也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话听着就酸溜溜的,毛泽东本来是想和美国人作朋友的,后来美国人不搭理他,他只能说苏联人‘也是’朋友。”令人莞尔。
演讲中类似这样的生动例证,比比皆是。
二战胜利之后到中共建国的几年间,苏联与中共的互动,是沈志华这次报告的重点,讲述更为详细,原来,中苏双方的关系、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盘算,这么错综复杂!不仅牵涉到多方因素,而且瞬息万变。
沈志华在报告中讲到,斯大林关注中国、重视中共,实际上是1949年的事——
我(沈志华
)把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有决议的目录看了一遍,发现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45年讨论或做出决议的问题共858个,但其中直接涉及中国的只有4个,且都是有关东北和新疆的地方性问题。1946-48年,在政治局范围内每年讨论都是几百个问题,涉及中国问题都不超过5-6个,而且只有1948年下半年讨论的中国问题才开始与中共有关。到1949年,一下就增加到70个,1950年更猛增到132个,还不算朝鲜战争问题。可见,斯大林真正关注中国是在1949年。这一年,苏联对中国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认为要控制中国就得控制(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和(中国)共产党搞好关系。
以前中共宣传解放军凭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蒋的“飞机加大炮”,后来知道这种神话离史实甚远,包括楊奎松教授在内不少专家都举出档案史料証明,解放军从苏联手中得到了大量军火。但沈志华教授在这次演讲中说:“按我的判断,国共内战共产党没有得到苏联太多的支持,
苏联虽然留下了一点武器,但远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苏联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援(中国)共产党”。苏联在中共夺取政权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多大作用,恐怕还是一个大有必要争论的问题。
天则经济研究所安排了几位学者在沈志华演讲完后对之进行评议,但要么扯到别的问题上,要么泛泛谈些感想,信息量很小,又很占篇幅。我保留了其中一位金东吉教授的评议,其他专家的发言我就删略了。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的起源
沈志华等,天则经济研究所
张曙光:
今天是天则402次双周学术报告会,我们有幸请到了沈志华教授来作报告,题目是“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的起源”。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件大事。现在,苏联的档案已经解密,我们还没有。解密档案中反映出的和我们过去听到的,认为的可能不太一样。那么,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对中国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沈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下面有请沈教授来作报告。
沈志华:
至今,朝鲜战争的起源仍是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尽管我们发现了很多新的档案材料,但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得到的结论也相去甚远。我研究朝鲜战争有15年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在不断修正。朝鲜战争涉及的问题很多,今天我就集中讨论它的起源。至于它的影响,比如中国的走向、亚洲格局的变化等,那是另一个大问题,今天就没有时间讲了。
学术界对朝鲜战争的起源有几种说法。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这种理由就不说了,根本不符合事实,现在不但大家不相信,官方也不这样说。学术界对起源的分歧在于,一种看法认为是金日成为了朝鲜统一发动了朝鲜战争,它是朝鲜内部运动的结果,只是受到了外部的影响。另一种看法正好相反,认为主要原因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冷战重心的转移,影响了朝鲜内部的运动。在苏联或者苏联加上中国决定发动战争这种前提下,第二种看法又可以分为两个方向。有人认为苏联要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契机,在亚洲掀起一场革命,于是,金日成就发起了战争,以解脱斯大林在欧洲遇到的危机,即苏联在柏林打了败仗,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美国人的说法也差不多,认为如果当初美国态度比较强硬,苏联可能不至于发起这场战争,很多人把责任加到了艾奇逊头上,因为他当时发表了朝鲜半岛不在美国防御范围内的公开言论。另一个方向就是我的看法,我认为恰恰相反,斯大林不是蓄意发起战争,而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决定的,但这种偶然背后又有其必然性,即苏联整个亚洲战略的变形。下面,我就主要讲讲我的看法,请大家评议。
