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政治丑陋的来源 -试论中国传统思想在治国理念上的作用 老几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法制社会,这个似乎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国内期望改革的人们通常的观点是,一旦实现民主,建立法制,所有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对此,老几不以为然。 远的不说,就以今日美国社会为例,民主已成为少数金融寡头强奸民意的合法工具;而法制的更大好处则是为世界上最多的律师提供了高薪就业的机会。真正对西方社会有所了解的人都很清楚,所谓的民主法制,对于保证社会公正,并没有那么可靠。可见法制社会未必就是治国的理想方式,只不过相比共产党的独裁统治,较为合理罢了。基于此,现阶段任何争取民主法制的努力都还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先进的思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需要研究适合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理想模式。这个理想社会,应该保证人类彻底摆脱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西方文明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传统文明则是侧重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研究理想社会的问题,除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多地恐怕还是需要借鉴老祖宗们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号称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却非常有限。概括起来,影响最大的有四大家,儒墨道法。他们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却代表根本不同的治国理念。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 东周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不断,民不聊生。如何恢复秩序,医治社会创伤,使民安居乐业,儒墨道法给出了不同的药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礼崩乐坏”,君臣不安其位的结果。因此要“克己复礼”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这样就可以做到君贤臣忠,父慈子孝,以“仁爱 ”使天下和睦。(儒家的“仁爱 ”某种程度上是讲等级的,或者说不对等的。) 对此,墨家坚决反对。墨子认为,正是由于宗法制度的不平等,造成嫡庶纷争,天下大乱。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节用”等观点。墨子的“兼爱”指无等级无差別的博爱,具有现代西方社会平等的概念(墨子同时还是个“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于“平等”下的思想行为不统一,没有“秩序”,墨子办法是“尚同”,要求人们都服从“领导”。“一同天下之义”,“一同其国之义”,最终服从天子的思想和意志。 对于墨家出自平等博爱而推出的“独裁”制度,道家坚决反对。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天地自有其“秩序”,“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才是正理。 法家一定程度上是赞同道家主张的(《韩非子》一书就有《解老》与《喻老》两篇,专门讲解《道德经》)。韩非子取《老子》‘无为’的思想,认为处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与方式,只要顺着大道即可。韩非认为无为落实在君王统治上,应该是无论特定喜好,或不喜好都不能被臣下推测与掌握,包括施政习惯,统驭方式等,应该阴晴不定,难以掌握。如此才不会反被臣下驾驭,这也就是君主三刀(法、术、势)。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最终获胜,就此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国社会政治的丑陋,多由此出。这是老几师从易中天得出的结论。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法制社会。怎样“入法”,而不陷入韩非子“法”的怪圈, 值得好好研究。 |