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过度解读《道德经》
老几
老子的《道德经》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简单明了地阐述了老子对宇宙万物的生长消亡规律所建立的认知模型。这个模型本身之简单,知识体系之完整,逻辑之一致,适用性之广,不在人类任何一个现存的知识体系之下。
然而由于老子思想的深邃,古文的高度简练,汉文字的变迁,人们在对《道德经》的解释上逐渐产生了分歧,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人们从各个角度的合理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扩大和丰富了老子本来的思想,超出原书的范围。这也是正常的老学。比如宏观物理,工程应用,很多都不是牛顿可以预想的,然而却都属于牛顿力学的范围。
我以前针对如何解老的问题,在以冯友兰先生提出的“照着说”,“接着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证”着说。这“证”主要是和科学互证,因为科学是老子时代没有的,而量子力学正是解释微观思维运动的钥匙。老子在绝思无虑的状态下所观照或者体悟到的现象,一定不能和微观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有所冲突。
另外一点,大道至简,应该学习老子的文法,要“易懂”。老子不易懂,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同时代的人是没有问题的。文子,韩非子的解老,文字上就没有大的问题。后辈解老,同时代对老子有兴趣的人读了觉得太难,那就违背了老子的意愿。
总之,无论如何解老,“要坚持照接证易这四项基本原则”。
近来有网友将阴阳五行易经八卦河图洛书等等硬要塞到《道德经》里面,放在一起解,诚以为不妥。这些都是易学里面的东西,《道德经》里面根本就没有,不能“照”者说,顶多是逻辑推论,不能够用作前提。而易被后人搞得是大道至繁,不胜其烦。 滥用易来解道,说起来是解道,实际上是乱道。如同有学道者也免不了有时乱道一样。此亦道可道非常道是也。
人们对易经八卦的爱好,多是因为其算卦“有前识”的功能,就如同练气功追求神通一样,都是出于猎奇心理。
韩非子《解老》篇举例说:詹何坐,弟子侍,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在而白其题。”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故曰:“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韩非的意思很明白,学道之人,费神算卦,是本末倒置,愚至极。
为什么?因为大道至简,知常曰明。常即是复,复就是循环。天道循环,日明夜暗,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福祸相依,知常就能够荣辱不惊,何必费神求吉问凶?所以老子不论易,非不知,实不肖为也!
知常曰明,明则心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