对朝鲜战争起源的讨论的前提是,大家对史实的基本认定。随着俄中相关档案文件的披露,大家对朝鲜战争从发动到初期的基本史实,没有太大争论,有争论的都是对决策动机的判断。历史研究的难点就属判断决策的动机了,而这在共产党国家尤其困难。美国等国家文件解密后,非常公开透明,记载着空军、海军、总统等意见的报告都解密后,很容易知道他们当时怎么想,后来怎么想,为什么做改变。而共产党国家常常是领导人一人说了算,说变就变了,变的时候下面的人都不知道,苏联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这恰恰就是问题的难点所在:我们很难判断苏联和中国决策者决策时的想法和目的。也正因为这样,学术界才存在争议。
朝鲜战争的起源有两个线索,一条是朝鲜内部的线索,如民族解放和统一等革命运动,另一条是国际线索,一般人是看美国和苏联或者中国和苏联,我认为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更重要的。说到底,我认为,朝鲜战争的根本起源是中苏关系的变化,而不是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是因为中苏关系变化,才跟着发生了变化。朝鲜内部的线索比较简单清楚。朝鲜半岛原来是日本的殖民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和苏联没有确定谁来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因为都没想到战争结束得这么快。波茨坦会议只决定了日本本土和太平洋海上问题由美国人解决,中国东北由苏联解决,谁知苏联一出兵,美国一扔原子弹,日本就投降了。日本投降就带来了朝鲜半岛的归属问题。其实当时,苏联军队已经进入朝鲜了。现在看来,斯大林算得很精确,他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中亚地区调了500多朝鲜人,然后南下以占领朝鲜。原来这些朝鲜人都住在远东地区,张鼓峰事件后,斯大林觉得这些朝鲜人不可靠,就把他们都迁到东亚了。战争快结束时,为了占领朝鲜,又调了几百人随军进入东北。这时,美国发现如果自己再不出面,整个朝鲜就要被苏联占了。于是,杜鲁门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问能不能以三八线为界,朝鲜一人一半。当时,包括国防部官员等美国人都认为斯大林不会接受,而是会提三七线、三六线,甚至更南的界线。按美国人的设想,只要苏联同意分,什么界线都可以,把汉江以北全给苏联都行。没想到斯大林痛快地答应了以三八线为界,美国人以为斯大林脑子没转过来,其实斯大林脑子转得比他们都快。斯大林后来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他认可三八线是有条件的,三八线不能只划在朝鲜半岛,还应该向东延伸。如果这里有地图,大家就可以看到,三八线向东就把北海道划了进去,也就是说,苏联红军要在日本本土登陆。所以,交换南朝鲜的条件就是美国把北海道让给苏联。如果成功,苏联以后就没有日本北方四岛的麻烦了。但是,杜鲁门很巧妙地把这个问题甩给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翻脸不认,斯大林的计划落了空,虽然生气,但因为已经认可了三八线,覆水难收,也没有办法。这样就遗留下一个很大的问题:苏联的势力被排除在太平洋之外。如果能占领日本,整个日本海以北的太平洋区域就都在苏联的控制之下了。
战争结束后,美苏达成了占领朝鲜半岛的口头协议。苏联的外交部给斯大林写过一份报告,指出朝鲜元山、釜山、仁川、济州岛这四个港口中,只要占领两个,甚至一个,就能解决苏联建立远东战略基点的需要。这和从沙皇俄国到斯大林时期的太平洋战略都是有关的,其核心就是出海口。几百年了,俄国人都在为出海口而奔波,北边是波罗的海,南边是黑海,所以他们就和瑞典、土耳其打仗。东边是太平洋,所以沙皇俄国愿意出钱修中东路,强租旅顺港。沙皇当初达到了他的目的,但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夺了去,1945年,斯大林又夺了回来。由此可见俄国人上百年来为出海口和不冻港所做的斗争。后来,斯大林没有采纳苏联外交部的方案,因为1945年苏联和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其中规定苏联租用旅顺港30年,大连港的主权归还中国,但行政权归苏联,即行政首脑由苏联任命。实际上,旅大地区直到1955年都在苏军占领下,1949年以前,行政领导都是苏联人认可的。中国长春铁路从满洲里经过哈尔滨一直到大连,是中苏共同经营,股份平分。总而言之,这个条约保证苏联能够实现其出海口和不冻港的战略要求。而四个朝鲜港口中,除了元山在三八线往北一点,其他三个都在南朝鲜。要实现外交部的目标,必然会和美国产生矛盾,斯大林于是选择了放弃。美苏双方在朝鲜都采取了让步的政策,都不想和对方发生正面的冲突,这就是战争刚结束时远东的战略格局。
我研究欧洲冷战起源的问题时发现,苏联对整个欧洲的政策就是搞“联合政府”,不管该地区是否在其势力范围之内。按照雅尔塔协定,东欧本来是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但苏联仍命令其推行联合政府,不能共产党一党执政。逼毛泽东上重庆是出于这种思路,对朝鲜也一样。苏联最开始没看中朝鲜共产党,扶持的是曹晚植。曹晚植有点像中国的孙中山,是很有名望的民主主义者。1945年12月,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决定由美苏中英共同对朝鲜进行托管。英国因为距离远首先提出退出,中国因蒋介石忙于对付共产党,也提出了退出。于是,成立了美苏联合委员会,同朝鲜各民族政治派别组建临时民主政府,美苏托管一段时间后,组建起政府,朝鲜再独立。对于这项决议,南北朝鲜都反对。北朝鲜的领军人物就是曹晚植,于是苏联开始排挤曹晚植。曹晚植失踪后,苏联驻北朝鲜大使什特科夫给斯大林发电报,推荐金日成,说他年轻有为,对苏联很忠心,苏联这才把重心转到金日成身上。
