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孟子的“四端之心”
老几
孟子讲“不学而知,是为良知;不学而能,是为良能。” 那么“良知”和“良能”是如何体现的?最为简明的应该是孟子的“四端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就是孟子的“四端说”。 端字释义 “端”字,从立,从“耑”,本义为“弯延起伏的山顶” 。“立”与“山而”合起来表示:“站立于弯曲的山顶上”。寓意:极点,上升终极点,下降的开始点;中正,正直;在曲顶上要站立,只有站在中点上,才不会歪倒。比如《说文》:端,直也。 《广雅·释诂一》:端,正也。 可见所谓“端”,就是“极”,“正”,“直”的意思。 由此不难看出,孟子这里的“端”,指正确认识事物的最开端,大致相当于易经里的“几”,力学里讲的初始条件。 要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必须要明确其初始条件;要想判断事物吉凶,必要细察其出发点;判断一个人,则要看其发端。这是孟子的认识论前提,首先是基于道德方面,但并不完全局限于道德。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受”,是认识和正确判断事物的起点。离开这些根本点的判断,就已经偏离了“仁心”。 恻隐与羞恶 兔死尚且狐悲。儒家讲由己及人,见人受难,无恻隐之心,岂不禽兽不如?“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把恻隐之心作为良知的根本点,是有他的道理的。 有了恻隐之心,那么“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之说就是自然而然。这里“义”即今天所说的“正义”,是对弱小的保护, 类似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正确” 。(此非老几发明,是杨道还的高见。) 恻隐之心是对弱小受难者的不忍。有了恻隐之心,就自然不能看着别人受侮辱遭劫难,就自然会起来维护正义,避免人类成为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 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也不过就是贯彻孟子的“义”。其实如果像老驴同志所说的,把毛作为一个符号存在,而不是让千家万户遭难的那个皇上,孟子估计是会同意的。
辞让之心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这点是中庸之道的自然而然,是用来平衡“义”的。要知道儒家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秩序,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由发展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匡扶正义是要用强迫手段的,否则正义是无法伸展的。而一旦强迫,马上就是反自由的。这就是孔夫子所指出的悖论:“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乎?如礼何?!”强制性手段与追求自由的目的,这本身的矛盾,只能用“礼”加以协调。 所谓“礼”,就是限制,是制衡用强的手段。维护正义,仅仅是扶弱,不能够“除强”;否则物极必反,正义就成了不正义,政治正确就成了不正确。比如为了扶贫,把地主老财弄得很惨,这就无法应对“恻隐之心”。
是非之心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这里提出,“是”“非”问题是智慧的起点。在孟子看来,罗列一大堆名词,洋洋洒洒万言,如果不能够做出正确判断,谈不上有智慧。 在西方哲学里,通常所谓的“知识”,不是知识,“判断”才是知识。比如“毛泽东”就不是知识,因为你说毛泽东,人家不知道你在说神马。只有你下个判断,说“毛泽东是民族英雄”,这就构成知识。这个知识,就有个真假的是非问题;而“民族英雄”,就已经含有价值观念,就自然而然有个对错的价值判断问题。 所以“是”“非”是个判断,也是真正的知识。不但要判断真假,还要判断善恶美丑对错。前者是实然判断,后者是应然判断。能够判断真假美丑善恶对错,才谈得上贴近儒家所说的“中庸之道”。现在的人,相信文革的大批判,以为中庸之道就是不讲是非的和事佬,真正是上当受骗。 其实儒家的问题不是不讲是非,而恰恰相反,是太讲是非。不讲是非固然不对,太讲是非也不对,这才是孔子所追求的中庸之道。 最后,从易经来看儒家的思想:孔子的仁,是无极,是道;孟子的四端之心,即是太极。 有人会说:太极是一,如何有四端? 欲知答案,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