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观
老几
老子讲“道”“德”,但是没有定义什么是“德”。这说明“德” 字本身,在春秋时代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因此,要理解老子的“德”和“上德不德”,首先需要知道老子所处时代“德”一字的意思,然后考察老子在文中的用法,以一贯之,采取逻辑一致的方法,来解析老子的真实思想。
“德”字的本意
德字在《诗经》里已经被广泛使用。比如“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既醉以酒,既饱以德”等等。
据维基的解释:“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相遇相当之义。(洪颐煊《读书丛录》:“值本作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彼此相遇相当曰值…古字例以直为值。”)
德字里包含的“直”“行”“思”,这是在西周金文象形文字中已经形成或强调的,是周人对“德”的发展或完善,使“德”的字面中,含有正直、体行、思想的意义,即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从而对人形成一种约束。同时,德也当动词讲是“恩惠”。应该说,成形于春秋战国《道德经》《易传》的思想体系里,“德”字已有固定通行的意义。
“德”字的不同用意
老子讲“失道而后德”,到了春秋时代,道失已久,德字大旗也就被立起来了。虽然“德”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人们要遵从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已有固定通行的意义。但在如何对待“直(值)”“行”“思”的价值观问题上,易儒和老子是有区别的。如易之“天行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老之“用弱”,“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大道无形,“上德不德”等等有明显的不同。
再比如易里:“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讲恒德,老子“圣人无常心”讲顺变。
孔子讲“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讲明君,讲纪律;而老子则说:“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说自然,自由。
庄子说“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崇天德;孟子则说“德何如可以王矣?”重王道。
荀子认为:“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讲表象一致。
韩非子说:“德者,核理而普至”,将德视为客观规律,有“普世”之意。
春秋战国所谓的百家争鸣,其争论的核心,都是围绕着基本的价值观展开的,并形成了儒墨杨道法等各种流派,且相互融合而成系统完备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的仁爱孝悌、勤俭诚信、轻利重义、谦和好礼等等,形成了具有华夏民族性格特色的传统美德。这些思想伦理道德之所以能够融合,在于都接受了“道”这个基本假设和模型,只是由于角度和外在的“边界”条件不同,适用的社会系统不同罢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思想是互相补充的,而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互相对立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治世”,只不过是采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慧者相通,这些中国传统思想之精华在西方哲学中大都能够找到类似的思想,比如老子和海德格尔。只是中国没有发展出相应的“需要”,致使这些好的思想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不提。
老子之“德”的意义
《道德经》中有“德”字四十一处,老子提出孔德(21章),常德(28章),上德,下德(38章),广德(41章),玄德(51,65章)等,但是没有定义什么是“德”。因此,要理解老子的“德”需要考察老子在文中的用法,以一贯之,采取逻辑一致的方法,来解析老子“德”的真实意思。
老子讲“道”“德”,说明其德和道是联系在一起的。“道法自然”,明了德和道的关系,就自然会明白老子的“德”。
老子在21章里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也就是说德是遵从于道的。所以老子的道德是“道之德”。顺道为德,背道为不德。
51章里说:“道生之,德蓄之”,意思是说德是蓄养道所生的万物的。“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5章里说“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是说德之厚归于纯真。
《文子卷五道德》篇:“〔平王〕问德?老子〔文子〕曰:蓄之养之,遂之长之,兼利无择,与天地合,此之谓德。”
总结起来可以看出,老子之“德”即天德,天然,天性自然,自然而然,合道即德。道法自然,道无为德亦无为。换句话说,老子的“道”“德”,就是“自然”“无为”。
斯宾诺莎在他的《伦理学》篇四《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里说:“就人的德性而言,就是指人的本质或本性,或人所具有的可以产生一些只有根据他的本性的法则才可理解的行为的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老子的思想也是一致的。