1947年,美苏联合委员会的进程受到了冷战的严重影响,不得不解散。美国人很聪明,把朝鲜问题交由联合国处理,这就使得朝鲜问题处于美国控制之下。联合国决定在整个朝鲜进行普选,金日成抵制联合国官员进入北朝鲜,于是,朝鲜就分成了南北朝鲜。金日成在北朝鲜举行的选举因为没有联合国官员的监督,联合国不予承认,而联合国在南朝鲜举行的选举,北朝鲜不承认。这样一来,1948年的朝鲜就形成了两个政府。当时,北方的状况远远好于南方,因为共产党一党执政效率很高,经过土改、国有化等,经济很快就恢复了,社会还很稳定。而南方因为推行民主,不同党派忙于政治斗争,不顾经济,整个社会是一团糟。
在这种情况下,1948年,苏联单方面宣布撤离朝鲜。按道理,美国也要撤,但是李承晚不同意,要求美国起码要帮助南朝鲜训练一支部队。于是,美国又留了半年,帮助南朝鲜训练了一支国防军。1949年6月,美国军队撤离。此时的朝鲜没有外国军队,只剩下金日成和李承晚各自领导的部队。李承晚一直主张北上,要武力统一。金日成也明白,和平统一不现实,只有靠武力。所以,三八线附近频繁出现交火。但由于美苏不提供武器支持,南北朝鲜一直没有大的冲突。
这时,中国的问题就来了。1949年3月,苏联红军刚撤走不久,金日成就到苏联去了,表面上是签文化经济合同,但实际上提出了武力统一南北朝鲜。斯大林表示,美国还没走,北朝鲜应该先发展,做准备,如果李承晚发动进攻,那么可以反攻,并顺势拿下南朝鲜,但不能主动进攻。金日成看斯大林不支持,回头就找毛泽东。毛泽东当时还住在(北京西郊的)双清别墅,他会见了金日成的特使,朝鲜人民军政治局主任金一。金一提出了要军队的请求。他指出,面临南朝鲜武力进攻的威胁,北朝鲜没有部队,而解放军中朝鲜族的有几万人,能不能派到朝鲜去。毛泽东说没问题,现成的就有两个师,一个在沈阳,一个在长春。这些人是四野南下的时候,因不愿意离开老家而留下的。毛泽东让金一拿着他写的条子去沈阳找高岗,并答应武器装备全都会配备齐,另有一万多人跟着林彪南下打仗了,战争一结束就把这些人也派到朝鲜去。毛泽东还提醒金一,如果北朝鲜主动进攻,要提防日本人干涉,另外,中国也帮不了很多忙,因为中国的战争还没有打完,等中国统一了,就可以帮助朝鲜。金一带着这样的消息回到了朝鲜,金日成因为没有得到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认可,也很难采取军事行动。
到了7月份,美国人撤走了,中国的两个师也全副武装地到了朝鲜,金日成就想发动战争。他先找到什特科夫,制定了翁津半岛作战计划。翁津半岛就在朝鲜西边三八线附近。金日成的计划是让人民军在三八线一字排开,先打翁津半岛,如果李承晚没有反抗或者国际舆论反应不大,就全线出击,两个星期占领整个南朝鲜。这个计划后来被送到莫斯科,具体的讨论情况我们不太清楚,但拖了很长时间。直到1949年9月24号,苏共中央政治局最后做出决议,否定了这个计划。决议认为不能发动这次战役,否则会把美国引来,使朝鲜半岛陷入战争状态,所以,北朝鲜现在应该继续游击运动,发展游击队;加强和平统一的宣传,争取人心;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军备。总之,就是不能发动武装进攻。后来,什特科夫回电说,金日成看到电报非常沮丧和痛苦,却又没有办法。
因为苏联的电报非常多,不难发现斯大林经常斥责大使馆的人,认为他们没用,总让三八线闹事,甚至瞒报军情。1949年10月25号,金日成向毛泽东提起毛泽东曾说中国统一后会帮助朝鲜统一。因为当时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西南地区,基本还在国民党控制之下,毛泽东就不想支援朝鲜,但他又不好意思告诉金日成,就给斯大林发了电报,请他出面。斯大林回电说,毛泽东同志,你的来电收到,关于朝鲜问题,我和你的看法一致,现在金日成不应该发动进攻,这个问题我来作工作,你放心。这封电报是11月5号发的,也就是说,截止到这一天,斯大林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和毛泽东一致,起码在朝鲜问题上,中苏没有矛盾。接下来就是毛泽东访苏,毛泽东12月16号到的,在当天会谈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斯大林问毛泽东来干什么,毛泽东说想请斯大林判断一下目前的国际局势,和平能维持多久,因为中国刚建国,要发展经济。斯大林说,只要毛泽东不打,金日成不打,20年都有可能。可见,12月时,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基本立场都还没有发生变化。
那么,什么时候变的呢?一个月后,1950年1月17号,首任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要上任,金日成就把苏联和中国的大使都叫来给他践行。酒过三巡,金日成醉了,一把拉住什特科夫的手不放,说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斯大林不让他解放南朝鲜,毛泽东说中国统一后就帮他,现在也不帮了,斯大林非让他等南朝鲜进攻再反击,南朝鲜到现在都不进攻,怎么反击,和平统一不可能,只有靠武力,游击队也解决不了问题。金日成借着酒劲,把平日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吓得苏联大使不敢吭声,只能劝他去休息。晚上什特科夫就给斯大林写了一封很长的电报,描述了整个过程,并判断说金日成醉翁之意不在酒,可以看出他是借着酒劲一吐心中的积怨。