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到底该如何是好?
余不洁
近日来,政坛上风云变幻,暗潮涌动。薄王案件尚未明晰,突然又有陈光诚突出重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些棘手的问题已经让党国大佬们焦头烂额。这几天,从国内又流出温家宝要辞职的说法,让本来就浓雾弥漫的政坛更是变幻莫测。
温家宝早就说过“风雨不到,至死方休”这样的话,其实已经透露出了他的处境和决心。因此,从常理来看,温家宝辞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此传说大可不必太当真。不过,在当今甚为严峻的形势下,假若温家宝选择辞职究,以退为进,竟会造成什么后果、会产生什么影响,倒是值得分析一下。
尽管对温家宝的评价分歧很大,从总体上看,温家宝的作为还是为这届政府得分不少。温家宝的勤政、亲民形象是政府的一个巨大财富,也正是这一点确定了温家宝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地位和分量。只是,温家宝的权力和他的社会影响力是很不相称的。他若提出辞职,其影响要明显超出放弃权力的内涵。显然,如果温家宝辞职了,让民众失望的会是统治集团,而不是温家宝个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温家宝辞职都会打消掉很多人的幻想,让人们看清楚这个体制无可救药,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这不正是温家宝反复呼吁政治改革的初衷吗?
进一步看,温家宝辞职,有可能导致当前死水一潭的政治局面破局,引发一场政治革新。在温家宝的政治影响力已经开始急剧衰退的时刻,在党内矛盾目前空前尖锐的环境下,温家宝如果选择这个时机辞职很可能将自身的能量放大无数倍。如果真想有所作为、真的在意青史留名的话,这大概是温家宝最后的机会了。温家宝如果选择辞职,并不意味着消极的放弃努力,而是转换战场,是对那些对国家前途麻木不仁的当权者的一个公开挑战。有人说,死在病床上,是军人最大的遗憾;死在战场上,那是军人最大的荣耀。那么,在中国面临历史性选择的时刻,政治家更没有权力无所事事,全身而退,等着寿终正寝。
当然,权衡是否辞职的因素还取决于温家宝对当今高层政治、特别是对下届常委的布局是否还有影响力?此外,温家宝在台上,能否保护党内民主力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留下来或许还有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温家宝留在台上则没有任何正面意义。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就是,政治家在自己的政治理念上是不能苟且的,合则留,不合则去。如果温家宝想成为一个政治家而不是政客,那么,在自己的政治理念得不到认同的情况下,辞职不失为一种不坏的选择。如果坚持到最后,温家宝的政治主张没有任何进展,那么,作为总理,多做半年和少做半年又有什么差别呢。而且,无论如何,温家宝都无法摆脱和李鹏同侪的历史地位。
有许多渴望民主的人们批判温家宝,但是,他们批评的决非是温家宝的政治理念,而是对温家宝的光说不练的不满和怀疑,这包括余杰的影帝论。但是,这些批评和鞭策从根本上来讲,是出于对温家宝的关切。否则,人们为什么不去挖苦其他几个巨头?坦白的讲,无论是什么观点,批评也罢、挖苦也罢,鼓励也罢,只要聚焦在温家宝身上,都是对温家宝鼓吹改革的最大的支持。这种关注足以让温家宝和他的对手都知道温家宝自身的分量。现在的问题是,温家宝敢不敢公开站出来,提出明确的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造舆论的目的是为了正名,正名的目的是为了行动,迄今为止,温家宝说的已经足够多了,人们已经完全明白了温家宝的政治表达。现在,温家宝需要的恰恰是做点什么。温家宝缺少的不是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而是政治家应有的魄力和手段。与其十年一事无成,不如临阵放手一搏,不成功亦可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