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放棄藏南是因為高原環境嗎? 余不潔 說起當年解放軍放棄藏南,一個經常見到的說辭是冬季的後勤補給無法保障。因為西藏那裡的環境如何如何惡劣,條件如何如何艱苦,似乎藏南天然就不應該屬於中國。說的多了,時間久了,很多人也就接受了這種說法。顯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西藏是一個整體概念,一提到西藏,人們想到的就是高原、高寒,冰天雪地和珠穆朗瑪峰。其實,西藏的面積之大是超出很多人想象的,她比遼寧、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九個沿海省市的面積總和都要大,122.84萬平方公里疆域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面積。如此巨大的疆域,怎麼可能是一種形態、一種氣候?
整個西藏呈西北向東南傾斜的地勢,在西藏靠近邊界的五個地區中,自西向東逐漸降低。阿里地處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日喀則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南地區平均海拔在3700米左右,林芝地區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處只有海拔900米,山南地區和林芝地區的南部便是印度占領區。這兩個地區平均海拔雖然3000多米,而道路和村莊所在的谷底顯然會大大低於這個數字。其實,就是海拔3000多米這樣一個高度又意味着什麼呢?這不禁令人想起中國的旅遊勝地——地處四川的九寨溝、黃龍。九寨溝的著名景點長海為海拔3100米,黃龍景點最高處五彩池海拔3900米。就是面對如此高的海拔,還沒有見過哪個人前往九寨溝和黃龍去旅遊的時候,有過那種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情懷。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一說到海拔於此相仿的藏南,便有那麼多的悲壯和絕望?
和印度占領區界線最長的林芝地區(設有林芝市),面積12萬平方公里,比浙江省面積還大,相當於三個多台灣,現有人口不足10萬。政府所在地八一鎮海拔2900米,四季長春,氣候宜人,河流從不封凍。整個林芝地區宜農宜牧的土地有幾百萬畝,幾乎可以生產所有種類的農牧產品,林芝市所屬的波密縣盛產蘋果和蔬菜,該地有大型的機械化農場(“八進雅魯藏布大峽谷”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楊逸疇)。而林芝市所屬的墨脫縣(海拔1200米)正在大力發展香蕉種植業,目前已經種植了上千畝。不必提西藏其他地方,單單一個林芝地區供給10萬軍隊的生活就不會有任何問題。至於彈藥,有如此廣闊的地方,就是建立能支持10年戰爭的彈藥庫想必也不會有問題,遑論一個冬天。 無需否認,印度占領區和西藏其他地區確實存在着一些天然障礙,但絕對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樣誇張。在他們的心目中,喜馬拉雅山似乎是一堵等高的巨牆,將西藏和印度占領區分開。恰恰相反,雖然喜馬拉雅山脈許多山峰高聳入雲終年積雪,卻不是宏觀地理上的分水嶺,山北的河流穿過山體中一道道峽谷流向山南。這就是說,喜馬拉雅山脈不僅不是等高的牆,而且還不是連續的牆,其中有許多寬大的缺口。單單藏南地區,就有獨龍江、察隅河、雅魯藏布江、西巴霞曲、娘江曲等多條江河穿過麥克馬洪線到達藏南印度占領區。一個河水都能穿越的障礙,人卻無法穿越,一個河水都能自然流到的地區,軍隊的給養卻無法到達,這樣的說法能令人信服嗎?
從這份“中印邊境東段中部地區作戰經過要圖”上可以看到,當年解放軍從四個方向向印度占領區展開攻擊,其中山南軍區步兵1團沿着蘇班西里河上游的兩個支流前進,攻擊方向為里米金;軍區獨立營和米林營穿過兩個山口進攻,攻擊方向為梅楚卡;墨脫獨立營沿着雅魯藏布江進入,攻擊方向為都登;昌都分區兩個營沿着察隅河前進,攻擊方向為瓦弄。值得注意的是,當年解放軍的四個進擊路線有三個選擇了河谷。這些谷底海拔只有不過幾百米,四季常春,特別是在冬季枯水季節,這些河谷就是通向印度占領區的天然通道。
其他穿越麥克馬洪線的江河暫且不論,單說最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其月徑流量的高峰集中在7、8、9三個月,進入11月後,月徑流量只占全年的百分之二、三,河床都暴露出來,其他的河川也類似(參看“西藏河流水資源”中國科學院 關志華 陳傳友)。也就是說,在陸路運輸最為困難的冬、春季節,這些河床恰恰可以用做運輸通道。如果對這些江河做適當規劃和治理,雨季行船,旱季行車,絕對會是戰爭時期炸不斷的運輸線。
除了這些河谷之外,縱穿藏南麥克馬洪線的山口還有許多,大的如西端的塔格拉山口(Thag la)、棒山口(Bum la)、圖龍山口(tulung la),到最東端靠近瓦弄的底富山口(Djphu pass),至於小的山口,僅從上邊“敵我事態圖”就可以看到,有十幾處之多。這些山口的海拔都在四千多米,如果修有公路,冬季也並非不可通過,所謂大雪封山那是遊獵時代的說法,針對的是羊腸小道。從新疆通往西藏的新藏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一些山口高達5000多米,一年四季都可通車,此例便是明證。此外,藏南軍事重鎮達旺就在喜馬拉雅山的北坡,從藏南印度占領區前往達旺,需要翻越海拔4300多米的西山口。現在,印度修有公路連接兩地,可四季通車。印度人可以做到的事情,難道中國人就不能嗎?順便說一句,當年中共軍方都認為最起碼不要從達旺撤軍,不僅不存在後勤問題,而且面對印度方面還有西山口天險,易守難攻。其實,藏南印度占領區是一個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缺乏戰略縱深,只要中方控制住兩、三個通向藏南的戰略通道,例如西山口、雅魯藏布江,就可以克服寒冷天氣對後勤的影響,確保前線的補給。因為只有麥克馬洪線上的山脊受到冰雪的影響,而山脊南北兩面都是低海拔區域,無嚴寒天氣。所以,地形險峻、冰雪阻礙之類的說法根本就是誇大之詞。 從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占領達旺,到1962年10月20日中印爆發戰爭,中間長達11年零八個月。倘若中共領導人能夠以國家、民族為重,臥薪嘗膽,積極備戰,以當時中國的國力,絕對有條件、有能力圍繞西藏建設一個高質量的公路和鐵路交通網絡,更有能力在西藏屯紮重兵,儲備戰爭物資。真是如此,不要說發動戰爭,就是保持這樣的高壓態勢也足以拖垮已經面臨嚴重困難的印度,那個成立不久的、由幾百個民族組成,使用一千六百種語言的印度聯邦也可能從此就會分崩離析。遺憾的是,中共領導人白白地浪費了這11年零八個月的時間,未做充分準備便匆忙地發動戰爭,又匆忙地放棄國土。除了激怒、警醒了一個鄰國,結下世代仇恨,中國可以說是一無所獲,但給後人留下千古遺恨:英國人只在紙上偷偷地畫了一條線,印度人卻明火執仗地把它變成了真實的疆界,而且,居然還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不敢掠美。
相關博文
· 印度軍隊侵占我國門隅達旺地區親歷 · 你真的知道中印戰爭嗎? · 解放軍放棄藏南是因為後勤不濟嗎? · 中印邊界戰爭爆發時機的探討 · 毛澤東發動中印邊界戰爭原因探析 · 毛澤東命令放棄藏南國土理由之分析 · 中印1962年邊界戰爭的得失和疑點 · 遙望藏南--祭中印邊界戰爭五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