斯大林1月19号收到电报后,一直没动静。1月30号,斯大林突然回了一封电报说,他同意金日成的计划,但是,这件事不能冒风险,请金日成到莫斯科面谈。这个变化太突然了,根据资料记载,变化的过程不超过一个月,一个月前,他还反对,一个月后,他不但同意,还亲自开始策划。为什么斯大林会发生这种变化?按照逻辑,肯定是那个月中发生的事触动了斯大林。那么,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改变了斯大林的态度?那个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毛泽东到了莫斯科,二是美国人发表了一个声明。中、美的政策对苏联的选择都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两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产生了什么效果。
首先我们看毛泽东去苏联干什么了。这涉及到中苏同盟的问题。过去的研究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我多年一直在追踪毛泽东对美国和苏联的看法什么时候变的,怎么变的,我陆续写了六七篇文章,从1944年开始,一点点地像剥竹笋一样,一直剥到1950年,才发现症结所在。
根据我的观察,毛泽东本质上不是共产主义者,原本也不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他是在现代社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组织工农队伍,以打倒蒋家王朝。细的先不说,问题在于,毛泽东掌握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后,和苏联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远的不说,近的就有三个大矛盾。一是西安事变,中共本来决定利用西安事变审判蒋介石,然后和其他容得下共产党的派别联合抗日,但是苏联反对,坚持认为要留下蒋介石,最后,共产国际的意见共产党不得不听。二是1940年的皖南事变,事变之后,毛泽东忍无可忍,认为必须在军事上、政治上全面反攻。中共刚开完会,苏联大使就在重庆召见叶剑英和周恩来,反对毛泽东的意见,说政治上可以反攻,但军事上坚决不能动,即便政治上反攻,也不能点蒋介石的名字,因为要保证统一战线。毛泽东第二天开会,口气就变了,说政治上反攻,军事上静观其变。这两件事都是中共中央作了决定后,被迫采纳莫斯科的意见,毛泽东心里非常不高兴。第三件事是让八路军到内蒙打日本,毛泽东不愿意去,这让斯大林非常不高兴。虽然我们现在看共产国际的档案,知道毛泽东上台是斯大林支持批准的,但当时,斯大林并不知道毛泽东何许人也,他熟悉的只是王明等人,可当时王明的老师米夫已经被斯大林杀了,王明在斯大林处也失宠了,所以选毛泽东是很自然的,并不是因为斯大林看重毛泽东。后来斯大林了解毛泽东了,认为这个人不简单。所以,1944年,斯大林决定战争结束后,他不会和共产党合作,只会和国民党合作。他和美国人、蒋介石都说,他只承认国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政府,不承认中国共产党,而且毛泽东领导的也不是真正的共产党。
其实,毛泽东也没看中斯大林,毛泽东看中的是美国。从1944年春天到1945年春天,毛泽东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向美国人传递信息:将来在中国能成事的是我,我指望能帮助我的是你。根据美国解密的毛泽东和戴维斯的几次谈话,毛泽东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确。毛泽东见了美国军事代表团,第一句话是“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美国人琢磨了好几天,想毛泽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最后他们认为,毛泽东是在表明自己是民族主义者。后来,美国人就住下了,和毛泽东越谈越亲密,越谈越融洽。美国人对共产党的勃勃生气印象很深,认为这是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和重庆的花天酒地、贪污腐化相比,真正的希望不是在延安吗?所以,这些人,包括美国军方的史迪威,大使高斯和一批年轻的外交官,都对共产党另眼看待。毛泽东也不断地在传递他的信息。比如,当美国人说将来苏联会帮助你们时,毛泽东回复说,苏联救自己还来不及呢,根本顾不上共产党,将来真正能救中国的是美国人,而且,不仅是经济方面,美国的政治制度也很先进,值得中国借鉴。毛泽东还跟美国人说,共产党实行的措施不算什么,任何一个美国企业家都能接受,当时宣传的是新民主主义,和美国没有矛盾。所以,这些人向白宫传达的信息也是:共产党是一支可利用的政治力量。当然,这些人肯定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而不是出于同情共产党,但他们觉得共产党可能是一支比国民党更清廉、更优秀的政治力量,将来跟这些人打交道可能比跟国民党打交道花的代价更小,这点从他们给美国发回的电报上可以看得出来。