老子为什么说“上德不德”
老子的“上德不德”,与“上德若谷” (41章)和“上善若水”(第8章)是一样的逻辑。说这个问题,不能不谈到韩非的《解老》篇。
释老自春秋以来,不下千百家,而韩非因为所处距离老子最近,其解老也最有参考价值。因而要理解老子的“德”,不能不参照韩非子的《解老》篇。韩非解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德则无德,不德则在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简单说来,韩非认为老子说的德是内在的,“上德”在上,必显示与外,这就违背了德的特性,当然是“不德”了,所以“上德”必须要德于内不德于外。
韩非说“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所无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德盛;德盛之谓上德。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
注意这里韩非对“无为”非常到位的解释,那就是如果事事都不做,事事不忘“无为”的话,实际上变成了是“为了无为而为”,不是真正的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有朋友认为“无为”就是“do nothing”,显然是不对的。顺便说一句,韩非逻辑如此清楚,除了个人的天赋以外,恐怕要得益于他的老师荀子。荀子思想以思辨见长,却终于没有能够发展出形式逻辑,其中的缘由值得探讨。
回到本题,按韩非这里的说法,老子的盛德=上德=无为=无不为=道。有学者据此认为老子的“上德”是自然之德,“下德”是伦理道德。
韩非对道的解说也值得列在这里: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 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万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道譬诸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饮之即生。譬之若剑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诛暴则福成。故得之以死,得之以生,得之以败,得之以成。(这后面部分说明了道的善恶之问)
有个问题,这里韩非说的意思是道无好也无坏,超越好坏善恶。但是又说“上德”是道,是盛德,是善,是“上善”,逻辑上自相矛盾。另外“上善”,“上德”之类,实际上变成是“最善”,“最高级的道德”,将“上”作“最”讲。这样说尽管也没有什么不对,却与老子居下守黑的思想不仅相符。(海哲认为道无上下,从这个角度看,德作为道之载体,亦应如此。)
从老子一贯的全方位叙述方法来看,或许可以解释为,“上德”可以从上看,是针对“上位”而讲,是对君主而言的,是要在上者重视“下”的根基。“上德不德”一方面是“无下即无上”,另一方面是盛德之处不见德,如同遍地美女则无“美”女一样。这个“有无相生”的道理,是说统治者不认为自己有德才是有德,自吹有德,“伟大光荣正确”反映的恰恰是无德。下为上根,居上顺势而为“下”,居官而为民,都是应尽本分,如同水流下推动水车做功,势能变动能,为而不恃,何以论德?自认无德去求德才是有德,即上德无德是有德。
从科学角度看,道为潜能,德为显功,上善若水,自上而下,顺道而行,如同水力发电,无为而为,势能转成功。电虽显,是为功,源于能,是谓功不功,故此德不德,是即此证。反之,自下而上,逆势而行,如同电动水泵,无功不行,是以下德不失德,所以无德。
一个统治者,无论他做了什么,只要他吹嘘自己如何“德”,光荣伟业领导正确,在老子看来,那就已经是不道德的了。(当然,如果名不副实的话就更不道德了。)反过来说,真正有德的君主是顺道而为,自觉地做事,是绝不会自吹有德的。人和社会亦然,有德之人不会说自己有德,无德之人总是标榜自己如何道德;有德的社会,德是普遍自然具有的,何必再要讲德?不停地将德挂在口头上的社会正是因为无德需要德的社会。这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所以无德”。
一以贯之,推而广之,对于“弱小的”“下位”的老百姓,就要“下善若火”。火为阳,就是要把自己的诉求明明白白地告诉统治者,要“善争”而不是“不争”,在下的百姓争,是为了让君主不争。这个问题老子说的很清楚,意思就是下面百姓的德,是“有以为”;百姓有为,君主才能无为,所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海哲将此上善若水加上下善若火,归结为水火交融,易经里的水火既济之道;蜉蝣说老子是让“在上者无为来保障在下的有为”,皆深合“道”理。在上的阳(统治者)总是有欲要有为,单靠他们是入不了道的,得百姓的阴来合。一阴一阳方为道。百姓静而无为,等着圣君施恩,就如同韩非子所说的“与虎谋皮”。这个简单的道理老子自然是知道地,也说得很清楚。换成如今的流行语,老子是强调公民责任的,不可不知。
从另一方面看,德为恩惠。在“下”者难以为生,没有恩惠可施,故“下德不失德,所以无德”。也可以说老子的认为在下的百姓为了生存无论如何做都不会“失德”。比如强拆下无处可去的“钉子户”,抗战中的长沙保卫战,都是自然合道的,虽下亦德。这是老子逻辑的自然延伸。
总而言之,老子之道为万物主宰,老子之德是清静无为(顺道而为),老子道德的核心是无为(无不为)。“上善若水”,“上德不德”,都是说统治者要清静无为,不妄为;让人民根据需要自然而为。老子的道德用于日常,即是说不要强加于人,无论好坏。这与孔子“己所无欲,勿施于人”,真的有区别吗?
[附注:本文在某文明网站贴出,评论都是positive。而大家却在文后互相指责,“德于外”而毫不理会。叶公好龙之态尽显,呜呼哀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