虽然这些人想给共产党留一条路,但美国整体是右倾的,在国会,持这种观点的人还是少数,加上蒋介石院外集团的活动,到1944年底,白宫采取了一系列做法使得毛泽东越来越失望。首先是史迪威被撤职,然后是高斯被换成了赫尔利,赫尔利是典型的反共主义者,其他同情中共的外交家也被召回了美国,戴维斯更惨,回国就被抓了起来,当间谍接受审判。1945年七大,毛泽东在总结报告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同志们,苏联其实也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话听着就酸溜溜的,毛泽东本来是想和美国人作朋友的,后来美国人不搭理他,他只能说苏联人“也是”朋友,说的是非常不情愿的。果然,之后的重庆谈判让毛泽东更生气了。日本人投降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国民党没有想到,共产党也没有想到。日本投降后,共产党离日伪统治区近,可算是近水楼台。毛泽东当时头脑发热,上海和南京的市长和江南五省省长共产党立刻就任命了,并命令部队进驻大城市。但斯大林不同意,说现在不能占领大城市,不能和国民政府发生矛盾,必须去重庆谈判。政治局讨论了一天,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去重庆。其实,毛泽东接到斯大林电报的第二天还没反应过来,还批了书记处关于在上海发动工人起义,然后新四军里应外合拿下上海的文件。可见,最初共产党的目标还是占领南方大城市,和蒋介石一决胜负。
接下来就更复杂了,从1945年到1948年年底,苏联的目标特别明确,只要东北,其他的不关心。当苏联能和国民党谈的时候,就把共产党出卖了。所以,苏联才要用坦克车把彭真赶出沈阳。但是,当苏联和国民党谈不拢的时候,就又把共产党请过来,说国民党明天就在秦皇岛登陆,你们赶快派部队过去。所以,国民党登陆秦皇岛登不上去,他们遇见的也不是土匪,而是八路军。最后,苏联不得不撤退的时候,非常希望共产党能帮其守住东北,所以,临走时想把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些大城市全给共产党。但当时,毛泽东已经不信了,不去了。长春撤离时,苏联一边通知蒋介石说明天早上8点离开长春,一边半夜告诉共产党让他们早上6点先来接管。撤离的时候,苏联是真心希望让共产党接管东北,但为时已晚,国民党的军队已经从山海关打进去了。从1945年占领东北到1946年5月撤离,苏联反反复复,既不想得罪美国,又不想让美国的势力进入东北,既要跟国民党达成协议,又不能让其他势力占领东北。而共产党就是张牌,需要的时候打出来,不需要的时候收起来。按我的判断,国共内战共产党没有得到苏联太多的支持,苏联虽然留下了一点武器,但远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苏联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援共产党,因为撤离发生在1946年5月,当时冷战还没有爆发,美苏正在磨合。苏联采取了退缩的态势以显示和美国的合作关系,表面上不能得罪美国人,但东北确实牵扯到自身利益,不能放弃,只能暗地帮助共产党,祈望共产党能在东北站住脚。这是国共内战爆发时的情况。
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是,1947年一年之间,中国的战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年初,共产党还被国民党赶着打,到了年底,就开始了全面反攻。同时,毛泽东的思路也发生了变化,他此时非常需要苏联的帮助,因为虽然靠自己打败蒋介石没有问题,但是他害怕美国出面。我想,这是1947年到1948年毛泽东考虑的主要问题。期间,毛泽东至少四次给斯大林电报说要去莫斯科见他,语气非常谦恭。斯大林的态度则是不冷不热,有时回电说让毛泽东过去,可在毛泽东准备好时又发电报说要收麦了,不让他去。毛泽东虽然生气,但电报上只能客气地说下回再说。孙平给斯大林的电报上就写得非常清楚,虽然毛泽东的电报措辞客气,其实他正在发脾气,在拍桌子嚷,他就不相信苏联收麦子比中国革命还重要,完了还问苏联是怎么回事,政治局委员都下去收麦子。其实这是实情,1928年苏联收购危机之后,每年收麦子的时候政治局委员都下去。所以,斯大林说莫斯科没人也是实话,但他不见毛泽东的主要原因并非如此。毛泽东四次发电报,斯大林每次都推三阻四,最后毛泽东彻底生气了。当1948年底斯大林发电报说毛泽东可以过去时,毛泽东也耍了一次脾气,说开会,不去了。但这个脾气发得很小,他紧接着就发电报说会开完了,可以过去。
斯大林认为,中国共产党拿下东北后,苏联的目的就达到了,他就非常满意了。所以,他在1947年说对中国还是要支持的。很多人觉得斯大林的整个态度都变了,其实不然。斯大林担心的是,共产党打到长江边上了,如果美国人出面,苏联是管还是不管。管,就和美国发生了冲突,不管,就要坐看美国支持蒋介石把共产党往北赶,搞不好东北就得而复失了。所以,我认为,斯大林想让毛泽东安于半壁江山。俄国很多学者不承认,但我觉得不能光看1949年那封电报。1948年,罗申就开始在国防部活动,散布如果需要调停,苏联可以安排的信息。1948年年底,罗申升任大使后,仍在继续该活动。可见,苏联当时非常担心。其担心有两个方面,一开始,苏联是担心美国出兵,后来,随着形势发展,发现美国出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进行政治干预的可能性越来越大。12月28号,苏联代办给斯大林发的电报上说,现在最大的威胁不是美国的军事干预,而是美国要参与调停,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千方百计在跟共产党打交道。所以,就算美国不出兵,就算共产党打过长江,如果共产党被美国控制,还是会威胁到苏联。我认为,这个时候,也就是1948年底到1949年初,是斯大林决心全面干涉中国问题的转折点。
(1949年)1月8号,国民政府给美苏英法发了照会,说内战是不对的,希望他们能帮助调停。斯大林这时特别着急,有些乱了方寸。他接了照会后,就迫不及待地将此事告知了毛泽东。斯大林说,他给国民政府的回复中说中国应该和平,调停可以,但首先要共产党同意,所以国民党应该征求共产党的意见。他还指示毛泽东,如果国民党来征求意见,就按他草拟的内容答复,说内战的责任不在共产党,共产党希望和平,如果需要外国调停,只有苏联有资格,美国等国家不能参与。要和谈、要调停并且只能由苏联调停这三层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斯大林的电报是1月10号发的,毛泽东1月12号回了一封电报,这是我看到的共产党领导人公开顶撞斯大林的第一个文件。毛泽东的口气非常强硬,上来就说他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和谈的必要,现在不是谈不谈的问题,而是要跨过长江,打败蒋家王朝,现在和谈和调停都是蒋介石的阴谋,如果同意,就是给了他喘息的机会。毛泽东还给斯大林拟了一份答复国民政府的回电。毛泽东所以敢这样做,一个原因是他非常愤怒,斯大林居然在革命就快成功的时候要他和谈,而且就算和谈成功了,也是在苏联的阴影下。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命运主要掌握在共产党手里了,毛泽东也看出来美国不会出兵了。于是,他才敢一边和司徒雷登在南京谈,一边派刘少奇去莫斯科谈。
俄国学者说苏联没有调停的意思是因为,1月11号斯大林又发了一封电报,说上一封电报提到和谈并不是他真的想和谈,他的意思是和平的旗帜不能放,必须要抓在手里,还说不想和谈很好办,提出让国民党接受不了的条件就行了,这样不但谈不成,还能把和平的旗帜抓在手里。俄国人把这封电报作为苏联不想调停的证据,但我觉得其中学问很大。这封电报肯定不是1月11号写的,毛泽东的电报是1月13号发出去的,此前,毛泽东肯定没有收到斯大林的这封电报。所以我判断,斯大林是看到毛泽东的回电后有点下不来台,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又发了一封,并把电报上的日期往前写了两天,这种可能最大。另一种可能是,斯大林发了第一封电报后,觉得说得有点过分了,就又发了一封相反的。这种情况出现过很多次,比如1947年11月30号,毛泽东给斯大林发电报说,他上台的时候要把民族资产阶级全部赶下台,要共产党一党专政,向苏联和南斯拉夫学习。毛泽东等了很长时间,苏联一直没有回复,于是1948年2月,他又发了一封电报说目前的政策是要推行联合政府,民族资产阶级还是能起到作用的。半个月后,斯大林回复说第二封电报讲得不错。所以,我认为斯大林的第一封电报已经把他的意图讲得很明确了,这种意图也非常合乎逻辑。1月14号收到电报后,毛泽东回电说收到了斯大林11日发的电报,至于电报是不是11号发的,我们不得而知。最后,中国提出了八条二十四款,和谈没有成功。
这件事反映出,毛泽东的地位已经很巩固了,他掌握着中国的命运。于是,斯大林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重视中国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东北。我把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有决议的目录看了一遍,发现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45年讨论或做出决议的问题共858个,但其中直接涉及中国的只有4个,且都是有关东北和新疆的地方性问题。1946-48年,在政治局范围内每年讨论都是几百个问题,涉及中国问题都不超过5-6个,而且只有1948年下半年讨论的中国问题才开始与中共有关。到1949年,一下就增加到70个,1950年更猛增到132个,还不算朝鲜战争问题。可见,斯大林真正关注中国是在1949年。这一年,苏联对中国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认为要控制中国就得控制(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和(中国)共产党搞好关系。于是,随后发生了三件大事,先是米高扬访问西柏坡,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向苏联共产党说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识形态、政策走向等等,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共产党跟着苏联共产党走,斯大林对此非常满意。1949年2月份,苏联援助中国的决议就开始不断出现,这是以前没有的。但是,毛泽东此时有个担心,中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忠心,且他本人也反复强调自己是斯大林的学生,可他并不知道斯大林的想法。米高扬来的时候也说得很清楚,他只带着耳朵来听了。于是,毛泽东就派刘少奇到莫斯科去。6月27号,刘少奇和斯大林见面,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从会议记录上看,斯大林让刘少奇有什么要求就直接说,刘少奇要的海军、空军、大炮、军舰等等,斯大林一一允诺,要什么给什么,连不要的都给。斯大林问刘少奇为什么不尽快占领新疆,刘少奇说太远了,途中还有马步芳的骑兵。斯大林说这好办,他们可以用飞机把军队运进去,而且骑兵最怕飞机轰炸,苏联派两个团一炸就行了。果然,最后解放新疆时,一个军的先遣部队都是苏联飞机运进去的。28号,毛泽东看到刘少奇的电报后,立刻宣布一边倒。这时,司徒雷登还在跟中共玩牌,他提出北上,但又不跟白宫挑明,想等成事之后再说。而且他还摆谱,嫌火车不安全,要坐飞机去。28号之前,中共对他一直忍让,但是28号中共态度大变,斯大林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说司徒雷登“他爱来不来,来了也谈不成”。最后,司徒雷登就没去成。
刘少奇访苏后,中共了解了苏联的态度。这样,双方根据政治基础结成同盟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都要建设社会主义,由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等等,只剩下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利益。中国共产党拿了天下后,还认不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呢?斯大林在远东折腾了半辈子,就是为了条约中的港口。9月2号,斯大林在苏联红军墓碑前说,他们等这一天等了40年。所以,如果中共不认,事就大了。但从毛泽东放的风中,斯大林又觉得不妙。为什么这样说呢?米高扬在西柏坡曾向毛泽东套话,毛泽东说,原来为了革命,外蒙古独立是没问题,如果革命成功了,政权回到了人民手里,他们就要考虑蒙古民族的统一。米高扬向斯大林一汇报,斯大林非常愤怒,让他马上让米高扬转告毛泽东,如果要谈到蒙古的统一,那就不是外蒙古统一到内蒙古,而是内蒙古要统一到外蒙古去。米高扬向中共转达后,任弼时不乐意,说这样不对,内蒙古三百万人,外蒙古才一百万人。毛泽东赶快把任弼时拦住,哈哈一笑,说这事以后不提了。但此时,斯大林已经感觉到了中共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态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仅牵扯到外蒙古,还涉及长春铁路、旅顺和大连。当时,东北的问题也有所涉及,但提得非常婉转,只讨论了长春铁路的产权归属问题。这些都使斯大林有所警觉。而刘少奇到苏联后,中共又玩了一招,不再提具体的问题,直接问新中国如何处理1945年和苏联的条约。刘少奇的报告中写,中共中央讨论得出三条意见,一是废除条约,二是保留条约,三是暂时保留、日后修改,问苏共中央同意哪条。斯大林更聪明,拿笔一划,说等毛泽东来了亲自和他谈。这是件大事,毛泽东也在琢磨,中共中央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又宣布共产党掌握政权后,废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那么,和苏联的条约到底废不废除呢?如果不废除,共产党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在党内还受不受拥护?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怎么解决,还要看苏联的态度。
10月1号一过,毛泽东就不断地给斯大林发电报,拐弯抹角地表示想去莫斯科讨论中苏条约的问题。斯大林不答复,让毛泽东想来就来,但对条约的问题只字不提。后来,周恩来想了一招,毛泽东的电报是这样写的,如果要谈条约,他就和周恩来一起去,如果不谈,他就一个人去,最后问斯大林是他一个人去好还是和周恩来一起去好。斯大林还是不答复,毛泽东没办法,最后只身前往给斯大林祝寿。结果第一次会谈,两个人就吵崩了。毛泽东说,他来之前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1945年条约的会议,话还没说完,斯大林就说打住,此前苏共中央也召开了会议,认为1945年的条约必须保留。于是,会谈陷入了僵局。后来,毛泽东又问斯大林,周恩来同志要来,让不让他来,斯大林说,如果毛泽东找他有事就让他来,但是自己不会见他,言外之意就是不会和中共谈条约的事情。毛泽东给刘少奇发了电报,政治局讨论后回复说,看来斯大林的态度非常坚决,如果这样就算了,祝完寿就回国吧。但是毛泽东一直不回,坚持要谈。22号,毛泽东突然接到电话说24号可以谈,他发给刘少奇的电报上兴奋地说斯大林终于同意谈条约的事了。谁知,24号当天斯大林对条约只字未提,毛泽东气坏了,从那天起,就闭门不出,整整呆了一个星期。英国媒体捕获到这个消息,马上放风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了。斯大林这下急了,劝毛泽东出来露面。王稼祥建议毛泽东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宣布自己来苏联的目的。于是,答记者问的时候,毛泽东就说,此次他来是为了解决某某问题以及中苏友好条约的问题的,这样谣言就破了。虽然现在对发言稿出自谁手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斯大林,有人认为是毛泽东。从文体上看,我认为是毛泽东,但即便是毛泽东,内容肯定也是得到了斯大林的同意的。总之,这件事说明,斯大林表示让步了。斯大林怎么想的我们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斯大林不想因为这个问题和毛泽东闹僵。
1月2号,莫洛托夫来毛泽东住所,转达了斯大林愿意签订新条约的意思,并邀请周恩来来莫斯科。这样,具体的谈判就交给了周恩来。中国人不知道的是,斯大林非常狡猾,他组织了非常庞大的条约起草小组,从1月5号就开始起草新条约,而此时毛泽东正游览冬宫呢。20号周恩来抵达,斯大林对毛泽东说你和我就不要参加了,让米高扬和周恩来谈就行。当23号苏联把整理好的经斯大林批准的方案亮出来时,中方发现,说是新条约,内容和1945年的差不多。毛泽东气坏了,把方案扔到一边,要求中方重新拟定关于长春铁路、旅顺和大连的协定。1月26号,中国起草了自己的方案,大概意思是,或者到合约签订,或者到1952年,中国要无偿收回长春铁路、旅顺和大连。我在俄国档案中看到了苏联对这个方案的四个修改文本,其中有一个反应最为强烈,上面划得不是感叹号就是问号,还打了许多杠杠,最后一看,是斯大林的签名。但苏联28号回给中国的文本内容完全变了,基本上同意了中国的方案。斯大林又一次让步了。而这意味着,苏联将会失去长春铁路、旅顺和大连,其在远东的战略基点消失了。这就是中苏同盟签订的结果。
苏联为什么让步,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态度。截至1949年底,美国对中国一直犹豫不定。到了12月29号,美国必须拿主意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而国民政府也于12月8号迁到了台湾,更重要的是,毛泽东都到了莫斯科了。美国国内的两派意见争得不可开交,军方要求支持蒋介石,国务院则认为不能再支持蒋介石了,现在最好的战略应该是拉拢共产党,把共产党和苏联分开,因为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而是苏联。于是,1月5号美国发表声明说台湾历来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对台湾没有任何野心,如果在台湾海峡发生战争,那是中国的内战,和美国没有任何关系。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听出来了,美国在挑拨离间。12号,艾奇逊更是声明,美国和中国没有利害冲突,美国从来没有侵略过中国,中国也没有美国的租界,抗日战争中,美国给予的援助最多,而在东北、外蒙古和新疆,是俄国人在侵犯中国人的利益。这时,苏联非常明白,如果自己不拉拢中国,中国就会被美国拉拢过去。所以,苏联最后同意修改条约是国际形势所迫。
但是,苏联的利益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最关键的是,其战略安全受到了威胁。苏联要想在远东保留出海口,只能从朝鲜入手。所以我推断,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发动战争是为了苏联自己的利益,为了在远东建立战略基地,赢得出海口和不冻港。苏联一直不想和美国发生冲突,这也是此前禁止金日成发动进攻的原因,那么难道现在苏联就不担心了吗?1月份,美国宣布朝鲜半岛不在美国的防御范围之内,这是原来计划里就有的,苏联也知道,但是公开以后,斯大林就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让金日成打南朝鲜美国是不会干预的,因为这和美国的核心利益无关。加上金日成保证四天解决战斗,美国根本来不及干预。果然,6月25号打,6月28号金日成就拿下了汉城。总而言之,限制发动朝鲜战争的条件已不复存在,斯大林就决定支持金日成了。
有人认为这个看法听起来玄乎,但其实我已经想了十几年了,我认为我的解释还是合乎逻辑和情理的。我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张曙光:
沈
志华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生动的演讲,下面有请金东吉教授进行评论。
金东吉:
沈老师讲的都是事实,但是,我和沈老师的解释可能有所不同。沈老师认为,朝鲜战争起源于中苏关系的变化,加上美国宣布朝鲜半岛和台湾不在美国的防御范围之内,打消了斯大林对美国干涉的担心。如果真是这样,以后发生的事情可能并不好解释。比如1950年3、4月份,金日成秘密访问莫斯科,与斯大林讨论了进攻南韩的计划。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表示,如果美国干涉,他就不参与,而且这件事要得到毛泽东的同意。如果美国不干涉,斯大林才同意金日成进攻南韩的话,他其实不那么需要加上的条件。
1950年1月30号,斯大林给金日成发电报,让他来莫斯科讨论进攻南韩的事情,并嘱咐说这事千万不能让中国人知道。因为中国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恢复经济,毛泽东曾明确跟斯大林说,中国不赞成发动朝鲜战争,中国最需要的是和平,以便发展经济。
沈老师还认为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是出于争夺战略港口的考虑。但其实,当时苏联已经在利用北朝鲜的元山等港口了。我在莫斯科查资料时,当地学者说,他们看过1950年1月28号苏联政治局的会议记录,上面有写准备发动朝鲜战争,我现在还在盼着会议记录的原件能够公开。根据我的判断,斯大林所以同意朝鲜战争,不仅因为这符合苏联在东北的利益,还因为他认为毛泽东不可靠。而且新的《中苏同盟条约》中加了一条,在特殊情况下,苏联可以不从旅顺港撤走。斯大林的另一个目的是把美国的注意力从欧洲转移开,他曾在1950年8月说,如果中国牵扯到朝鲜战争中,对苏联是很有利的。所以,1950年6月27号的安理会苏联没有参加,从事后来看,斯大林可能是想以此为作为自己没制止美国介入的借口。斯大林还发电报给东欧各领导说,欧洲现在的压力减轻了,美国的注意力都转到了亚洲,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加强社会主义在欧洲的力量。
总而言之,斯大林发动朝鲜战争的目的并非只有争取不冻港口这一个,朝鲜战争可以解决很多让斯大林头疼的问题。我想,减轻欧洲的压力同时拉拢中国,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当然,这方面我还要继续研究。
(下略)
近期图文:
毛泽东并没有要求林彪领军抗美援朝
浮世绘与心声录:春节师友来信集锦
文章不是论左右,只是分好坏
在今天的条件下野蛮是否可能战胜文明
买命价格几何?卖命价格多少?
朝鲜这一箭,究竟射几雕?——专访朝鲜问题专家杨希雨
伪造的《田中奏折》阴影笼罩至今
世人被蒙在鼓里的中朝关系真相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